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型—专家型化学教师课堂导入策略研究

2020-08-11 10:30格,王
林区教学 2020年8期
关键词:新手化学技能

严 格,王 卫

(石河子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0)

一、前言

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教学导入环节可以充分激起学生的兴趣与好奇,激发学生内在的探索与求知欲[1]。19世纪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有一句名言:“注意是一座门,凡是从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2]课堂教学活动开始前,由于学生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或者缺乏兴趣,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或者努力才能将注意力保持在学习活动中,因此一个能够充分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的导入就非常必要。课堂导入时需要注重导入目的的体现和导入方法的使用,在对导入目的的研究中发现:王彦才、郭翠菊在《现代教师教学技能》中将课堂导入的作用总结为:“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构建新旧知识的搭桥,促进学习知识的迁移;明确学习目标。”[3]郭成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提到,课堂导入具有“排除心理障碍”的功能[4]。在刚开始接受新知识时,学生普遍会感觉到困难且排斥接受,而积极良好的导入则会像“引路人”一样,引导学生排除畏难心理,指引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促进知识的增长。大量文献研究表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导入技能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产生学习动机。(2)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思考。(3)导入内容选择与新课相关,明确教学意图,揭示主旨。(4)创设学习情境,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对于导入的类型来说,导入的类型有很多,郭友认为有“单刀直入、以旧拓新、直观演示、实验引路、借助实例、审题入手、立疑激趣、褒奖激励、逻辑推理”等11种导入类型[5]。黄芊芊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导入方法初探》中认为有“名言典故导入、悬念导入、漫画导入、时政热点导入”等方式[6]。根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在化学中经常会用到“实验演示法”“情境导入法”“温故知新法”“化学史导入法”等。

二、概念界定

“新手型教师”在文献中一般指教学经验较少或者根本没有经验的教师[7]。连榕根据工作年龄、职称、业绩等进行考虑,认为教师职称在三级或三级以下且教龄5年以内的教师称之为新手型教师;斯腾伯格将新手型教师的工作年龄限定为1—2年[8];还有很多学者将教龄在0—4年范围内的教师定义为新手型教师。笔者根据实地调查,将参加工作1—5年内的教师称之为新手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是教育心理学领域的名词, 根据美国当代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专家型教师教学的原型观[9],专家型教师是指教龄在15年及15年以上的且具有高级职称或同等级别职称的教师[10],笔者实地考察后把教龄在10年以上的教师称之为专家型教师。

三、高中化学教师课堂导入调查研究

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导入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11]。对石河子市高中化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以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为研究对象,把其导入的目的和导入方法的选择作为研究的主要内容。

1.导入目的调查研究

对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的导入目的调查中发现(表1):50%的新手型教师认为导入的目的是引起学生的注意,17%的教师认为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3%的新手型教师认为导入的目的是明确教学目标、揭示主旨;对于专家型教师来说,认为导入可以明确目标、揭示主旨的占41%,为了引起学生注意的有24%,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35%。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新手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导入技能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专家型教师认为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新手型—专家型教师导入目的不同,所以在导入的内容以及方法选择上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表1新手型—专家型化学教师导入目的调查表 %

2.导入方法选择调查研究

教师常采用的导入方法调查结果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新手型教师使用频率较多的是故事法导入和旧知识导入,其次是化学史导入、实验法导入,最不常用的是经验导入,说明这部分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将教学经验转化为导入内容进行课堂导入;专家型教师使用频率较高的导入方式是设疑导入和旧知识导入,其次是实验导入,说明专家型教师也喜欢选择更加客观、直观的方式进行导入。从新手型—专家型教师选择导入方式来看,教师都能够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入方式进行课堂导入。

表2新手型—专家型化学教师导入方法调查表 %

四、新手型—专家型教师课堂导入比较研究

本文通过比较高中新手型教师与专家型教师课堂导入的方法及特点,使新手型教师能够完善自己在教学导入方面的不足,积极向专家型教师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12]。下面以高中化学新手型和专家型教师为研究对象,选取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三章第三节——“盐类的水解”的导入过程进行分析。

1.新手型教师

新手型教师在盐类水解课堂上的导入案例:本周播报(两名学生担当播报员):我们班的韩梅梅同学周末在户外游玩时被蜜蜂蜇伤,多亏了我们班的李雷同学沉着冷静,先将蜜蜂的毒刺拔出,然后用肥皂水清洗伤口,最后将韩梅梅同学送去医院检查伤口。医生检查伤口后夸奖李雷同学很棒,采取有效的措施及时清洗伤口,缓解了韩梅梅同学的疼痛。科普时间:被蜜蜂蜇伤后为什么会疼痛?被蜜蜂蜇伤后感到疼痛,是因为蜂毒中含有蚁酸、神经毒和组胺,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机体就会充血水肿。教师提问:(1)为什么肥皂水可以减轻蜜蜂叮咬的疼痛呢?(温馨提示:肥皂水呈弱碱性)(2)肥皂水为弱碱性,那Na2CO3为什么也叫碱呢?虽然我们都知道Na2CO3属于盐,但是俗名却叫纯碱,首先我们需要探究一下盐都有哪些类别。

