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话语的构建任务与传播策略研究

2020-08-13 07:21钟之静
高教探索 2020年7期

摘 要:高校创业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效,进入深水改革区域,其话语体系面临着意义、活动、身份、关系、立场与策略、联系、符号系统与知识等七项构建任务,本文基于Sahlman创业模型的“人和资源”“时机”“交易行为”“环境”四大关键创业元素的话语动态匹配性,从话语与意识形态、作为实践的话语以及话语与权力三种形态出发,提出高校创业教育话语传播三种策略:引导高校创业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强化高校创业教育作为实践的话语、建立高校对创业教育话语传播的主导权。

关键词:高校创业教育;话语构建任务;话语传播策略

1947年,哈佛大学麦尔斯·梅斯(Myles.Mace)开设的“新创企业管理”课程被视为现代创业教育的起点。[1]在我国,20世纪90年代末,清华大学开启“清华创业计划”,2002年教育部启动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创业教育开始探索初级阶段。2012年,教育部颁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创业教育开启广普式教育模式。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创业教育进入深化改革深水区。

话语作为一种语言传播手段,它是高校创业教育得以完成的实施载体和取得成效的主要影响因素。在高校创业教育进入深化改革的深水领域,它的话语体系构建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它需要完成哪些话语构建任务?在众多创业元素中哪些是关键元素?针对关键创业元素完成话语构建任务,创业教育需要采取哪些话语传播策略?这些问题都是高校创业教育话语构建工作中亟需解决的重要议题。

一、高校创业教育的话语构建任务

话语(Discourse)是意义、隐喻和象征体系的一个网络,它总是以意识形态的话语、实践的话语、权力的话语这三种形态共同构成话语传播框架。话语是被主观建构出来,“它所建构的、隐藏的无穷意义,总是被遍布于特定时空并且本身也经由不同话语而得以呈现的社会关系之结构所限定、所固定”[2]。

创业话语主要是创业过程中口头、书面语言及相关的非语言因素。[3]创业教育的话语体系主要聚焦于创业教育过程中口头传播、书面表达以及相关的符号、行为和思维等非语言因素,它既包括创业教育主体和客体之间就创业元素展开的口头交流以及路演答辩的陈述沟通,又包括商业计划书、项目推荐PPT、企业介绍宣传视频等文本介质所依托的书面语言阐述,还包括通过微信、QQ、微博、快手、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探讨创业知识的书面交际性言语。由此可见,话语贯穿于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始终,教育客体结合自身的认知水平和实践经验对创业教育的话语进行选择使用,形成自我的创业认知,指引创业实践活动。

话语分析大师费尔克拉夫认为话语分析可从三个向度上进行:关注文本语言分析的文本向度;说明文本生产过程和解释过程的话语实践向度;关注社会分析方面的社会实践向度。[4]话语特性决定它有突出构建性。[5]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詹姆斯·保罗·吉认为人通过语言交流以及行动、物体、技术等非语言符号系统,形成独特的思维评价、感觉和信仰,以期运用语言不断积极构建和重建我们的世界。他还认为人在说话或写作时总是同时建设或构建七个事物或七个现实区域,他将其称之为“七项构建任务”(seven building tasks),具體内涵为:(1)意义(significance)构建指赋予事物其语义,使其有意义或价值;(2)活动(activities)构建指确定和推动事物开展活动;(3)身份(identities)构建指赋予的某种角色或身份;(4)关系(relationships)构建指表达关系情况和建立什么关系;(5)立场与策略(politics)构建指传达对社会产品分配性质的看法;(6)联系(connections)构建指让事物发生联系或不联系;(7)符号系统与知识(sign system and knowledge)构建指符号系统与知识框架的形成与实践。[6]

就高校创业教育话语而言,这七项构建任务的内涵存在差异性,每项任务之间相辅相成融合呈现,但每个任务的相关话语构建侧重点不同。意义构建是通过话语阐释创业及其元素的意义价值;活动构建在创业活动中促使政校行企和师生等利益相关者参与其中获取各自利益;身份构建是确定创业教育过程的角色和身份,包括课堂教师、创业导师、投资人、项目评委、创业团队成员、竞争对手等角色定位;关系构建是作为个人或组织的教育主客体之间的合作、竞争、交流等社会关系;立场与策略构建是围绕创业项目所产生的想法和方法策略;联系是创业项目及其相关事务的相关性和不相关性;符号系统与知识构建是围绕创业知识和创业项目所形成的认知和价值观等知识体系。

