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立北平图书馆藏内阁大库舆图修复研究

2020-08-12 01:58臧春华
图书馆界 2020年3期
关键词:内阁北平大树

臧春华

(安徽省图书馆,安徽 合肥 230001)

国立北平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前身)所藏内阁大库舆图是我国古代地图的大集成,堪称国之宝藏[1]26。1909年,学部奏请特拨清宫内阁大库舆图百余种交京师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前身)储藏[2—3]。1929年,国立北平图书馆设舆图部掌管大库舆图和新购珍本舆图[4]499。1931年,王庸(1)王庸(1900—1956),字以中,江苏无锡人,中国历史地理学开拓者,著有《中国地理学史》。1931年7月至1936年8月任职国立北平图书馆。参见北京图书馆业务研究委员会编《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1909—1949)》,书目文献出版社1992年,第1364页。任舆图部主任,随后集中开展大库舆图的编目、整理及修复工作。

内阁大库舆图的修复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早期重要古籍修复项目,其现有研究主要有两条:一是1982年赵荫厚简要提及舆图破损情况以及委托大树斋装裱之事[1]26;二是2017年笔者简要论及舆图曾于1932年至1934年加以修裱以及抗战期间再次破损之事[5]。笔者现以1934年2月王庸主编的《国立北平图书馆特藏清内阁大库舆图目录(附新购特藏)》(以下简称《舆图目录》)[4]519—549中大库舆图修复记录为参照,详述20世纪30年代前期大库舆图的破损状况、修裱店铺以及修复时间、数量、费用、方法等,以期为今人修复此类舆图提供参考。

1 大库舆图破损状况

1.1 基本情况

国立北平图书馆藏有清宫内阁大库舆图193种(2)依照1934年王庸《舆图目录》,所列大库舆图编号有1—194,但158有158甲和158乙,186、187、188空缺,194有两种,故大库舆图总数实为193种。参见王余光主编《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汇编》(第六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4年,第543—544,549页。332件,其中明代舆图18种,余下不少乃清初或乾隆间舆图,多属海内孤本。大库舆图可分编为河流海岸图、驿铺图、边防图、各省区及府州县图四大类,是研究我国明清时期水利、交通、边防、行政区划的重要资料[4]500—501。

内阁大库舆图图案有彩绘、墨绘、青绿画、淡描、木刻之别,质地有绢、绫、纱、纸之分,有的还包裹缎边,施以绫面,护以绢套。舆图画幅较为宽广,尺寸较长者七丈(约23米)有余,画幅较大者四丈见方(约178平方米)。舆图样式有单张、挂轴、长卷、册叶,亦有巨幅缝装。

1.2 破损状况

内阁大库舆图“原多破损之处,且大幅之图,皆重重折曲”[4]520。因尺寸较大而折叠保存是大库舆图破损的主要原因。参照1934年《舆图目录》,大库舆图破损且经修复者98种,存在破损但未经修复者19种,共计117种存在破损,占舆图总数193种之60%有余。而其破损类型则主要表现为破裂、破碎、虫蛀及残缺。

因此,为便于编目整理乃至永久保存,国立北平图书馆于20世纪30年代前期将大库舆图的修复提上议事日程。

2 大树斋修复大库舆图

赵荫厚曾记,1932年春,国立北平图书馆将破损的内阁大库舆图“委由北京著名的大树斋精工细裱、得以恢复原貌。到1934年春,历时两年已大部装裱完竣,一时琳琅满目,蔚为大观。还特制专柜、专架、以利久藏”[1]26。此外,国立北平图书馆1931年度(1931年7月至1932年6月)《经常费收支对照表》附注本年度应付未付款项有“大树斋装裱各项(3)《舆图目录》中新购珍本舆图有《明北京宫殿图》1幅、《大明宫殿图》1幅,二图均为明代巨幅设色纸本,并“重裱黄绫边”。此二图破损不多,只是请大树斋裱以黄绫边。鉴于大树斋修复的新购珍本舆图数量极少,修复方法简单,且修复时间不明,故未将此二图收入国立北平图书馆委托大树斋修复各项舆图之内。参见《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汇编》(第六册),第555页。舆图约计 2 000 元”[4]226。

