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三治”融合新内涵打造乡村治理新风尚

2020-08-11 07:51庄佩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农村工作办公室
江苏农村经济 2020年6期
关键词:三治江村乡贤

庄佩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农村工作办公室

草长莺飞四月天,行走在“江村”的道路上,看到的是波光粼粼的渔塘、生机盎然的良田、美丽干净的庭院;听到的是清脆的鸟语、质朴的乡音、淳朴的民风……俨然一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新景象,尽显“鱼米之乡”的江南好风光。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太湖东南岸,交通便利、人文荟萃,学名“江村”,是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社会活动家费孝通先生社会调研的地方,是中外学者了解和研究中国农村的窗口。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现有农田2985亩、25个村民小组、农户746户、常住人口2859人。近年来,开弦弓村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为契机,紧紧围绕“研学旅行、美美江村”主题,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思路,以“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发展为核心,营造“河湖田镇村”共生的江南水乡好风景,培育风景中的农耕文化产业社区,打造新时代江村有效治理的新样板。

突出党建引领,建立“事解江村”党建服务点。开弦弓村结合正在实施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将党建工作融入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中,探索乡村治理新路子,用自治、德治提高乡村治理效能。村党委以开弦弓村党员服务中心为党建主阵地,打破原有党支部设置形式,按照“居住相邻、从业相近、易于集中、便于管理”的设置原则,将农村党员志愿服务、学习交流点搬入党员群众家中,在全村五个自然村落规划建设了5个“事解江村”党建服务点,以“支部建在网格上”为理念,实行“1+1+N”党群模式。全面推进党建服务点规范运作,每日安排一名党员值班,每周安排一名支部委员驻点值班,每位党员与多位群众挂钩,实现一对多结对帮扶。2019年共处理调解事件40余次,有效缓解村民矛盾,做到听民怨,解民忧,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创新自治方式,建立“乡贤议事会”制度。2018年7月,开弦弓村在吴江区率先成立首个“农村乡贤议事会”。加强对乡贤人才的底数摸排,建立乡贤信息与微信群,乡情感召、支持家乡、服务家乡,造福家乡。在治村与谋事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凝聚群众、引导群众、把乡贤议事作为一个自治特色,形成制度化机制,细分议事规则,助力江村发展,以乡贤风范引领江村文明风尚。专门聘请本土乡贤人才参与农村各项事务管理,发挥乡贤在产业发展、资源共享、社情民意、参事议事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传统乡贤文化完善农村社会治理体系,使更多的本土能人一起加入到家乡的建设中来。为村级治理与发展增添新动能。开弦弓村积极整合乡贤资源,完善乡贤工作制度,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乡贤会议,创新乡贤工作方法,活用网络新媒体平台进行村务监督,在村委和村民之间搭建桥梁,用自治、德治提高乡村治理效能,不断激发乡贤履职积极性、主动性,协助推动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听取反映村情民意,协助化解疑难矛盾纠纷,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建设,实现“村事民议、村事民治”,确保涉及群众利益的重大事项顺利推进,营造“美美江村”的团结互助氛围,使乡贤议事会成为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推进依法治理,建立“乡村法官驿站”。2018年12月,开弦弓村联合吴江区人民法院成立首家“乡村法官驿站”,积极延伸审判职能,以“乡村法官驿站”为载体,大力支持“无讼村”创建,通过法律咨询、法官走访、法制宣传、共建结对、巡回审判、现场调解、普法讲堂、司法建议等多种方式,全面推进诉源治理,共同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通过定期开展“网络安全”“识套路,防诈骗”等法律宣传活动,为村民提供必要的法律援助,扫除村民法律盲区,不仅解决了法院服务农村基层“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也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法律保障。

发动群众参与,推动江村“庭院革命”。开弦弓村入选苏州市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以区妇联“美丽庭院”微创投项目为切入点,充分调动家庭主妇积极性和能动性,将美丽庭院与文明乡风相结合,打造出江村新风貌。经过一年的努力,共有30家农户被评为星级示范户,大部分农家庭院蜕变成了村里不可多得的风景。开弦弓村“美丽庭院”案例被多家媒体报道,同时入选复旦大学乡村治理十大案例课题。试点推动参与。开弦弓村妇联前期通过村公告栏、微信群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经过村民自愿申请、乡贤推荐、村委审核等程序,共试点建设20家农户庭院,力求实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进而辐射带动周边的家庭融入到建设“美丽庭院”的良好氛围中。看到庭院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村民由“要我打造美丽庭院”变成了“我要打造美丽庭院”,思想认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配强志愿团队。邀请“美丽庭院”示范户加入“美美江村”巾帼志愿者团队,建立“美丽庭院”微信群,为村民种植花卉、庭院设计提供指导,分享庭院养护设计经验。通过“江村故事”微信公众号,对“美丽庭院”示范户进行宣传,并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美丽庭院”项目启动以来,这些江村“花仙子”共开展志愿活动30余次。借力社会组织。借助吴江区蓝天环保志愿者协会开展标准制定、动态评级、绿植奖励、技能培训等活动,调动村民参与“美丽庭院”建设的积极性和持续性,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有效引导村民开展自治活动,促进村级公益服务和社会服务的专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日夜的细心打理,换来了赏心悦目的美丽庭院。2019年,开弦弓村共有32家农户入围苏州市美丽庭院。

乡村治理关系千家万户,乡村善治“一直在路上”。未来开弦弓村将继续深化乡村治理品牌创建,挖掘群众力量、社会力量,把“美丽庭院”与垃圾分类、民宿培育等相结合,多措并举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形成推动生态振兴的强大合力。农厕建造升级火热进行,农村污水治理有序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铺开,形成“美丽庭院+”新模式,丰富“美丽”内涵,让江村不但有“颜值”,更有“气质”。江村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江村人”,每一位村民都能牢记自已是“江村人”,讲好江村故事、擦亮江村品牌,努力将新时代的“中国江村”打造成为乡村振兴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新样板。中国江村,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凭借法治的东风、淳朴的民风、文明的乡风,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农村的新风采。□

猜你喜欢
三治江村乡贤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魅力南江村
“三治”融合打造乡村治理新格局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越江村
“人大代表+乡贤”助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三治”融合治理体系
强化“三治”结合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注重“三治”融合 促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