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乡土资源开展幼儿户外区域活动的实践研究

2020-08-10 04:38娄艳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银杏树银杏乐园

娄艳

《幼儿园工作规程》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其中《幼儿园工作规程》还就户外活动环境的创设,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当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配备必要的游戏和体育活动设施,创造条件开辟沙池、水池、种植园等地,并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绿化、美化园地。”我园地处城乡结合部,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结合我园的地理资源特点,我园在实施课程游戏化的进程中,以项目课程的推进形式,对我园的户外区域活动做了一些调整。

我们把对于户外区域活动的调整,作为一个项目课程来做。正如《幼儿教育中的项目课程教学》作者所说:“进行项目课程是一段有趣但却相当具有挑战性的旅程。”在户外活动时,我经常看到孩子们自发地玩起自己喜欢的游戏,我经常思考,应该怎样回应他们的兴趣和需要呢?因为天气逐渐热了起来,孩子们的户外活动最近都转战到了教学楼后面的银杏树林中。夏天的银杏树林,郁郁葱葱凉风徐徐,是孩子们玩耍的乐园,孩子们一进树林,总是流连忘返。在这里我看到了孩子们的兴趣和热情,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在我们的回应下,基于项目课程建设的理念下,一系列的项目课程就此展开。

第一阶段:课程的引发,确定项目课程的主题

银杏树林中原有的秋千、树洞、地洞、鸟窝、灌木丛。都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回到教室以后,孩子们会讨论今天树林里面的活动情况。“我发现了一个地洞,里面是不是住着地鼠呢?我们明天带个铲子去挖挖看吧?”“我发现了好几只小鸟,可是只发现了一个鸟窝,我想给它们多做几个鸟窝。”“如果能有一条快速路帮我们躲过那个大树坑就好了!”……听着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讨论,我们萌发了围绕银杏树林做“银杏乐园”项目课程的想法。于是,我们在三个年龄段的幼儿中,同时开展了这个项目课程。各班级教师根据和幼儿的讨论情况,将教师与幼儿的共同想法整理出了网络图。

第二阶段:发展项目课程,为探究做准备

为了更好的推进我们“银杏乐园”这一项目课程,教师和幼儿带着讨论后的主题网络图,对银杏树林进行了实地的考察。幼儿在考察后,用不同的表征方式,表现了此次考察的收获:有的小朋友带着画板,用绘画的形式记录下来了银杏树林的区域分布图;有的班级的小朋友绘制了进树林的路线图;有的小朋友用彩泥捏制了树林里的标志物;有的小朋友在建构区,开始自己银杏乐园的设计。并且对我们设计的主题网络图进行了初步的修改。有的设计了我们主题网络图中一些项目的投放;有的幼儿根据我们设计的项目,提出一些前期的物资准备……

经过第二次的商讨,我们确定了银杏乐园的建设方案。孩子们自己引发的主题,怎样开展,应该由孩子自己决定。若孩子遇到困难,也应该鼓励孩子自己去解决。在此环节,我们对幼儿的建议,进行了适当的总结和相应的引导:“既然你们觉得在这个银杏乐园里应该设置:工具区、收集区、平衡区、攀爬区、游戏区,休息区。那你们是不是可以自己画个区域设计图,标明这些区域分别可以设置在哪里呢?”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鼓励的是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设计的方案会凝聚小朋友众多的想法,让每一个孩子的都参与到方案的设计中来,让每一个孩子的想法都有表达的渠道,也会使方案更有可行性。设计方案收集以后,几个小组达成了一致,在我们的建议下,孩子们自发成立了自己的“乐园筹建小组”,并且通过协商对小组成员的分工有了大致的安排。

第三阶段:项目课程实施探究

针对设计方案,筹建小组自己列出了物资清单,请老师,小朋友和家长一起搜集。比如平衡区的梅花桩,就是由小朋友们搜集的枯树截成的;攀爬区的麻绳就是一个小朋友的爷爷提供并帮忙完成的;收集区的收纳箱是小朋友们搜集的各式各样的透明箱子盒子组成;细心的孩子还分别在盒子上做了不一样的标识,比如叶子、果实、树枝;工具区为了收纳游戏中的各种工具,专门用树枝搭了一个工棚。为了游戏中可以有地方休息,孩子们自己设置的树屋,在两棵老树之间初具雏形。

而每一个区域的施工过程中,都真正的做到以幼儿为主体,以幼儿的兴趣为真正的课程实施点,切实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运动水平。比如:在梅花桩的设置过程中,细心的小朋友专门踩上去试了一次又一次。梅花桩之间的距离不可以太远,远了孩子们跨不上去,离地面不可以太高,太高了跌下来容易扭脚。攀爬区的麻绳也是见到实物后才发现,麻绳的粗细不一,太粗的小朋友小手不容易抓住,太细了,在攀爬的过程中,容易勒的手疼。收纳箱上的标志,孩子们自己绘制,老师提醒可以封塑,有利于长期保存使用。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幼儿的思考能力、动手能力,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这段时间,每班孩子的讨论热点都是我们的银杏乐园:小班的宝贝说:“我要让我最心爱的小熊住进树屋,这样,我在幼儿园每天就可以和她一起玩了。”中班的小可爱们,为了平衡区的平衡木费劲了心思,离地面太高会掉下来,太低了玩起来又没意思,最后还是采纳了老师的建议,我们在平衡区分别设置了三条平衡木,以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大班的哥哥姐姐们就更有想法啦,这样的乐园,不仅要玩出新花样,动静结合,还要有专门的写生记录区啊,为前书写能力的发展做足了准备。

第四阶段:完成项目课程

在这个阶段,银杏乐园的打造、调整建设基本完成。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做了哪些工作,该如何记录下我们的建设过程,选择哪种表征方式进行我们的总结和汇报?在这个过程中,对于较大的幼儿而言,这是比较容易的,他们可以通过口头介绍、过程记录,成果展示,来介绍整个过程。而年纪較小的幼儿比较多采用的是绘画这种表征方式进行记录。我们信息收集组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协助下,通过绘画、拍照、建构、展板等方式,完整的记录下了银杏乐园的整个打造过程。

银杏乐园建设完成后,在孩子们的游戏过程中,我们又发现了新的教育契机。一年四季的银杏树林,有不同的景色,有不同的玩法,会有不同的收获。春天关注春天的踪迹,点点滴滴记录树叶的萌发,长大;夏天绿荫下玩耍;秋天的银杏果收获、制作、储藏品尝;冬天用收集的树枝、树叶进行各项艺术创作,不亦乐乎。

在整个项目课程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介入的成份不多,仅有几次至关重要的介入。比如:引导协助幼儿完成主题网络图;通过考察实地环境,引导幼儿修改实施方案;在每次改造之后及时引导幼儿交流讨论,有哪些成就和不足,让幼儿的经验和能力在一次次的探究中得到提升。

关于银杏乐园的项目课程并没有就此结束,孩子们在每天的活动中,不断有新的探究、新的发现,不断补充新的创意,我们会继续记录、收集、整理、提升。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办园条件的不断改善,亲近自然、开放性的户外游戏,扎根乡土的自然游戏资源,在童年成长中的位置被日益挤占。所以立足于现代背景下的生态幼儿教育,依托乡土资源开展的户外游戏活动更具有时代意义。在“银杏乐园”这一项目课程的实施后,我们会总结经验,继续立足乡土资源项目课程的开发、探究。

猜你喜欢
银杏树银杏乐园
银杏
萧彦昕的诗
腊月里的银杏果
阅读花瓣雨
银杏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
哈哈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