大树斋是民国时期琉璃厂著名裱画店之一[6]。1935年前后,店铺位于南新华街小沙土园。老掌柜张秀山(4)1963年4月13日,胡蛮记张秀山已于1962年去世,当时七十岁左右。此张秀山不知是否为大树斋张氏。参见胡蛮著《胡蛮记新中国美术活动》,中国书店2014年,第393页。为行业高手,且善鉴别。大树斋曾于1935年装裱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绢本长卷《先大母李太夫人画卷》[7]。1954年后,大树斋张有年入故宫博物院从事书画装裱工作[8]。

关于国立北平图书馆为何委托琉璃厂裱画店大树斋修复该馆内阁大库舆图,当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20世纪30年代前期,国立北平图书馆有古旧书籍装订修补人员十余名[9],珍贵书籍修复虽不在话下,但以巨幅、卷轴装、丝织品为主的大库舆图与开本较小、纸本居多的书籍相较而言,两者在修复技术上存在重大差别。舆图修裱人员的匮乏当是该馆大库舆图修复业务外包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大树斋精于古画揭裱、新画装裱。书画虽与舆图有所不同,但丝织品亦属常见材质,且多以卷轴形式装裱,有的画幅较大。可以说,相较于擅长古书修复的国立北平图书馆,闻名琉璃厂的裱画店大树斋更适合大库舆图的修裱。

3 大库舆图修复时间、数量及费用

以1934年《舆图目录》为参照,国立北平图书馆委托大树斋修复内阁大库舆图的时间及数量可详见图1。

图1 国立北平图书馆内阁大库舆图修复时间(5)《舆图目录》中彩绘纱本《山西边垣图》(编号35)3册1932年3月重裱6页,5月重裱10页。为便于统计,约定此图修复于1932年5月。及数量

由图1可知,1931年9月至1934年2月,国立北平图书馆先后委托大树斋修复大库舆图98种129件。两年多时间,修复数量时多时少,其中1933年5月修复数量最大,达14种14件。修复时间间隔亦长短不一,少则1个月,多则4个月。同时,其与修复数量尤其是修复件数存在一定关系:时间间隔较短,修复件数较少,反之则修复件数较多。

此外,以大树斋花费29个月(1931年9月至1934年2月)修复国立北平图书馆大库舆图98种129件计算,其修复速度约为3.38种4.49件/月。考虑到舆图尺寸及其珍贵性,以及大树斋业务的多样性,此等速度已是相当迅速。

另外,上文有记国立北平图书馆1931年度应付未付款项有“大树斋装裱各项舆图约计 2 000 元”。若以1931年9月至1932年6月修复大库舆图19种31件花费 2 000 元(6)按照当时之流通货币,“ 2 000 元”当为“ 2 000 银圆”。以1932年前后华北、天津地区1银圆折合2009年人民币100元计算,此 2 000 元折合人民币当为 200 000 元。参见陈明远《历史上银圆的购买力》,《社会科学论坛》2010年第24期,第101页。计算,其修复费用约为105元/种或65元/件。同时,若以修复费用65元/件为参照,那么大树斋修复完成该馆129件破损大库舆图的费用则为 8 385 元,可谓花费巨大。

4 大库舆图修复方法

以《舆图目录》为参照,国立北平图书馆委托琉璃厂著名裱画店大树斋修复大库舆图,其修复方法可详见表1。

表1 国立北平图书馆内阁大库舆图修复方法相关列表

由表1可知,大库舆图修复方法以重裱、改装为主。结合舆图修复实际,表中所列重裱、改装、裱装、托裱、装裱等修复方法多只是叫法不同,并无实质差别,均可称为装裱、修裱乃至修复。而“补修”一法可能只是修补,并未重裱,当为特例。

大库舆图材质以绢、绫、纱、纸为主。大树斋精于书画装裱,借鉴装裱之法修复大库舆图是一条重要修复思路,但将多数尺寸较大的舆图全部施以装裱之法则有失妥当。因此,《江苏南河图》(编号11)仅用“补修”之法就显得格外难得。

