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与实施

2020-08-08 01:49
林业资源管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林场森林资源景观

刘 静

(国有林场GEF项目国家执行办公室,北京 100013)

编制实施新型森林经营方案是国有林场GEF项目[1]的主要任务。所谓新型森林经营方案,就是以森林景观恢复为理念,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为目标的森林经营方案。新型森林经营方案是在传统森林经营方案的基础上,注重树立森林景观恢复理念,注重提升森林经营单位的生态系统服务。根据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2],我国的森林资源管理成效巨大,森林覆盖率为22.96%,森林面积2.20亿hm2,森林蓄积175.60亿m3,森林植被总生物量188.02亿t,总碳储量91.86亿t。但是,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乔木林每公顷蓄积只有94.83m3,平均郁闭度只有0.58,年公顷生长量只有4.73m3,平均胸径只有13.4cm。为了进一步推动森林资源提质增效,将于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的《森林法》明确规定,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编制森林经营方案,对于未编制森林经营方案或者未按照批准的森林经营方案开展森林经营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的本质是提高林地生产力,营造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编制、实施新型森林经营方案是着力提高森林质量、落实《森林法》法定要求的具体举措。

国有林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为加快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在重点生态脆弱区和大面积集中连片的国有荒山荒地上,采取国家投资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专门从事营造林和森林管护的林业事业单位[3]。全国4 855个国有林场分布在31个省(区、市)的1 600多个县(市、旗、区)。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0.77亿hm2(11.5亿亩),占我国国土面积的8%。国有林场拥有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景观特征,以森林的保护和经营为重心,以森林健康发展为目标,以提高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己任。新型森林经营方案要求经营单位统筹开展保护、修复、培育、经营、利用等多种经营活动;在国有林场编制、实施新型森林经营方案可以有效提升国有林场的生态系统服务,完全符合其“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功能定位。

1 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的基本内涵

1.1 强调树立森林景观恢复理念

森林景观恢复[4](Forest Landscape Restoration,FLR)的概念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国际热带木材组织(ITTO)以及其他一些非政府组织在2001年提出的。它是指在砍伐或退化的森林景观上,利用前瞻性的、动态调整的方法,重新恢复生态完整性、增强人类福祉的过程。森林景观恢复的目标不仅仅在于种植树木,更在于恢复整个景观的功能、提供多种效益、促进当地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满足当前和未来在自然生态和社会发展方面的多重需求。

编制新型森林经营方案必须牢固树立森林景观恢复理念,遵循森林景观恢复的基本原则和要求。要按照森林景观恢复的内容与方法框架[5](图1),尽可能多地将其相关内容和要求融入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过程中。比如:可对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析;可分析景观镶嵌体及其动态;要充分让公众参与;要高度重视周边社区的民生诉求,兼顾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等等。总之,要在充分考虑森林景观恢复的相关要求基础上,确定森林经营措施。

图1 森林景观恢复内容与方法框架

1.2 注重提升森林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效用[6-7],包括各类生态系统为人类和动植物生存所提供的物质,维持地球运转的各种生命支持系统[8]的总和。健康的生态系统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和价值核算逐渐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内容之一,包括Costanza[9]在内的多名国际国内学者在这一领域做出了突出贡献。联合国在2000年启动了千年生态系统评估计划(Millennium Ecosystem Assessment,MA),首次在全球范围内,开拓性地对生态系统及其对人类福利的影响进行多尺度、综合性的评估(图2)。结合以上研究成果,新型森林经营方案中生态系统服务分为供给服务、调节服务、文化服务和支持服务4类。

图2 生态系统服务的分类及其对人类福祉影响示意图

与传统森林经营方案相比,新型森林经营方案更加注重提升国有林场生态系统服务。因此,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的经营目标将以生态系统服务提升作为主要目标,根据各森林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全面分析其森林资源状况和森林景观恢复需求的基础上,确定各森林经营单位的主要经营指标、特殊指标等。围绕上述经营指标,安排落实森林经营措施。

2 编制实施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的技术路线

2.1 制定新型森林经营方案大纲和编制指南

新型森林经营方案大纲包括基本情况分析、经营目标和措施、综合效益评价3个主要部分,要求从森林景观恢复理念出发,综合分析森林资源、森林景观、生态系统和经营需求,以此确定经营目标和经营指标,根据经营目标,因地制宜确定经营措施。在新型经营方案大纲基础上,编制指南将详细阐述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

2.2 明确经营目标 开展补充调查

由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人员、森林经营单位相关人员组成的调研小组,实地调研森林经营单位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森林经营单位的发展目标,梳理目前面临困难和挑战,共同确定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目标。

与传统经营方案不同,新型森林经营方案将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定位为核心目标。在大多数情况下,森林经营单位不掌握当前生态系统服务相关的各类基础数据。因此,在启动编制之前,需根据森林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开展补充调查。补充调查的意义在于查缺补漏,需要根据每个森林经营单位的具体情况合理制定补充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2.3 编制并实施新型森林经营方案 开展成效监测

1) 在明确经营目标和指标,并且充分掌握森林经营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编制人员需全盘统筹具体经营措施,分区域、有步骤地安排经营活动,完成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编制。

2) 编制完成的新型森林经营方案需经专家论证评审、有关主管部门审核批准。森林经营单位要严格按照经审核批准的新型森林经营方案执行。

3) 实施方案并且根据监测成效不断优化经营措施,才是稳定提升森林经营单位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因此,成效监测必不可少。监测的内容要同具体的森林经营单位的经营措施相一致,监测的指标要能对比、可量化,监测的方法要科学、实用。

编制和实施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的技术路线如图3所示。

图3 编制和实施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的技术路线示意图

3 编制实施好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的保障措施

1) 思想要统一,认识要提高。编制和实施新型森林经营方案是科学培育、有效保护、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提升森林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探索和创新。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循。从新型森林经营方案大纲的编制者到具体方案的制定者,再到林场的实际落实经营措施的技术人员等,凡参与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和实施的人员和单位应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认识编制实施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的意义,在传统森林经营方案的基础上,将森林景观恢复理念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的要求落实在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中。

2) 既要科学,又要实用。编制和实施新型森林经营方案要立足于林场自身的实际情况,从经营目标确定到经营措施的安排;从监测样地的布设,到监测方法的选用,都要将其科学性放在第一位。与此同时,要充分考虑每个经营措施的可操作性。

3) 要整合相关资源,确保成效。编制实施好新型森林经营方案需要整合方方面面的资源,尤其是资金和技术资源。森林经营是一种需要巨大投入的保护培育森林的活动,其资金应予充分保证。森林经营单位应该积极主动争取资金,长期、稳定地实施新型经营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新型森林经营方案的技术含量高,要求具备一定资质,熟悉森林景观恢复、森林经营、生态系统服务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参与其中。只有相关资源得以保证,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效。

4 结语

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我国已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森林资源保护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土地退化等全球环境热点问题。利用国有林场GEF项目,率先在国有林场探索编制并实施新型森林经营方案,总结提炼成功经验,是贡献森林经营甚至是林业建设领域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展示负责任林业大国形象的有效途径。

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实现生态文明的重要保证,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基础。编制和实施新型森林经营方案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的创新手段,新型森林经营方案将在国有林场GEF项目实施中广泛汲取前沿理念,积极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提高科学性和实用性。

致谢:本文得到了张松丹教授级高工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张松丹博士从森林经营的理论高度、新型森林经营方案内涵、编制实施重点等多个层次对本文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在此向张松丹博士致以衷心的感谢!

猜你喜欢
林场森林资源景观
景观别墅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火山塑造景观
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
林场起火了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