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脉下哈尔滨西城红场工业遗存改造策略研究

2020-08-12 10:53李之吉赵天翊
山西建筑 2020年16期
关键词:红场西城文脉

李之吉 赵天翊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文脉是一个城市的象征,是彰显城市文化血脉维护民族特色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文脉的延续与发展,可以促进城市精神面貌的发扬与传承。哈尔滨市作为国家重点布局建设的老工业基地,是我国近代以来工业遗存较多的地区,国家对其振兴注入了巨大的精力、财力和物力,所以加快改造哈尔滨市现有的老工业遗存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以哈尔滨西城红场为例,提出符合“将城市文脉与现代艺术相结合”理念的改造策略。

1 城市文脉的意义

1.1 文脉主义的现实意义

城市的文脉,就是城市赖以生存的人文背景,与城市的内在本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其中包括城市建筑在内的诸多元素。如今的城市规划更加注重以人为本,要想使一个城市具有其自身特殊的含义即具有独特的历史感和文脉,必须对城市中的“人”这一要素的各个层面加以分析和研究,站在一个全新的高度,充分认识历史、传统文化和人的本身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将历史人文与现代先进的设计思想和建筑艺术相结合。城市作为在独特的人文背景和地理环境下的时空载体,其产生和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独有的城市文脉。城市文脉是城市文化观念的自然延展,是各种城市文化要素之间的内在对话与内在联系,通过对城市文脉的了解,可以使城市的建设更加具有历史感和地方性。

1.2 文脉主义的价值内涵

现今中国快速发展的脚步,带来了大量城市建设和设计的市场需求。一些建筑师往往所考虑的是新旧建筑的鲜明对比,而忽略两者之间的关联,由于其只注重新建筑应具备的元素和特色,致使许多现代建筑没能有机地与传统的、既有的环境相结合,更有甚者更是有意地忽视这样的环境。基于这些建筑师的思想所产生的建筑物,导致了建筑环境和城市的环境极度紊乱,同时既无传统特色,也无时代个性。现在的人们对于文脉的重视不但伴随着客观的历史必然性,而且呈现出思想与情感相并重、技术与发展相交融的平衡状态。正是由于这些转变,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即随之发生转变。至此,文脉主义的思想和原则才趋近于完整地呈现在世人的面前。

2 哈尔滨西城红场的城市文脉概况

2.1 历史及现实状况

哈尔滨市地处中国东北地区,是东北北部规模最大,综合发展能力最强的中心城市,作为全国首屈一指的老工业基地,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较强的科技实力、完善的城市载体、优越的区位条件以及丰富的腹地资源。其中坐落于哈西老工业区的哈尔滨机联机械厂作为哈尔滨市老工业基地的代表,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一五”时期,1958年春这里还是一个“四无”的小厂,但是为保证鞍钢大齿轮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工人们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反复研究,大胆革新,用小机床组成了一个活动机床,开辟了以小制大的创新路径。就是这个无名小厂支援了云南,新疆等十多个省份钢铁与工况生产,为加快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大幅度增长了国家财政收入;不仅提高了哈尔滨城市化的水平,也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如今,人们将此地改造成了全新的城市标杆——西城红场,并以“两港一网一中心”的形象呈现在公众的视野中。在改造过程中以文化艺术为引领,创新商业为平台,时尚产业为延伸,老厂房特色建筑为载体的改造原则。而在改造当初,如何将此建成一个具有独特文化特色和历史印记的老工业遗存,不仅是西城红场建设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整个东北老工业遗存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2 文化特征

西城红场的改造传承了原哈尔滨机联机械厂的文化精髓。当年,其作为共和国长子在那激情岁月里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工业奇迹,同时也孕育了以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协作奋进、工人发愤图强、勇于拼搏、敢打硬仗的姿态建设机联机械厂,同时又以科学的态度,顽强地闯过了一个又一个的建设和发展障碍,人人都把自己的力量发挥出来并集结在一起完成了一项项艰巨的任务。而如今,这种精神也流淌进了整个城市的精神血脉,“红场”这个特别具有年代感的称呼将成为这里新的代名词,享誉全国。