二、基于Sahlman创业模型的四大关键创业元素的话语建构

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对创业过程和创业实践中的创业元素进行知识传播。有关创业元素的创业模型较多,主要有蒂蒙斯(Timmons)模型、盖特纳(Gartner)模型、威克姆(Wickham)模型、克里斯蒂安(Christian)模型和萨尔曼(Sahlman)模型。[7]相比而言,本文所选取的理论依据Sahlman创业模型扩大了创业要素外延,更全面和精准地涵盖了创业教育所涉及的创业元素,更符合创业教育的宗旨本质,对创业实践运营具有更广的指导意义。

Sahlman创业模型是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Sahlman于1996年在“Some Thoughts on Business Plans”中所陈述的经典创业模型(见图1)。[8]它认为,创业是由人和资源(people and resources)、机会(opportunity)、交易行为(deal)和环境(context)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过程。具体而言,“人和资源”主要是指创业者和创业资源直接或间接提供的经验、技能和知识等资源,包括资金提供者、产品供应商、经理、雇员、律师、会计师以及与创业项目或企业有着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其他人;“机会”是指创业机会以及期待的未来回报,表征为营利性、替代品、竞争者,包括企业有待开发的技术、市场以及创业过程中需要创业者投入资源的事务;“环境”指与创业项目紧密相关的但又不一定可控的因素,包括创业市场、利率水平、相关政策法规、宏观经济环境以及行业内的进入威胁等;“交易行为”主要是在团队建设、市场营销、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等环节中存在的创业项目或企业与资源提供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契约关系。Sahlman创业模型认为这四个要素中,环境更为重要,影响着其他三个创业要素,同时其他三个创业因素也反之影响环境,但创业要成功需要这四个要素之间的配称度,它们共同影响创业成效。[9]该模型延伸了创业要素外延,为创业过程研究开辟了新视野,更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结合高校创业教育语料实例和创业实践的话语框架,詹姆斯·保罗·吉的“七项建构任务”话语实践存在于高校创业教育的具体理论教学和创业活动之中,这让Sahlman创业模型可与创业话语的“七项构建任务”框架有机结合,产生基于四大关键创业元素的创业教育话语,建构起创业教育动态匹配性的话语传播体系。

(一)创业者和创业资源的话语构建

在Sahlman创业模型中,“人和资源”对应的创业话语为“创业者和创业资源”,指的是创业者以及利益相关者所拥有的经验、技能和知识,处于模型顶部位置。在高校创业教育中,创业者及其创业资源的身份复杂且动态变化,处于创意阶段的创业者及其创业资源还是处于假设萌芽之中,创业者需要通过自我叙事来实现自我身份构建与认同。[10]对于大学生的初创企业来说,创业者及其创业资源一般有着创始人、营销员、财务员、管理者等多重身份,不同的身份用不同话语表达,不同话语侧重建构不同身份,这对创业者在不同身份和话语模式之间灵活转换提出了要求。

高校创业教育主体可通过教学课堂或微信、QQ群等媒介引导创业者及其创业资源对比前后创业经历或整合横向纵向资源,开展经验总结式叙事促进身份逐渐被认同,也可运用校园众创空间或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等平台,对接创业资源,促进创业者及其创业资源通过话语互动找寻自我角色。

(二)创业机会的话语构建

创业是创业者识别、挖掘、把握创业机会的过程。[11]Sahlman认为,创业“机会”是需要投入资源的活动,包括亟待企业开发的技术和市场,以及创业过程中要投入资源的事物,它存在于盈利性、替代品和竞争者之中。[12]但高校学生往往难以发现和挖掘创业机會,创业教育开展机会识别的知识传播显得尤其有意义和价值,教育主体要将意义、活动、联系、立场与策略、符号系统与知识等创业教育话语建构起来传播给教育客体,创业者及其创业资源通过接收话语信息抓住创业机会,并转化成自我话语向利益相关者传达项目价值,将意义构建过程与利益相关者的心理认知过程联系起来[13],通过话语传达和接收意义来推动创业机会的价值阐释和被接受程度,逐步形成新企业的组织逻辑[14]。

