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资助政策满意度研究

2020-08-10 12:25王译梓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困难

王译梓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校环境与化工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3)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有社会公平均衡器的作用。对贫困学生进行资助是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截至2019年底,我国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了3 031.5万,其中约有25%的城市学生、30%的乡镇学生、超过60%的农村学生支付学费有困难(1)数据来自于国家统计局,http://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C01.。为了促进教育公平,早在2007年5月,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得到了较大的完善;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颁布实施使资助政策体系得以进一步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更是强调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1]。近些年,政府、高校及社会设立的各项高校学生资助政策资助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人数持续增加,资助资金持续高速增长。资助政策至今已得到长足的发展,帮助了无数的贫困学子,但目前的资助政策是否已经得到了广大高职院校学子的满意和肯定?资助政策还需要得到怎样的完善?这些都是本文将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以某校为例,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结果,旨在分析现有资助政策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1 基本情况

1.1 对象和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校在校学生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共回收问卷1 772份,调查对象涵盖该校2017、2018、2019 3个年级不同专业学生。问卷就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民族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基本情况

本研究问卷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选择了大量与资助政策满意度相关的问题,对该校在校学生随机发放。问卷区分了不同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民族等因素,通过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研究分析,使得调查结果更具代表性、合理性、真实性和科学性。

1.2 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

1.2.1 理论基础

运用Olive提出的期望确认理论衡量学生的满意度。期望确认理论依据是消费者以购前期望与购后绩效表现的比较结果,判断是否对产品或服务满意,而满意度将成为其再度购买或使用的参考。在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中,期望确认理论可以具体理解为:学生经济困难需要资助并对资助政策产生期待,得到资助后学生在心理上和经济上有所得,两者对比,形成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而这一满意度将影响其是否选择继续接受资助以及其对母校的满意度。

1.2.2 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查阅文献笔者发现,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受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学生申请态度、对资助政策的了解程度、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学校对贫困生的认定、学校认定后的资助与培养、学生感知的申请流程的复杂度、学生感知的申请有用程度等。这些方面在问卷中均有体现,对满意度均有影响,而且最终都能通过学生得到资助后的成长表现出来,相关问题问卷也有涉及。

2 调研结果与分析

2.1 满意度总体状况

问卷的第12题询问了学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5个等级,问卷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学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分布情况

根据表2可知,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2个选项占比达74.32%,说明学生对资助政策总体上是满意的,但仍有25.68%的学生感到不满意。

2.2 不同因素下满意度比较

为了深入分析学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笔者将在不同因素下对满意度进行比较,并深入分析原因。

2.2.1 男女满意度比较

在样本中,男生有904人,占51.02 %;女生868人,占48.98%。根据问卷所得数据,分别得到男生和女生的满意度情况,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男生和女生的满意度分布情况

从图1可以看出,男生非常满意占比46.24%,比较满意占比34.18%;女生非常满意占比31.79%,比较满意占比36.18%。总体看来,男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高于女生。运用SPSS进行卡方检验,结果:χ2(df=4)=53.136a,p<0.01。根据卡方检验结果可知,男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与女生的差异显著。

2.2.2 各年级满意度比较

在问卷调查样本中,2019级有1 110人, 占62.64%;2018级有498人,占28.10%;2017级有164人,占 9.25%。从问卷调查结果可以看出,3个年级的学生的满意度也有所差异。具体分布如图2所示。

图2 3个年级学生满意度分布情况

从图2可以看出,2017级非常满意的学生占比最高,达41.46%;2019级比较满意的学生占比最高;2018级一般、不满意、很不满意的学生占比最高。所以,2017级和2019级学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要高于2018级。卡方检验结果:χ2(df=8)=23.043a,p<0.01,说明各年级学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有显著差异。

2.2.3 不同家庭所在地满意度比较

笔者在问卷中也调查了学生的家庭所在地,样本中城镇学生有262人,占14.78%;农村学生有1 437人,占81.10%;边远山区有73人,占4.12%,以此得到数据来研究家庭所在地的不同是否会对满意度有影响。具体分布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来自城镇、农村、边远山区的学生在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二者的占比总和上相差不大,但来自边远山区和城镇的学生在非常满意上占比(45.21%、44.27%)要高于来自农村的学生(37.93%),但卡方检验结果:χ2(df=8)=18.883a,p>0.01,说明家庭所在地不同的学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

图3 不同家庭所在地的学生满意度分布情况

2.2.4 不同贫困程度满意度比较

一般而言,贫困程度不同所得到的资助政策的帮助也会有所区别,满意度也会存在差异。在本问卷调查的样本中,特别困难生384人,占21.67%;一般困难生524人,占29.57%;困难生287人,占16.20%;非贫困生577人,占32.56%。根据问卷所得结果,不同贫困程度的学生满意度分布情况如图4所示。