3 西城红场的改造策略分析

3.1 设计理念分析

在改造工程中,原有空间的历史和空间逻辑是需要尊重的,维持那些旧厂房历史文化气息,空间秩序,形态以及建筑风格,对原有建筑的体量关系,空间特点,结构体系和技术措施给予了足够的尊重。基地分别改造成为工业主题博览区,现代艺术区,休闲娱乐区,在每个大的区域里都包含着各自相对的辅助功能分区,工业文化区内包含机械雕塑园,烟囱改造的指示灯塔区,生活文化的地下餐饮区等。其大量使用了生态节能的理念,将太阳集热器置于厂房的屋顶以便吸收太阳能,廊道内的散热装置在夏季可以通过盘管空调降温,在冬季也可以通过地面辐射采暖,在满足新功能要求下,结构合理,经济可行,维护方便,对待每个具体改造项目分析形式与功能的关系,从而表达了更好的设计效果。

3.2 原有厂房的改造

西城红场的改造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原有厂房的改造,另一方面则是建立一个商业综合体与之相呼应。基地分别被改造成工业主体博览区,现代艺术区,休闲娱乐区。由于工业厂房逐渐失去原本的空间需求与使用功能,其改造内容更需要空间的转换功能及原址的重新组合利用,即设计的空间和功能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更新。由于其生产性质的关系往往拥有较大的跨度和进深,这样的平面和空间形态会对建筑中心的采光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是将原厂一部分厂房的使用功能大部分都变为酒店、酒吧等休闲娱乐场所,同时使用大量地玻璃幕墙装饰,以达到能够获得充分的光照条件(见图1)。另一方面,由于原厂房尚存有大量的古典红砖墙和生满锈渍的管道相穿插,为保留这个工厂特有的元素,故结合下沉空间将其作为生活港、艺术港和美术馆等展览类功能的场馆(见图2)。此外,在厂房外设立了许多的景观小品和集散广场,供人们休憩及活动。最后,还保留了原厂房的一部分,暂时不投入新的使用功能,给予人们怀念痕迹,感受当年的工匠精神。由此可见,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成为城市再生的一个契机,这些创意性的工厂改造与其他旧建筑的改造一样给历史性建筑带来了全新的生命。

3.3 新建筑与原有建筑的结合

在对旧厂房改造过程中遵循将新建筑与原有建筑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新旧元素的重组,给新生体注入活力。在场地内3个大型厂房之间加建了便捷廊道使厂房建筑与建筑之间室外环境产生一定的联系。部分结构奇特的原厂房构件用做了广场铺装纹样,把废旧机器进行艺术加工做成了景观小品,散置于场地内,讲述场地的故事,记录场地的变更。在原有厂房附近,建立了新型的商业综合体,即集办公、高档百货、影院、健身、餐饮、购物等功能为一体的休闲娱乐场所。场地内保留原有的路网关系,保留原有道路作为机动车行车道,新建场地新增200余个停车位,充分的解决了停车需求。西城红场的改造即是对老厂房进行保护性改造,保留了珍贵的历史痕迹,同时注入新的时尚文化元素,又焕发了老厂房新的生机与活力(见图3)。

4 结语

一个城市的城市文脉气息对于其建筑改造来说意义重大。如今,一些现代城市的兴起和建设模式似乎已经忽略了本身特有的历史感、地方感和归属感等这些城市文化形态。而哈尔滨西城红场的规划显然与这些潮流并不相同,它注意到了现代建筑艺术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把传统的建筑文脉融入到了内涵当中,增强了本身的领域感和认同感,凸显出自己的特色,同时也释放了哈尔滨老工业基地文化资源新的生机和活力。分析表明,哈尔滨老工业基地文化资源是这座城市发展的优秀文化资源的代表,在城市进一步发展建设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将新型的设计理念与城市的文化相融合并再现,是完全正确的,也是科学合理的,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猜你喜欢
红场西城文脉
二十四节气的历史文脉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一季
设计的文脉 第1季
红场的名字有什么来历
习惯成自然
俄罗斯红场阅兵
俄罗斯红场阅兵
“苏联红军”来了
河西走廊西城驿遗址考古新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