同时,教育主客体在创业知识传播互动关系中直接或间接表达创业机会里所关涉的产品服务、创业实践活动、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等有关创业信息,双方不断重复地开展迭代性话语沟通,充分认识创业项目和创业活动所凸显的优势和创新点,产生创业机会的立场与策略,累积对创业项目的信心和坚守,逐步形成创业项目的声誉和品牌等相关的符号系统和知识,再反作用于创业者及其创业资源的理念和价值观的话语建构,促进创业项目螺旋式上升发展。

(三)创业交易行为的话语建构

Sahlman创业模型中的“交易行为”不是指产品服务的市场交易行为,它特指创业者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激励分配和风险共担。在该创业交易行为中,高校创业教育主体通过话语引导创业者及其创业资源完成意义、身份、关系、联系以及立场与策略等话语构建任务。创业者及其创业资源通过话语构建身份之时,已不可避免地同步进行关系和联系的建构。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创业计划书、合同协议等书面话语文本以及会谈、访问、口头交流等持续性言语互动,确定双方的股权配置、创业分红等利益分配,告知利益相关者所要承担的资金风险、技能风险、资源风险和管理风险等。

高校创业教育在创业交易行为环节的难点和重点是如何引导创业者寻求和发现创业资源和利益相关者以及与他们之间如何约定交易行为规则。针对这个难点重点问题,教育主客体可就某一个创业项目开展话语叙事程序和言语组合,通过特定的话语或故事或独特语言或路演表达,吸引和说服创业项目利益相关者形成一致价值观,进一步探讨双方的激励分配机制和共担创业风险的策略方法。

(四)创业环境的话语建构

“环境”是创业项目的外围因素,它主要包括技术、市场、政策、竞争压力、文化、成长机会、行业收益率、市场规模、行业结构、风险投资等环境因素,既有支持鼓励创业的有利环境也有消极抵制创业的不利环境,它们形成了创业行为和创业过程的外围环境。Sahlman创业模型认为“人和资源”“机会”“交易行为”三个要素均受到“环境”影响,它们以“环境”为核心相互调节,且对环境产生反作用。这将促使创业者根据环境变化适时调整创业项目的决策、行为和战略,提高创业项目的市场绩效。

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导致其他三大要素处于动态变化状态,高校创业教育也随之动态发展。因此,高校创业教育话语传播要适应动态环境,完成关系、活动、联系以及立场与策略等话语建构任务,引导教育客体运用有利于创业项目提高市场绩效的环境因素,实施恰当的创业战略加强创业环境每个要素的关系和联系,开展适当的创业活动,优化创业项目的立场与策略。当然,高校创业教育也要从环境敌对性的角度来阐释相关创业元素,教导客体不断加强学习和实践,更新符号系统和知识以适应环境,降低创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和消极性。

三、高校创业教育的话语传播策略

从话语传播角度来看,高校创业教育以话语的三种形态为本质属性,动态性匹配各种创业元素,以话语的表层沟通功能与深层逻辑功能为基础,达到创业教育目的。[15]从意识形态的话语、实践的话语和权力的话语三个角度审视高校创业教育话语传播,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存在着话语传播的主流意识形态模糊、说教式话语替代话语的实践属性、政府官方话语主导而高校话语权失落等问题。针对这些话语传播问题,本文尝试结合Sahlman创业模型和詹姆斯·保罗·吉的话语“七项构建任务”构建高校创业教育科学可行的话语传播模型(见图2),即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在创业应用场景下运用意识形态的话语、实践的话语和权力的话语三种形态,按照话语七项构建任务,对创业知识“人和资源”“机会”“交易行为”“环境”四大关键创业元素开展价值观引导、创业实践指导、话语主导权占领等话语传播活动,实现创业教育话语的表层沟通功能与深层逻辑功能,达到高校创业教育的宗旨和目标。

(一)引导高校创业教育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

《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快培养规模宏大、富有创新精神、勇于投身实践的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归根结底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以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为目标,这是教育的生命线。[16]可见,意识形态是创业教育的根本属性,把握创业教育的方向,彰显正面的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话语分析学者福勒认为,由于使用情境和使用目的受到不同程度制约,不同的语言体系或语言使用方法具有不同的意识形态意义。[17]费尔克拉夫认为,社会系统包含无数个“意识形态·话语结构”,它们是一个个独立的“语言社区”,无论是词汇意义、修辞隐喻、文本风格等均具有“自然化”意识形态的能力,且隐蔽性和权威性较高。

