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

2020-08-10 09:08孙永旺
卷宗 2020年13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小麦

孙永旺

摘 要: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民的生活。高产栽培技术作为小麦生产和种植中的关键内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实现技术的高效利用,促进小麦产量的有效提升。本文详细分析了小麦栽培技术的应用以及病虫害防治措施,希望能够为小麦作物的优质生产提供理性的参考方向。

关键词:小麦;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物,在农业种植产业中占比较大,而小麦种植的质量与产量是人们关心的重点问题,不仅影响着农业的健康发展,也决定着小麦种植用户的经济收益。现代农业种植已经进入技术化时代,小麦栽培技术的贯彻应用,使得小麦的产量显著提升,再加上病虫害防治措施的科学应用,使小麦生长免除病虫害的伤害,生长质量也同步提升。因而对小麦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全面研究与小麦种植农业发展有重要意义。

1 小麦栽培技术

1)小麦种植品种的优选。小麦种植品种的优选,需要从两方面入手。要根据小麦种植地区的土壤条件、种植环境、气候特征来对应选择能够适应种植环境条件的小麦品种。当种植环境条件当中有一些特殊因素,如气候较为干旱或寒冷、水利条件不充足等,这时就需要选择具备抗寒抗旱的小麦品种,这样小麦种植生长期间若气温较低或缺水的情况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要根据小麦品种品质进行选择,小麦种植的品质一定要优质,种子形态光泽、生命活力等都是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只有选择品质优良、适宜种植的小麦品种才能保证小麦种植成活率,促使其在种植环境中健康发育生长。

2)加强整地工作。小麦种植中若想提升其品质与产量,需要确保土壤中肥力充足,应避免在同一块土地上反复进行耕种。在土地连续种植3轮小麦之后,可以在第二年种植其他种类的农作物,接着开展科学的轮作倒茬。这种种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小麦预防如全蚀病等疾病的发生,还可以平衡土壤中的养分,升级土壤中的结构,增加土壤中的肥力,促进小麦正常生长,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收获完前茬作物后,种植人员应及时进行深翻整地工作,充分吸收雨水,整地深度需在25cm左右。未经深翻的区域可以采取旋耕、浅耕、深松等方法,在播前浅耕阶段应将耕地深度控制在10~13cm之间,结合地块的实际情况施加底肥。

3)适时播种。为了保证种子的发芽率以及后期成长,需要在播种之前将种子进行简单的处理。首先,需要先用一定比例的盐水,将受到损伤和干瘪的种子剔除,随后用多菌灵、粉锈宁等药剂给种子上一层包衣,避免种子受到病虫害的侵扰。然后再将种子埋深控制在4cm左右,避免种子因埋深过浅无法吸收足够的营养,也避免埋深过深导致种子无法发芽。播种时间应该根据小麦品种进行选择:例如弱春性小麦应该选在10月20日后进行播种,如果过早地播种这种小麦,往往会导致小麦遭受到冻害;半冬性小麦则应该选择10月3日-20日之间进行播种,播种时间过晚会导致半冬性小麦减产。最后,小麦的播种密度应该控制在每亩8kg种子。如果土壤墒情达不到理想状态,则可以通过增加播种量的方式提高产量,但是还是要避免小麦密度过高的情况出现。

4)科学施肥。小麦种植中若想实现高产种植需要合理施肥,小麦在生长过程中十分需要氮、磷、钾3种营养元素。因此,种植人员应当科学进行配方施肥,将无机肥与有机肥相互结合,将氮、磷、钾肥相互配合使用,围绕“补充钾肥、增施磷肥、稳施氮肥”的原则,使小麦充分吸收氮、磷、钾3种元素。注意磷肥、有机肥、钾肥需要全部被用作底肥,氮肥的70%~80%应被当作底肥,剩余的20%~30%可以在返青期和拔节期进行追加。

