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状况调查报告

2020-08-10 12:25窦金焕庄倩琳成求勇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校园生活入学群体

窦金焕,庄倩琳,成求勇

(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 650033)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职百万扩招”的决定,随后教育部在5月8日发布了《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扩招方案》),按照国务院统一要求,从扩招重点领域、生源组织、经费保障等方面作了精细部署,并向全社会承诺2019年高职招生计划将增量100多万。“高职百万扩招”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对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为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云南“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返校融入校园基本状况,本文抽取了昆明某校67名(公办院校)、昆明某职业学院191名(民办院校),共计258名云南“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对他们返校后的学习、生活、业余活动、经济负担等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状况及影响“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的主要因素,并为“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更好地融入校园提供相关建议。

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研究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访谈法为辅。其中,问卷调查包括纸质调查问卷和网络调查问卷的发放,最终通过SPSS 20.0统计调查数据。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其一,家庭羁绊、中国传统文化、现云南省高质量的高职院校或专业设置等原因决定了“百万扩招”大学生男性比例大于女性。其二,“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深受地域影响,云南具备第一批“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招考资质的院校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占一半以上,大部分“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由于学习成本、民风民俗等因素影响只能放弃提高自己的机会。此次重返校园进行学习的云南大学生主要以昆明、离昆明较近地州的群体为主,边远地州、特别是边疆民族地区的群体所占比例不大。其三,“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入学前接受的教育、职业身份呈现多样性。调查显示,入学前接受教育以中职、技校、职高群体为主,占57.57%;普通高中生的比率仅为20.09%;职业身份包括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或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等,占42.25%;超过半数的群体来自各行各业,如公司职员、家庭主妇、诊所医生、医院护士、工人、待业人员、个体户等。其四,“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重返校园主要是为了提升学历。调查发现:有53.89%的“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入学前已离校超过5年,57.75%的学生重返校园接受学校再教育主要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历、练就本领、学习技术。调查对象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百万扩招”大学生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2 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文从经济、学习教育、生活、业余生活参与情况等对返校大学生校园再融入进行分析。

2.1 入学后经济收支情况分析

调查了解到,经济成本是影响大学生重返校园的一个重要因素:一方面需要缴纳学费、住宿费、生活费等费用;另一方面又必须抽出时间回归学校完成一定学时的课程。问卷调查总体数据分析,入学后大部分同学每月的消费主要集中在2 000元以下,占63.35%;而46.07%的群体月收入超过3 000元,大部分群体表示能接受入学后学校的消费,占67.02%。但也有少部分同学已失业(未就业),无固定收入来源,还有部分同学需要赡养父母、养育小孩,经济负担较重。

2.2 入学后学习教育情况分析

调查发现,云南“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入学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够做到认真遵守校纪校规,正常到校参加学习。74.35%的学生能做到一周在校学习4天以上(含4天),98.81%的学生表示在校上课期间能正常上课,无缺席行为;约有2.62%的同学表示不能正常上课,均按学校规定办理了相关请假手续;对于授课教师布置的作业,91.62%的学生表示能按时完成,少部分学生表示工作、生活较忙,但后期也会补齐作业。由此可见,云南“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珍惜现有的学习机会。

2.3 入学后参与业余活动情况分析

云南“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在学习之余参与学校其它各类业余活动积极性较高,约有70.16% 的学生愿意参与学校的相关活动,但截至目前,大部分学生参与到学校相关活动中的频率较低,约69.11%学生未参加学生社团,主要原因在于:其一,学校根据扩招学生特点、需求安排相关活动较少或直接没有安排;其二,部分扩招群体觉得自己年龄较大、身份有别于普通在校学生,不愿意参与学校组织的相关活动;其三,有少部分扩招学生的工作、生活压力较大,学习后要回单位补班或照管家庭,无时间和精力投身于学校相关活动。总之,此次是全国、全云南首届扩招办学,属于“新事物”,尚在探索中,各院校应根据学生特点积极引导其融入学校相关活动。

2.4 入学后生活适应情况分析

53.89%的云南“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虽然入学前离校超过5年,但是重返校园后对于校园生活表示能够适应。有48.69%的学生选择了6人间住宿,有41.36%的学生对集体生活表示适应,23.56%的学生对集体生活表示非常满意;入学或住入集体宿舍后有84.82%的学生睡眠质量正常,且有13.09%的学生表示有非常好的睡眠质量;学校饮食方面有67.02%的学生觉得一般,21.47%的学生觉得好吃,超过80%的群体表示可以接受学校饮食。

