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探索

2020-08-10 04:38闫海涛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20年14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教育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闫海涛

摘要:家国情怀是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关心人类命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可以采取如下措施:深挖教材人文素材,引用名人案例,激发课堂讨论,创设教育情境 ,用好乡土史料。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家国情怀教育;策略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家国情怀教育是一种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实为中华文化延续和传承的根脉,没有家国情怀教育,祖国文化的传承也就无处着力。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要求:提升学生的个人修养和家国情怀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开拓学生的历史视野,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所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教学实践以及学生实际,积极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一、何为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是一种思想情感、意识形态。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孟子认为国家的根本在家。《大学》中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很好地阐述了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关系,形成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和行为准则,于是,中国古代社会形成以家庭为中心的文化,从而衍生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情感体系——家国情怀。个体、家庭和国家是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的关系,这种关系就是情感相依的家国情怀,也就是说要求国民要将“家情怀”和“国情怀”融合为一体,不仅仅是简单地爱国,而是爱家与爱国的共同促进,有维护家庭和睦的自觉,有维护社会和谐的意识,在爱己、爱家的基础上升华爱国,在爱国的实践中爱家。从黄大年放弃国外优越的生活,“只要祖国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精神中,从钟南山、李兰娟、张伯礼院士“逆行”出征武汉抗疫前线的壮举中可以看出,现代的家国情怀更包含有为建设强大祖国和人民幸福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为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家国情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在增强民族凝聚力、建设幸福家庭、提高公民意识、关心人类命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历史课程标准将家国情怀列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认为“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通过诸素养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因此,家国情怀是中学生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正是以它独有的价值,拥有着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今天,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已经成为历史教师关注和探究的焦点。但是,初中学生的心智还不成熟,三观处于形成时期,对他们进行何种情感培养,就会在其今后的人生中形成何种观念。而现在的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学习功利性强,中考科目中历史分值较低,学生不重视;国家认同感不足,认知片面化和表面化;自我为中心,缺乏集体主义的意识;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薄弱,依赖心理强、合群精神弱。因此,教师急需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如何渗透家国情怀教育

历史课堂是渗透家国情怀的主阵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渗透家国情怀教育,可以采取如下措施。

1.深挖教材人文素材

统编新教材蕴藏着丰富的人文素材,深挖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关键是把握历史课本里的“人”。历史教师可以从人物史料入手,培养学生理性思维和学习方法,进而了解并掌握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活动和作用,从中体味丰富的人文价值。

2.引用名人案例

历史名人是历史教学之中的一项关键要素,若想深入研究历史知识,就应注重研究历史名人,这是由于历史名人就是家国情怀的载体,学生在研究历史名人的过程中,不但能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也能够增强家国情怀的素养,进而增强学生对家国深切的爱。

3.激发课堂讨论

围绕打造高效课堂,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着力构建一个新颖、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多角度、多层次设计问题,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体验、观察、分析、思考历史与现实问题。通过围绕一系列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分析与认知能力,懂得“落后导致挨打,御侮必先自强”的道理,唤醒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爱家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激励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发奋图强。

4.创设教育情境

家国情怀是一种思想情感和意识形态,它的构建主体是学生,如果历史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单向灌输知识,体现家国情怀效果是不明显的,因此必须要在教学中设置情境,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爱国、爱家的真谛。

5.用好乡土史料

教育家加里宁说: “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家乡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学生对本乡本土的历史人物、事迹、文物遗址多少有点了解。家乡历史上名人的非凡经历、生动感人的事迹及其表现出来的民族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是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的最好素材。讲授时,教师穿插学生耳闻目睹的乡土历史,把爱国主义斗争史讲近,把爱国人物讲亲,使学生产生亲切感、自豪感、光荣感,乡土情怀油然而生。

总之,教师可通过多重路径开展初中历史课堂家国情怀教育实践,增进初中学生的家国情怀。

参考文献

[1]唐蕊.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渗透[J].江南论坛,2019,(11):54.

[2]姚俊英.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養学生的家国情怀[J].教育观察,2019,(12):135.

[3]庄爱平.家国情怀立意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以部编版《新文化运动》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0,(05):74.

[4]米静静.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素养[J].中国教师·课程与教学,2019,(12):5.

[5]李中霞.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9,(08):74.

[6]许伟.历史课堂教学与学生家国情怀的涵养江南论坛[J].2019,(6):6.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教育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试论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提高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尝试
重视史料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多媒体信息技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构建历史高效课堂的尝试
中小学家国情怀教育初论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