2 小麦病虫害防治措施

1)科学处理土壤和种植。土壤与种子的处理与小麦种子的发芽情况密切相关。种植人员需要选择包衣良种开展播种工作。尚未包衣的种子应进行药剂拌种,这种做法可以预防小麦的病虫害。种植人员可以结合具体情况选取药物,严格把控拌种使用药物的用量,避免选取对种子品质造成消极影响的药剂。例如,0.15%的粉锈宁EC乳油在具体种植实践中具有良好的防病虫害成效,能够减少种子中的病菌,加强小麦种的抗虫、抗病性质。在处理时可以与整地工作相结合,针对虫口密度高的区域,利用辛硫酸颗粒4~5kg/667m2,将其均匀地播撒在土壤的表面,紧接着翻入土壤中,增加小麦种子的抗病性。

2)小麦返青期的防治。小麦在返青时期容易患上纹枯病、吸浆虫病,对于其高产种植产生消极影响。种植人员应当利用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行药物防治工作。在防治纹枯病时,可以选择禾果利,按照一喷三防的要求进行使用。或者将三唑酮乳油与纹枯净充分结合,加入适量的水搅拌为药液,均匀喷洒到小麦的茎基部。每间隔15d再进行第二次喷洒。在这一阶段中,可以选取甲基异柳磷乳液与土壤一同混合盖在表层土壤上,增强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3)种植栽培期间的病虫害防治。对于小麦种植要在栽培期间就为病虫害防治技术奠定基础。在种子处理期间,要利用药剂拌种对种子内的病菌进行灭杀,提高小麦种子的抗病性。在药剂选择方面要选用药效好的,并且要选用绿色药物,避免化学药剂带来不良影响,药剂拌种时间要充足,拌种结束后要尽快的进行播种;要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对小麦生长的全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做到及时发现小麦生长中出现的问题,及时优化处理,避免引发病虫害,为小麦生长发育创设健康、良好的环境;小麦种植期间要对常见的病虫害情况进行了解与掌握,这样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对病虫害风险进行有效规避。

4)农业防治措施应用。农业防治措施的应用是利用生态系统中病虫害、作物之间的关系,采取科学管理和栽培技术,促进小麦作物生长,抑制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即科学播种,减少小麦纹枯病和锈病等的出现;适时除草,避免杂草汲取小麦生长所需水分和养料;减少菌源,降低秋播小麦锈病和白粉病等出现的概率。农业防治措施应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病虫害防治的效果较好,可以在农业病虫害防治当中长期应用,因而农业防治在小麦种植期间的应用是比较广泛的。

5)小麦条锈病。相比其他病害,小麦条锈病的传播速度较快、分布范围较广。一般来说,小麦苗期是条锈病的主要发病时期,发病症状为幼苗叶片上出现呈轮状排列的多层鲜黄色夏孢子堆,且叶片是主要发病部位,另外在麦芒、麦穗等部位也可出现夏孢子堆。该病症会导致小麦的大面积减产。小麦种植前是该病害的主要防治时期,可以在种子处理过程中,选用适当的拌种剂清除麦种上的微生物,在消除条锈病威胁的同时,避免其他微生物对种子产生不良影响。在小麦幼生阶段,可以通过喷洒适当配比的三唑类高效帝都杀菌劑的方式对条锈病进行防治。如果已经发现小麦感染了条锈病,则应该在发病初期选择15%的三唑酮进行喷洒,用药量控制在每亩2-6g即可,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条锈病对小麦产量带来的影响。其余的微生物类病害的防治也可以借鉴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方法,但是药物的选择和药水浓度的配比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3 结束语

总之,高产小麦的种植问题是农业发展中的重要内容,种植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地质、技术等,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小麦栽培种植技术,提升小麦的产量。必须提升小麦栽培技术,把握应用要点,对各个环节与流程进行控制,按照小麦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进行管理,以便实现良好的小麦种植效果。

参考文献

[1]沈文锋.小麦种植及管理技术初探[J].农家参谋,2019(16):99.

[2]李静娟,李永宏.小麦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2019(26):11,12.

[3]黄旭晓.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及其防治措施浅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22):127.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栽培技术小麦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