2.专家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在盐类水解课堂上的导入案例:在必修一的时候我们就学过物质的分类,先来回顾一下物质的分类,根据物质的分类我们知道酸又可分为强酸和弱酸,强酸中我们需要掌握六大强酸,分别为:HCl、H2SO4、HNO3、HBr、HI、HClO4。碱也可分为弱碱和强碱,我们需要掌握四大强碱:NaOH、KOH、Ba(OH)2、Ca(OH)2。然后我们来回顾一下什么是盐——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那根据以上酸碱的分类,盐也可分为强酸强碱盐、强酸弱碱盐、强碱弱酸盐、弱酸弱碱盐。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水存在微弱的电离,可以电离出H+和OH-,向水中加入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那向水中加盐会有什么效果呢?接下来我们来完成书上的实验探究,探究以下盐分别属于哪种类别,思考盐的种类为什么有这么多?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由以上案例可以看出,新手型教师在“盐类水解”的导入中采取新颖的方式,让两名学生担任播报员,模拟校园播报,在一开始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并且选择的内容与生活密切相关,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好奇心,不仅教会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此类情况应该采取的措施,而且更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素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利用化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专家型教师则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导入,注重前后内容的联系。首先从物质的分类入手,学生既回顾必修一所学的知识,也可根据盐的定义和物质的分类自己归纳出盐的分类,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其次,由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重要知识点,从已知到未知,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最后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更加深刻理解盐的类别。在盐的类别基础上,提出造成盐的种类多的根本原因是盐类的水解,从而引出新知识。通过对比研究发现,新手型教师利用新颖的导入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导入的教学效果;而专家型教师选择导入的内容从浅入深,环环相扣,从已经掌握的知识入手逐步提升知识深度,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促进学生化学逻辑思维发展,使学生不仅可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还可以将新旧知识进行系统的整合,构建基本完整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知识的积累。

五、新手型化学教师导入技能提升策略研究

1.重视自身导入技能的提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的过程,在专业知识、教师素养、教学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基本途径是对教学行为的研究。大部分新手型教师在导入技能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同的新手型教师在实践教学中暴露出导入方面的问题也有所不同,所以新手型教师应该针对自己导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的锻炼和提升。新手型教师根据在导入过程中学生的反应情况以及导入效果评估自己的导入技能运用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从中发现导入技能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提升导入技能的要领在于教师能有意识地训练多种维度的导入策略,在不同类型的课堂中运用不同的导入技能。比如: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现导入内容,可以采用多种组织方式进行导入,还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资源扩充教学内容进行导入。总之,新手型教师要积极地运用和总结不同类型的导入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导入技能。

2.提高教师自我发展意识,积极有效地进行导入反思

教师自我发展意识是指教师为了获得自身专业的发展而自觉调整、完善自身教育理念与行为的意识,是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活动的一种反思和认知[13]。提高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有助于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反思”意味着对自己的行为活动进行思考与总结,并从中吸取经验,获得成长。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了“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14],说明若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离不开反思,反思可以帮助教师更快成长,是教学工作的必备内容之一。新手型教师可以通过对自身课堂导入的反思,发现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导入时间较长、导入内容与新课缺乏联系、导入方式选择不恰当或者在运用课堂导入时学生反馈不理想等,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及时总结教学经验,吸取经验教训,提高课堂导入水平。

3.注重导入内容和方式的选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导入是一堂课的开始,教师如果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兴趣,那么在后续教学中便可事半功倍。

第一,导入内容的选取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构建师生情感沟通的桥梁。新手型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观察与总结,从生活中找寻化学的痕迹,通过不断积累生活经验,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此同时新手型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发挥自己的优势,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并将其与导入内容有机整合,发挥课堂导入的作用,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第二,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适宜的导入方式。在化学教学中,导入的方式有很多,可以利用“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可以通过“提问导入”充分调动学生思考,可以通过“实验探究导入”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可以采用“生活事例导入”引起学生共鸣,还可以选用“化学史导入”拓展学生知识面等。新手型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采用恰当的导入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六、结论与展望

在对高中化学教师导入技能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新手型教师和专家型教师都会根据自身的教学风格和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导入方法和内容,但新手型教师在导入技能的运用上仍需进一步提高。大部分的新手型教师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为目的进行课堂导入,而且对待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的导入方法较为单一,主要集中于故事法导入、旧知识法导入、化学史导入这三种方式,读书指导法则运用得极少。而专家型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以不同的导入目的设计课堂导入,并且各种导入方法均有涉及,说明专家型教师对导入技能的运用很熟练。新手型教师则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导入技能,学会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课堂导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进而提高化学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新手化学技能
新手如何练马拉松?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碰撞:知名作家与新手司机
拼技能,享丰收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新手速来围观 养猪到底行不行?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