图4 不同贫困程度学生满意度分布情况

特别困难的学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最高,非常满意占比达56.25%,比较满意占比30.99%;非贫困生在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这2项的总和上占比最低,在一般和不满意这2项上占比最高(30.33%、2.08%);一般困难的学生和困难的学生满意度相差不大。卡方检验结果:χ2(df=12)=111.745a,p<0.01,说明贫困程度不同的学生在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2.3 调研结果分析

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性别、家庭所在地、年级、贫困程度对满意度均有影响,其中,性别、年级、贫困程度不同,满意度也存在显著差异。下文将剖析这3个因素对满意度影响的内在实质。

2.3.1 性别对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从问卷结果可知,男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高于女生。这一结果可通过男女学生获得资助后学习成绩的变化表现出来,如表3所示。为什么会出现这一差异?深入探究发现:1)在申请态度上,男生的态度较女生积极。在问卷第18题资助政策对学生的影响上,67.04%的男生认为有激励作用,而只有 59.45%的女生认为有激励作用,并有29.84%的女生认为激励作用不明显,2.3%的女生认为有消极作用。这说明,在这种态度影响下,男生较女生更倾向于在经济困难时申请资助,也比女生有更高的满意度。2)在对资助政策的了解程度上,从问卷第26题的结果可以看出,有23.56%的男生对国家资助政策非常了解,仅有8.63%的男生对资助政策不了解;而仅有13.59%的女生对资助政策非常了解,有11.52%的女生对资助政策不了解。整体来看,男生比女生对资助政策更加了解,而对资助政策的了解直接关系到他们是否选择申请资助以及遇到问题时的解决效率,也影响到他们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3)在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从问卷第27题的结果可以看出,有42.26%的男生对资助政策的宣传非常满意,而仅有26.73%的女生对资助政策的宣传非常满意。这反映出,他们作为资助政策宣传信息的接收方,接收信息的程度有所不同,这也导致他们对资助政策的认知存在差异,进而影响满意度。4)在对贫困生的认定上,从问卷第38题的结果可以看出,有53.21%的男生认为贫困生评定非常合理,而仅有36.06%的女生认为贫困生的评定非常合理。对贫困生认定的认可程度不同导致他们对学校工作的认可度以及申请资助的态度都有差异,以及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存在差异。5)在学校认定后的资助与培养上,问卷第25和29题的结果显示,有59.73%的男生认为学校在资助时完全保护了学生个人及家庭的隐私,而只有49.88%的女生认为学校完全保护了隐私;有47.12%的男生对资助中感受到的人文关怀非常满意,而只有30.99%的女生对感受到的人文关怀非常满意。从这2道题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学校认定后的资助与培养过程中,对学生隐私及人文关怀的不同会影响到学生满意度的差异。因此在今后的资助工作中,学校应更多地保护学生隐私,给予学生更多人文关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6)在学生感知的申请流程的复杂度上,有55.09%的男生认为申请流程非常合理,1.88%的男生认为申请流程不合理,而有41.47%的女生认为申请流程非常合理,3%的女生认为申请流程不合理。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女生比男生更多地感知到申请流程更不合理,这也导致了女生比男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更低。7)在学生感知的申请有用程度上,问卷第24题的结果显示,有45.24%的男生认为资助政策对缓解生活压力非常有效,而仅有27.53%的女生认为非常有效。男生比女生更多地认为资助政策有用,所以男生的满意度也会较女生更高。

表3 男女学生获得资助后学习成绩变化情况

2.3.2 年级对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从问卷结果可知,2017和2019级学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要高于2018级。这一结果可通过各年级学生获得资助后学习成绩的变化表现出来,如表4所示。出现这一差异的原因,体现在下面5个方面:1)对资助政策的了解程度的差异。根据问卷第26题的结果可知,不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的学生占比,2017级、2018级、2019级分别为9.15%、13.25%、8.74%,这说明2017级和2019级的学生对资助政策的了解程度要略高于2018级,因此2018级学生在申请资助时总体上要比2017和2019级的学生主观上感觉难度更大、效率更低,以至于2018级学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较低。2)在对贫困生的认定方面,问卷第20题结果显示,2017和2019级认为贫困生认定非常精准的达39.63%和37.66%,而2018级占比为34.94%;认为贫困生认定不精准的2017和2019级学生占比分别为9.15%、6.67%,而2018级占比为9.84%。对贫困生认定的不同态度会影响学生是否选择申请资助、对资助政策的主观心态,以及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3)在学校认定后的资助与培养上,问卷第25题结果显示,认为学校在资助过程中对学生个人及家庭的保护是完善的学生,2017级和2019级分别占比为58.54%、55.23%,而2018级占比53.01%。对学生隐私的保护会影响到学生选择申请资助的心态及满意度。4)在学生感知的申请流程的复杂度上,问卷第30题显示,认为申请流程非常合理的,2017和2019级占比分别为54.27%、48.74%,2018级占比为45.78%;认为申请流程不合理的,2017、2018、2019级占比为2.44%、3.82%、1.8%。学生感知的申请流程的复杂度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愿意去申请资助,以及他们对资助的信心和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5)在学生感知的申请有用程度上,问卷第24和36题显示,认为资助政策对缓解生活压力不明显或者没有帮助的学生,2017—2019级分别为10.37%、17.06%、12.07%;认为资助力度不能解决日常校园生活经济支出的学生,2017、2018、2019 3个年级占比分别为0%、2.01%、1.89%。以上数据说明,总体上2017级和2019级认为申请更有用,这会影响他们申请的积极性和态度,进而影响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

