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

2020-08-13 07:21卢秀峰
高教探索 2020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政

卢秀峰

传统文化是饱含民族特质、历史风貌、文化风俗的集合,是有别于外来文化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最能够反映民族性格、民族情感、民族价值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而高校思政教育则是社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思想观念、政治立场、道德规范等方面教育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能够更好地对我国大学生进行思政教育,高校及教师可以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民族文化认同度高、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与方式促进思政教育创新发展。由王易编著的《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一书是中国人民大学有关中国传统美德创造性转化与发展的重要研究成果。该书突出强调了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中的作用与价值,并在肯定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相结合方案可行性的同时,探索分析了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与策略。就该书的研究意义而言,该书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创新变革结合起来,具体化地探讨了新的思政教育思路与方法,既有助于搭建起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底的思政教育内容体系,也有助于通过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探索并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与形式,切实促进思政教育的多元化发展。

从体例上看,该书共包括四个组成部分,汇总了近年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方面专业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以分课题探讨的方式逐步肯定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的可行性,总结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融合创新的具体思路与办法。其中,第一部分探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政教育资源,以思政教育为中心,向中国传统文化的“宝库”寻求有效教学资源,比如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品德养成论、性恶论、《为政忠告》、传统和谐思想等,力图将传统文化中的优质德育内容转化为适应于新时期的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价值观。第二部分探讨了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学科建设中发挥的作用与价值,讨论了我国思政教育的发展历史,对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论域、问题和趋向展开了论述,并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学科建设的理论与实践补充,健全了当下的思政教育学科体系。第三部分探讨了传统文化在思政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与价值,包括我国德育特色的培育、大学生个人的品德建设、思政教育课程中传统文化的渗透应用等。第四部分探讨了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价值引领之间的相关性,强调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社会思潮发展、时代价值凝炼之间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由此可见,传统文化在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学科建设、教学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价值引领等方面有着不可小视的重要作用。因此,高校应当重视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发展,做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工作。

首先,高校应当挖掘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与思政教育价值,汇总大有裨益的传统文化思政教育资源,让传统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道德规范、生活礼仪、价值取向、教育风俗等与高校思政教育的关键内容进行衔接,完成传统文化教育向思政教育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历经千年而不断发展,内涵丰富,广泛涉及了思想、道德、法律、文化、教育、科学、宗教、风俗等内容,能够为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思想体系建设提供丰富的内容资源。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需要仔细辨别、去粗取精,优胜劣汰,选择能够适应新时期思政教育需要,具有生命力的部分。

其次,高校应当切实发挥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学科建设、教学实践以及社会价值引领上的积极作用,让高校思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更加丰富化和多元化,并合理利用大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的普遍认同,激发大学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参与意识和学习兴趣。我国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丰富思政教育的内容资源,同时其理论框架、实践经验、社会价值观引领方针能够为当下高校思政教育的学科建设、教学实践、社会价值观引领提供有益的经验,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的科学化建设。

最后,高校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本土化中的重要作用,藉由传统文化的传播优势,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教育和传播,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科学实效性。马克思主义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其理论性较强,教学有效性长期不足。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及教师可以借助传统文化的民族教育优势,促进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创新融合,促进传统文化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发展与创新,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的发展进程,进而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总体质量与水平。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发展,也有助于高校思政教育中社会主义经典理论体系的中国化与本土化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改革创新,提高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当着力做好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工作。

[基金项目:201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机制研究”,编号19JDSZ3022;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学科共建项目“以文铸魂的理论与实践——艺术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入研究”,编号GD16XMK14]

(盧秀峰,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思政
我的价值观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