2.5 总体适应情况分析

对昆明某校、某职业学院随机抽取258名扩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部分扩招群体表示能够适应重返校园、再融入校园生活,且有34.03%的群体表示已经完全适应学校生活。适应返校环境是扩招大学生顺利毕业的重要保障,同时有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3 存在主要问题

通过此次调查研究发现,云南“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重返学校、再次融入校园生活总趋势处于良好势头,但在此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3.1 离校时间较长对校园再融入的影响

调查发现,入学前离校超过5年的群体约53.89%,占调查对象的一半以上。校外生活和校园生活存在一定差异,离校时间越长年龄越大,越难融入校园生活:一方面,理论学习精力不足,对于学校新事物接受程度不高;另一方面,长时间离校会对校园产生心理隔阂,特别是大龄扩招学生,经历多、技术强,给授课教师带来一定心理压力,与同班同学、宿舍舍友沟通交流也有一定困难。离校时间的长短与高职扩招大学生及时融入校园生活呈负相关的关系。

3.2 工作因素对校园再融入的影响

通过调查发现,云南“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重返校园最大的压力来自于工作。调查数据显示,约有34.55%的群体入学以后对自己的工作表示担忧:一方面是已就业的扩招大学生,除了工作压力外又增加了学习的压力,既需要完成工作、体现人生价值或养家糊口,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财力投入到学习中;另一方面是还没有就业的扩招大学生对学习、学制和就业都感到压力。总之,工作因素对“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再融入校园生活有极大的影响。

3.3 学习因素对校园再融入的影响

本次调查数据显示,学习压力也是影响云南“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占到33.51%,“如何学习、要学习什么、怎样跟上教学进度”这些问题几乎和他们如何融入校园一样重要。在访谈和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扩招群体和普通大学生的生源素质存在着差距。该群体大部分来源于中职、职高、技校,少部分来源于普通高中生,且在录取过程中试卷略简单于普通高考,所以该群体生源素质不如普通高职大学生,大部分教师也反映开展活动难,教学难度需要稍微降低。综上所述,扩招大学生一方面自身生源素质略低于普通高职大学生;另外一方面,由于在校时间有限、工作生活分配精力较多,他们需要一段时间才能适应高校教学模式,自然感到压力巨大;但同时,很多扩招群体都反映希望学技术、学本领,这也是促使其积极融入校园生活、认真上课、按时完成作业的动力来源。

3.4 生活因素对校园再融入的影响

认为生活(含家庭)因素对云南“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校园再融入产生影响的学生约占20%。从表1可知,有部分扩招群体已独立生活,为了更好地继续学习已处于离职状态,没有经济来源,这无形增加了校园再融入的难度。另一方面,部分扩招群体已经组建家庭、为人父母,家庭负担重也给他们的校园再融入带来了巨大挑战,为了家庭、小孩,有很多人宁可放弃学习的机会。

3.5 其它因素对校园再融入的影响

除去上述离校时间长、工作、学习、生活等主要因素外,学费、授课时间、生源结构、学校位置、学校专业、授课教师、授课形式、学校活动等因素也对扩招大学生校园再融入产生一定影响。

4 帮助扩招大学生校园再融入的主要措施

为更好地促进“高职百万扩招”正常有序进行,培养更多祖国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让扩招大学生早日融入校园生活,根据《2019 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教育部等六部关于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教职成 〔2019〕12 号)、《云南省招生考试院<关于印发云南省2019年高职扩招考试招生工作办法>的通知》(云招考院〔2019〕71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20号),并结合“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自身特征、学习情况等因素,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和意见。

4.1 政府、企业应加大对“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各类资源投入

“高职百万扩招”处于大变革的新时代,一年之内扩招100万人,会给很多高职院校的师资、实训条件、校舍等办学条件带来极大压力,对于一些经费不足、师生比不达标的院校,扩招后的人才培养质量更加难以保证,甚至会导致学校严重“消化不良”。扩招后,学校学习、生活的硬件设施、教师队伍软件设施、相关经费投入等扩招资源相对比较薄弱。高职教育的大变革、大扩招,量的扩展中需要质的同步提高,需要得到政府全面的支持。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中央财政大幅增加对高职院校的投入, 地方财政也要加强支持”,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需不断加强制度完善、资金投入,但目前,“高职百万扩招”的资金缺口依然很大。另外,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学校培育高技能人才有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化产教融合,但“高职百万扩招”过程中社会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力度不够,企业应该加强和学校合作,向“高职百万扩招”倾斜各类资源,为发展培育实用型技能人才作出贡献。