此外,经过大树斋装裱,所修大库舆图件数由129件变为159件,增加了30件。舆图件数的增加绝大多数来源于修复中的“改装”。改装多数将1幅舆图改为2幅,少数改为3幅、4幅。而改装的原因多是舆图尺寸巨大,部份已破损断裂。改装之法将一幅完整的大库舆图分割成几幅,这样虽然便于舆图的修复和保存,但伤及舆图内容,影响了内容的完整性。在当时的条件下,大树斋改装内阁大库舆图,当情非得已,但此种修复方法着实给舆图的传承与使用留下了遗憾。

5 余 论

1931年秋至1934年春,国立北平图书馆所藏98种129件破损内阁大库舆图修复完毕。1936年冬古物南迁,191种(7)大库舆图未随古物南迁者有青绿画绫本《黄河图》(编号2)1种1件、青绿画绫本《福建舆图》(编号156)1种1件。参见《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1909—1949)》,第847页。大库舆图寄存故宫博物院南京分院。抗战爆发后,存于中央研究院及经济部中央地质调查所。1946年,国立北平图书馆钱存训、顾斗南奉命清点,顾在工作报告(8)工作报告指1946年3月31日至1947年2月12日《顾斗南关于清点寄存南京内阁舆图备忘录及工作报告》。参见《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1909—1949)》,第821页。中记有当时大库舆图之保存情况:“查此项舆图,有巨幅、有手卷、有册页。巨幅几全部生霉,但有轻重之分,轻者经整理后可恢复旧观,重者须专门技师整理,太损者则无法补救。手卷尚完好,惟内有一轴全部霉湿。册页蛀损者甚多,旧伤新创,百孔千疮,若经良工整理,亦多可用。”抗战期间,因保管条件简陋,寄存南京的大库舆图霉蚀、虫蛀严重,曾经修复的大库舆图再次破损。此批南迁大库舆图经顾斗南等清点整理后,本应回迁国立北平图书馆,破损严重者还须精心修复。但世事难料,1948年12月21日,18箱277种(9)18箱277种舆图当包括大库舆图190种(青绿画绫本《陕西兴安州道里图》(编号97)1种1件南迁后缺失)及新购珍本舆图等。参见《北京图书馆馆史资料汇编(1909—1949)》,第847页。大库舆图被运往台湾[10]。

2008年7月19日至12月30日,台北故宫博物院举办“笔画千里:院藏古舆图特展”,展品之一即为曾藏国立北平图书馆且经大树斋修复的大库舆图《皇城宫殿衙署图》(10)《皇城宫殿衙署图》,清康熙彩绘纸本,238厘米×179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编号“平图021601”。《舆图目录》中有《皇城宫殿衙署图》(编号66)一帧,墨描着色绢本,6.7尺×5.0尺(约223厘米×167厘米),破裂为两幅,1932年6月重裱。刘敦帧曾在国立北平图书馆检读清《皇城宫殿衙署图》,该图乃“绢本,高2.38米,阔1.787米。殿阁房屋,悉以墨线界画,未傅彩色,唯河池树木,另施深绿色,以资别耳。”可见,刘敦帧所见之图即为《舆图目录》中所载之图。比较台北故宫所藏舆图之尺寸、彩绘、年代及编号,三者当为同一舆图。至于纸本、绢本之论,观察彩图,似为绢本。参见冯明珠、林天人主编《笔画千里——院藏古舆图特展》,台北故宫博物院2008年,第50—53,74页;刘敦帧著《刘敦帧文集(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4年,第251页;《清末民国图书馆史料汇编》(第六册),第534页。。经观察,此图保存较好,似经再次修复。想必当年再次破损的大库舆图早已重新修复,得到妥善保管。

猜你喜欢
内阁北平大树
遥想右北平(散文)
岸田内阁与日本政治走向
北平的零食小贩
大树的日常
大树
大树的梦
2009年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题预测专辑
傅作义与北平和平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