创业教育话语作为意识形态载体本质上是一种“关系”范畴,反映教育主客体的话语双方的“主体间性”关系。围绕话语的七项构建任务,高校创业教育需要指导和帮助“人和资源”在“环境”中建立起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意义”和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他们以社会需求和服务社会为“机会”,秉承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关心社会等原则开展“交易行为”,促进创业者及其利益相关者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活动”,建构起具有家国情怀的企业家“身份”,正视问题作出创业项目的“立场与策略”,确保创业活动中的“关系”“联系”和谐美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真正内化于心的“符号系统和认知”,促使高校创业教育的教育客体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内核和中坚力量。

高校创业教育客体还存在创业利益诉求、创业文化以及创业价值观的差异,这要求教育主體构建的主流意识形态话语除了需要建构宏大理论框架和实践体系外,还要形成高度统一和排他的话语体系,从指导思想、社会理想、精神动力和道德规范等方面开展分层教育和差异引导,促进创业教育的政治话语向日常生活话语转化,提高创业教育中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二)强化高校创业教育话语的实践性

费尔克拉夫融合了索绪尔的语言学观点和福柯的社会学观点,指出话语是一种社会实践层面的语言,它具有三个特征:一是语言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它与社会互为内在性的辩证关系;二是语言生产者和阐释者都需与内置于他们头脑中认知原型的“元资源”互动,包含语言知识、他们生活的自然和社会世界、价值观、观念、信念等等[18];三是语言的产生和阐释受到非语言性社会存在的制约,共同打造“元资源”,赋予其常识性对文本的生产和阐释产生影响。当然,对不同文本的解读有多种解读方式和内涵,对话主体之间需不断沟通和回应共同协商解决问题。[19]

目前,高校创业教育普遍使用说教式话语,话语风格刻板单一单向,导致教育客体从外界网络中寻求话语权建构,网络话语的去中心化和反权威性消解了原有教育优势话语,产生了泛娱乐性和碎片化等难以实践操作的思考方式。这要求高校创业教育要克服现有的话语方式,读懂教育客体的话语需求,将他们置于话语平等位置,强化话语的实践性,避免创业话语仅仅是对创业理论解读,话语表达上坚守学术话语向项目化的市场话语转换。由于创业教育不同一般的专业教育,创业实训实操是关键性组成部分,如果高校创业教育只是传统性完成创业理论知识教授而不付诸于实践,就如游泳课只教授游泳方法和技术而不下水一样。

按照詹姆斯·保罗·吉的话语“七项构建任务”和Sahlman创业模型,高校创业教育可引导教育客体将学术话语转向实践性的话语予以实训实操,让“人和资源”在充分调研分析“环境”的基础上,紧抓“时机”构建个人或者团队的创业项目,创始人要选择恰当言语提高沟通效果,说服“人和资源”认识创业项目的“意义”和价值,产生真实的“身份”,围绕创业项目开展实践性的“活动”,让创业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发生合作或竞争“关系”,在协商基础上形成创业项目的“立场和策略”等战略发展方向,在项目实践运营中实现“人和资源”的“交易行为”和“联系”,经过累积时间的运营实践,最终形成创业项目和创业教育的“符号系统和认知”,如此循环反复,得以完成高校创业教育的所有环节和话语程序。

值得注意的是,创业实践过程中的话语、话语行为和话语传播策略会随着创业项目实践运营和四大创业元素的动态匹配而发生变化,这种匹配关系和变化也会反作用于创业话语的表达行为和传播策略的形成和迭代,让原有静态化的创业教育话语与创业元素之间勾连成动态匹配的创业教育话语。

(三)建立高校对创业教育话语传播的主导权

高校创业教育诞生以来与国家政治体制和社会管理模式等权力形式有着天然联系,这有利于高校创业教育在短时间内已形成政校行企融合的生态圈并呈现蓬勃发展趋势,但在政府主导的背景下,创业教育中原本应处于主体位置的高校未免出现话语权式微甚至失语现象。