4.2 提高办学质量,满足扩招大学生需求

研究发现,“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重返校园最大目标就是学习知识、练就本领。为此,高职院校应该提高办学质量,加强对返校大学生的培养,如2006年 “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院校、2010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2019年“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院校以及地方优质院校等,相比普通高职院校具有办学条件优、内涵建设强、招生就业好、社会声誉高、示范引领好等优势。返校大学生进入高质量办学院校或专业可以更好实现自我提升,同时也可以大大避免扩招所导致的培养质量问题。

4.3 创新“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的教育模式

4.3.1 科学系统的学情分析

表1显示,扩招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最大的区别在于,后者基本是“从学生到学生”,而扩招大学生有大部分是“从社会人到学生”。为此各高职院校应按《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厅函〔2019〕20号)指导要求,认真分析不同生源在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意愿等方面的差异性,通过问卷调查、座谈、访谈等形式,对学生学业水平、技术技能基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习目的和心理预期等深入调研,开展有关测评,形成学情分析报告,提出有针对性的培养策略,充分挖掘扩招生源特长潜质,实施扬长教育,同时补齐短板。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高职院校的指导,及时收集汇总,掌握高职院校学情,形成本区域学情分析报告,为做好扩招后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日后校园生活。

4.3.2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调查发现,扩招大学生成长背景、从业经历、学习基础、年龄阶段、认知特点、发展意愿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这要求教学过程不能“一刀切”。学校应该在认真分析生源特点后制订科学的教学方案,并结合扩招生源的经历和特点,创新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立足实际开设有关选修课程,确保教育教学的实效性。特别是有部分扩招群体一方面需要工作,一方面又想回归校园继续学习,针对这类现象,学校要不断创新教学组织形式,采取集中教学与分散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教学相结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等方式,将不同的群体分为不同的班级,进行分层次教学;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工作日通过有关网络平台和教学资源线上学习,周末、节假日或晚间到学校或具备条件的企业教学场所集中面授和辅导,利用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等;教师整合需要兼顾工作和学习的学生的时间,进行集中教学、上门教学。总之,学校应以学情分析为基础,以培养方案为关键,以教师主导为重点,以管理创新为突破,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手段,确保“教好”“学好”“管好”,实现高质量教学,帮助“高职百万扩考”大学生减轻学习压力,融入校园生活。为此,学校在教学环节中务必要结合学生学情开展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多样性、适用性的教学方式,以提高教学实效性。

4.4 学校各部门加大对“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的关心

关心、关注学生,只有这样他们才会有较强的归属感。学校专门安排校级领导了解学生的情况;其他管理部门如教务处、学生管理处、归属学院应该完善其制度更好地为扩招学生服务、解决问题;辅导员、班主任教师应增加“下宿舍”“进课堂”“谈话”等频率,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虑和生活家庭情况,向他们介绍国家、学校、学院的助学奖学政策、就业创业政策等,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到校园生活。除此之外,调查发现,大部分扩招学生还是愿意参与到各类学校活动中,但实际参与率较低,原因主要有:1)2019级扩招大学生入校比起普通学生入学时间晚、在校时间较短,入学时学校许多活动都已结束,时间上限制了扩招学生参与到学校各类活动中;2)各高职院校针对高职扩招学生策划或安排的活动较少,有的学校直接没有开展相关活动。因此为更好地让扩招大学生融入到学校生活中,学校一方面要引导扩招大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另一方面,应该有针对性地策划或安排相关活动,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校园生活。

5 结 语

“高职百万扩招”是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体现,也是适应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技术技能人才越来越紧迫的需求。“高职百万扩招”不仅让一些有学习需求的“社会人”重圆大学梦,同时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育了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正视“高职百万扩招”仍属于“新事物”,依然存在着众多因素影响该群体融入校园生活。为此,各省、各校在“高职百万扩招”招生、教学过程中应该科学分析学情,充分结合校情、学科特点制订出适合该群体的人才培养方案,积极开展各类校园活动,帮助“高职百万扩招”大学生积极融入校园生活,扎实学习专业技能,早日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校园生活入学群体
古人的入学仪式
精彩的校园生活
入学通知书
哪些群体容易“返贫”——受灾户、遇困户、边缘户
校园生活的幸福密码
爱上劳动,开启幸福校园生活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欢乐的校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