表4 不同年级学生获得资助后学习成绩变化情况

2.3.3 贫困程度对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从问卷结果可知,特别困难的学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最高,非贫困生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最低。这一结果可通过不同贫困程度学生获得资助后学习成绩的变化表现出来,如表5所示。深入分析后发现,导致这一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在对资助政策的了解程度上,问卷第26题显示,不了解国家资助政策的特别困难的学生有3.13%,非贫困生有15.42%,一般困难和困难的学生分别有8.97%和10.45%。这说明特别困难的学生对资助政策了解总体上多于其他学生,非贫困生对资助政策的了解最少。对资助政策的了解程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是否选择申请资助,申请资助的心理态度、预期等等,进而影响到满意度。2)在对贫困生的认定上,问卷第20题显示,特别困难的学生中有54.17%认为贫困生认定非常精准,而这一选项在一般困难、困难、非贫困生中占比仅为34.92%、25.78%、33.28%。认为贫困生认定不精准,特别困难、一般困难、困难、非贫困生分别有3.13%、6.3%、10.45%、10.92%。以上数据说明,特别困难的学生对贫困生认定的精准度最为认可,非贫困生认可度最低。对贫困生认定的认可程度会影响学生是否会选择申请资助以及对资助的心理预期,进而影响到他们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3)在学生感知的申请有用程度上,问卷第24题显示,特别困难的学生中有48.18%认为资助政策有效缓解了贫困生生活压力,远高于其他3个贫困程度的学生;并且特别困难的学生中认为资助政策对生活压力的缓解不明显或是没有帮助的占比7.03%,远低于其他3个贫困程度的学生。学生越贫困,他们感知的申请资助越有用,申请资助的积极性越高,从而更有效缓解生活压力,所以他们的满意度越高。

表5 不同贫困程度学生获得资助后学习成绩变化情况

3 总结与建议

从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不同的性别、年级和贫困程度导致学生在申请态度、对资助政策的了解程度、对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的认可度、对贫困生认定的认可度、对学校认定后的资助与培养的认可度、感知的申请流程的复杂度、感知的申请有用程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进而影响到他们对资助政策的满意度,并通过他们受到资助后学习成绩的变化表现出来。

因此,为了更好地实施资助政策,切实减轻困难家庭供应子女上学的经济负担,本文提出几点建议:

1)完善资助信息公开制度,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开展资助政策的宣传工作,增强宣传广度与深度。信息的公开和透明是学生资助公平的保障,也是增强学生对资助工作认可度的重要因素。在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93.12%的学生是通过学校或者学院的宣传了解的资助政策,对资助政策的宣传非常满意的仅有34.65%,这说明,目前的资助政策宣传方式仍不够多元化,宣传的广度与深度不足。为了增强宣传的广度与深度,学校应当进一步加强宣传的力度,让资助条件、资助结果公开透明:可以在官网上开辟专区,及时更新各项资助信息;可以在学校的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关于资助政策的推送信息,方便学生在闲暇时查看了解;可以在校园宣传栏上张贴海报,宣传资助政策等等。同时,学校也可以联合周边书店、咖啡馆、家教机构等增加勤工助学岗位,为真正经济困难的学生增加一些生活经济来源,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培养他们自强自立的人格。

2)合理认定贫困生,完善认定过程,通过不断的信息收集与反馈,建立信息库,从而实现精准资助。学校可充分利用大数据背景下获取数据的便捷性,通过智慧校园平台了解学生的消费特征和消费金额,从生源地信息系统获取学生贷款情况,从而确定需要精准帮扶的学生,为他们提供经济帮助。

3)学校在资助中要加强人文关怀,注意保护学生隐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一方面,学校可以开展“隐形资助”,避免通过大张旗鼓的评选方式来确定资助对象,而是结合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平时的消费水平和家庭状况确定救助对象,帮助学生有尊严地去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学校在资助中也要注意精神关怀,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自立、自强、自尊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团、勤工俭学、接受帮助的同时也作出自己的贡献,体会到自己的价值,为他们开展职业生涯指导,让他们更好地认清自己的生活方向等。

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需要科学的评估、有效的宣传、流程的简化作为支撑,在开展工作时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增强学生对资助工作的认可,端正学生申请资助的态度,从而推动资助政策的有效实施。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困难
困难中遇见团队
困难我不怕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选择困难症
144名贫困生的爱心爷爷——余祖堂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有困难,找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