话语分析家福柯尤其重视话语和权力斗争之间的关系,“话语不仅仅是改变统治斗争或系统的东西,它还是这样的—斗争因为它、借助它而存在,话语就是要被夺取的权力”[20]。话语本身的权力是指处于权力优势地位的人或组织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参与者的限制,比如,话语内容说什么,参与者的社会关系是什么以及其主体是谁?费尔克拉夫将此规约看作是能体现出不同意识形态和权力斗争关系的“话语秩序”(orderofdiscourse)[21],社会组织或社会各阶层权力关系约束着话语是如何被构建的(structured),以及这些结构(structures)是怎样变化。美国传播学者约翰·菲斯克认为,意义的生产是一场话语的建构和阐释的抗争,它是在与社会大众的互动过程中产生的。[22]

自创新创业教育开展以来,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话语主体长期在“说”,但效果并不乐观,其主要原因在于政府在主导着创业教育话语权的历史与现实,导致高校在创业教育话语中尚处于萌芽或者失语状态。根据Sahlman创业模型的内涵和目标,高校创业教育若要成功输入这四大创业元素和创业知识板块的话语性符号系统与知识进入到教育客体,就需要在实施创业教育的政校行企等相关利益者之间争夺创业教育的话语传播主导权,高度统一和逐一执行创业教育话语的“七项构建任务”。

因此,高校创业教育要重新划定话语界限和权力界限,政府在做好政策指导、经费保障和协调统筹基础上可允许高校拥有更多自由选择的话语权力,引导高校围绕四大创业关键要素和创业知识板块开展教育话语性构建,逐渐提升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话语传播主导权,将话语构建七项任务高度融合起来,落地于真实市场环境和运作之中,形成高校创业教育独具特色的话语体系,深化创业教育的话语内涵及其外延意义的认知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达到创业教育目的,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职院校創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2.

[2]陈欣钢.我国医疗改革的媒介话语生产[D].上海:复旦大学,2012:35.

[3]张慧玉,程乐.创业叙事研究述评与展望[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7(3):40-50.

[4][20][21](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M].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02-105,49,105.

[5]CORNELISSEN J P,DURANDR,FISSPC,etal.Putting Communication Font and Center in Institutional Theory and Analysi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5,40(1):10-27.

[6]詹姆斯·保罗·吉.话语分析导论:理论与方法[M].杨炳钧,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11-14.

[7]葛宝山,王立志,姚梅芳,等.经典创业模型比较研究[J].管理现代化,2008(1):10-12.

[8]Sahlman WA.Some Thoughts on Business Plans:The Entrepreneurial Venture[M].NY HBS Publication,1999(4):696-705.

[9]Sahlman WA.Some Thoughts on Business Plans[M].Cambridge: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cation,1996(6):127-134.

[10]LOUNSBURYM,GLYNNMA.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Stories,Legitimacy,and the Acquisition of Resources[J].Strategic ManagementJournal,2001,22(6/7):545-564.

[11]SUDDABY R,BRUTONGD,SISX.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a Qualitative Lens:Insights on the Construction and/or Discovery of Entrepreneurial Opportunity[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15,30(1):1-10.

[12]董保宝,葛宝山.经典创业模型回顾与比较[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8(3):19-28.

[13]ZHONGC B,LOEWENSTEIN J,MURNIGHANJ K.Speaking the Same Language:The Cooperative Effects of Labeling in the Prisoners'Dilemma[J].Journal of Conflict Resolution,2007,51(3):431-456.

[14]OCASIO W,LOEWENSTEIN J,NIGAM A.How Streams of Communication Reproduce and Change Institutional Logics:The Role of Categories[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15,40(1):10-27.

[15]CORNELISSEN JP,WERNER MD.Putting Framing in Perspective:A Review of Framing and Frame Analysis across the Management and Organizational Literature[J].The Academy of Management Annals,2014,8(1):181-235.

[16]史巍.论“课程思政”实现协同育人的关键点位及有效落实[J].学术论坛,2018(4):168-173.

[17]于晓伟.从批评话语分析的角度分析中美媒体意识形态的差异[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08:89.

[18]熊伟.跨文化传播的话语偏见研究:批评性话语分析路径[D].武汉:武汉大学,2010:76.

[19]钟之静.高校网络公共事件的话语特征与建构路径[J].高教探索,2018(6):32.

[22]胡疆锋,陆道夫.文本、受众、体验—约翰·菲斯克媒介文化理论关键词解读[J].学术论坛,2009,32(3):79-84.

(责任编辑 钟嘉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