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于奔命

2020-08-09 01:46
养生月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机体调节科学家

文 苕

成语“疲于奔命”,源出《左传·成公七年》:与楚国结冤的巫臣,不断带着吴国的军队骚扰楚国边境,使其仇人子重、子反两人一年之中七次到边境御敌,被弄得筋疲力尽,巫臣则达到了“余必使尔疲于奔命以死”的报复目的。

疲劳也是病

疲劳也是病,无论是心理疲劳还是体力疲劳,都是机体健康状况走下坡的信号。如能把它解决在萌芽状态,防病于未然,自然要比渴而掘井、斗而铸兵的效果好得多。没有好身体,再大的志向、再多的智慧、再佳的才华、再好的前途都是空话。疲于奔命,必早亡于疲!这是历史的教训,也是科学的答案。

巫臣用的是疲劳战术,而过度疲劳对于人的健康的确是纯害无益的。在当今这个快节奏、大负荷高速运转的时代,疲劳已成为人类的通病。如何看待机体的疲劳?疲劳算不算疾病?前苏联的科学家就明确地把它界定在疾病的范围之内,并逐步得到了全球科学界的公认。

科学家们把患者表现出的以疲劳为中心的反应迟钝、头晕目眩、心悸汗出、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失眠健忘、身困乏力、关节酸痛、性功能减退等症状群,称为“慢性疲劳综合征”或“亚健康状态”。关于它的成因,目前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工作节奏过快、劳动量过大、思想压力过重、睡眠不足、休息欠缺、饮食不当等。中医学认为,它是饮食失节、起居无常、情志不遂、劳逸无度多因素的杂合体,是多元病因造成的机体阴阳、气血、脏腑功能失调,正气耗伤的结果。其实,普通老百姓对这种状态也有自己的认识,把它称为“积劳成疾”。

英国有科学家认为,疲劳与人体色氨酸的合成和分布有关。色氨酸是人体必需的氨基酸之一,能够产生与睡眠有关的神经传递物质血清基。如它产生的量过多,就会对人的全身行动产生抑制,疲劳也就随之产生了。俄罗斯的科学家认为,它是一种病毒性疾病,是一些微小能量“凝结”的产物。它具有信息波的特征,就像计算机病毒那样,定期在人体内发作或传播,以破坏机体正常的生物化学反应,使人产生出疲劳来。日本的科学家还进一步肯定了这种病毒的种类,认为它是由疱疹病毒HHV6 造成的,是从幼儿时期感染后就潜伏下来的。对健康人群与患有综合疲劳征的人分别进行血液检测的结果发现,有20%患病者的血液中存在有这种病毒,而健康人群的体内不存在。他们认为,HHV6 病毒释放出的蛋白质能够引起机体过剩的免疫反应,造成血液中大量炎性物质的堆积,使人表现出疲惫不堪和浑身无力等一系列症状来。

疲劳能要命

一项统计表明,全球处于疲劳状态下的人已达35%,而最苦的是中年男性,其发病率高达60%~75%。这是由于长期形成的父系制社会体系中,中年男性作为承前启后的中坚力量,大多都肩负着国家、事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沉负重担的缘故。一方面是超负荷、高强度的支出,一方面是缺少质量的休息和不同程度的营养缺陷,机体细胞超前老化和死亡的局面就无可避免地形成了,生命透支,疲劳频现,早衰、早夭成为必然。

一份资料说,在法国,有72%的劳动者声称工作紧张;在英国,有30%的劳动者感到生活有压力;在德国,有7%的提前退休者,是出于工作紧张的原因;在美国,至少已有400 万人患上了疲劳综合征;在日本,每年有1万多人因疲劳过度而突然死亡。仅1995 年一年之内,精工、川畸制铁、日本航空等12 家著名公司的老板相继死亡,他们的平均年龄还不到50 岁,比日本国的人均寿命76 岁提早了十几年。在中国,有疲劳感的人不低于50%,除咬着牙齿、在挣扎中不断奋斗者之外,死于疲劳者也不在少数。分析中年早逝的原因,不能排除作为罪魁祸首的疲劳对心、对脑、对整个身体造成的伤害。

相关链接

疲劳的自我调适

对于疲劳综合征的治疗,世界各国科学家都总结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方法,总体上可分为心理调节、行为调节和药物调节三个方面。心理调节,是治疗的关键。如果对该病没有科学的态度、正确的认识、足够的精神准备,要想避免其发生或把它彻底治愈是不可能的。其中主要的是要学会自身调节,每个人只有把人生的意义弄明白了、把生命的价值估摸透了、把个人的位置摆正确了,才有可能准确地找到生活和工作的着力点。实在“狂”得无法停止:经常干起工作废寝忘食、心里有事坐卧不安、宁肯累死牛也不停下车、无论何法都不能自制的,可以找朋友谈谈,请医生看看,让周围的人帮助自己解脱出来。目前,国内如北京友谊医院等多家医疗单位,都已开设了疲劳专科门诊,专门对疲劳症患者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据说效果相当不错。

行为调节,包括运动、睡眠、休息、饮食等多个方面,就要要求每个人科学地给自己制定一份健康生存的时间表。适当的体育锻炼、娱乐活动、旅游消闲,足够的睡眠、休整、体力恢复等,都是缺一不可的内容。饮食是人体能量的来源,对消除机体疲劳有至关紧要的作用。对它总的要求是,要全面汲取机体健康所需的营养素,长期保持营养的均衡。对于已患上疲劳症的人来说,可以侧重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偏碱性类的食品,如大豆及豆制品、牛奶、鸡蛋、鱼类、猪肉、牛肉和新鲜的蔬菜、瓜果等,它们可以增加机体的热量供给、促进机体代谢产物的排泄、消除机体酸性物质的积累,使人稳健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来。

此外,热茶、咖啡、巧克力等含有咖啡因的食品,能够通过增强呼吸的频率和深度来促进肾上腺素的分泌,也有消除疲劳的作用,不妨有选择性地食之。药物治疗,是消除疲劳症的重要手段之一,世界各国科学家们创造出的方案是非常丰富的:如日本是采取长期服用中药六味地黄丸、人参等药物进行治疗的;美国是采取增加高盐食物和使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的等。我国独有中医和西医两者之长,特别是中医中药疗法,颇为适用于对疲劳综合征的治疗。辨证施治,是治疗本病的基本法则,就是要针对不同患者表现出的不同症状,分别给予不同的方法和不同的药物。也有人建议用具有益气安神、补肾固精功能的鹿茸、西洋参、柏子仁、枸杞子等药物制成中成药长期服用的,对部分患者增强体力、改善症状有一定效果。

猜你喜欢
机体调节科学家
基于代谢调节的抗血管衰老新策略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假如我是科学家
邓俊峰作品选
与科学家面对面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二)
当天才遇上科学家(一)
汽油机质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