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题活动的小学四年级职业体验行动策略

2020-08-13 06:50叶健萍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7期
关键词:职业活动教师

叶健萍

如何让四年级的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开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培养职业兴趣,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经过一年的实践探究,我校探索出以活动主题为主线,以活动项目为抓手的“基于主题活动的小学四年级职业体验”行动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主题为线,项目体验

(一)把握契机,确立主题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发展需要出发,从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转化为活动主题。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主题活动能引发学生产生深刻的感悟,产生持久的影响。基于这两点认识,在新的学年里,我们让学生承担了管理学校“STEM创植園”的任务。在管理过程中,学生发现管理的岗位多样,如清洁工、种植员、记录员等,这些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体验各不相同,可能后期还会需要更多的岗位。借此契机,教师引导学生巧用学校的资源,开发了“益智种植乐园”主题活动,围绕活动主题,各小组确立了研究的课题。

(二)合作学习,职业体验

建构主义认为,在一定的情景下,学习者借助他人(包括老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合作学习、互动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习实效。基于学习者的心理,综合实践活动应以小组合作方式为主,以促进全体组员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增强学生间的情感交流、互帮互学为目的,开发学生潜能。为激发学生参与活动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主题活动的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小组研究的课题群策群力,策划活动项目。

1. 小小策划师:活动方案策划。

2. 小记者在行动:采访家长、门卫叔叔如何种植植物。

3. 我是小农夫:参与“STEM创植园”的植物种植活动。

4. 金牌设计师:设计种植盆。

5. 超级小商人:计算种植成本、体验出售成果活动。

在“小小策划师”项目活动中,学生围绕小组研究的主题,策划了多项体验项目。在活动中,学生充分体验到“策划师”在策划活动时需要调查、思考、设计、决策,既需要智慧,也需要合作。四年级的学生实践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引导,虽然几个小项目让他们足足讨论、交流了一节课的时间,但活动项目的创意、点子、设计充分发挥了小组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科整合,职业初探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升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在职业体验的项目活动中,学科整合,更能使学生感受、认识职业的内涵。在活动实施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整合学科开展职业体验活动,以获取最真切的感受,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玫瑰小分队”整合了音乐、美术、科学、语文、数学、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理清研究思路后,他们在开展“金牌设计师”的活动中,先了解玫瑰的植株大小,根据玫瑰的生长情况设计了种植盆,并在美术老师的指导下修改图纸。这项职业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设计师需要“文武双全”,既要知识丰富、表达力强,又要绘图能力高、想象力丰富,否则,就无法完成制作。

二、项目深化,强化认知

在《纲要》理念指导下,一方面持久开展活动项目,另一方面开发更多的职业体验活动,在项目活动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地发展,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在初步体验的基础上,经过中期汇报后,教师要根据出现的新问题引导各小组继续深化开展活动。如“我是小农夫”活动,学生在初步体验的活动中,只是体验浇水、拔草,对农民种植的工作,体验不深刻。因此,在中期汇报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化开展活动,分小组围绕研究对象播种、施肥、杀虫,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小组之间比较植物的生长状况,参加植物成果的售卖,如到市场售卖蔬菜,计算种植的成本、盈利等情况。通过活动的深化,学生更深刻体验到农民劳作的责任、价值,对这一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系列的项目深化活动,使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中提高了实践能力,获得了对职业生活的真切理解,初步培养了职业兴趣。

三、职业拓展,提升能力

《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设计应基于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设计长短期相结合的活动,使活动内容纵深发展,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拓展活动范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持续发展。基于这点,教师引导学生开发职业活动项目,课外拓展体验,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强化职业认知体验。

(一)开发项目,培养创新

社会的发展使职业推陈出新,常见的职业项目并不能完全吸引学生的兴趣。为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可与时俱进地开展“头脑风暴”,围绕活动主题,整合学科知识开发新的职业体验项目,使学生在活动中发挥特长,培养创新思维。

各小组在集思广益后,发现很多家庭喜欢种植观赏盆栽植物,除了花草外,还有新型蔬菜。可是有的人很忙,有的人不懂得种植,也许他们希望有人定期为他们的花草护理,这种职业美其名曰“家庭植物护理师”。有的小组认为,现在越来越多的楼顶被开发建设成园林,可能以后会产生一种新的职业“楼顶园林管理员”。

四年级的学生知识储备还不够多,想法比较天真,他们围绕活动主题,结合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创意想法也许不能实现,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通过活动的深化,提高了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对职业的认识:职业会推陈出新,人需要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课外拓展,提升能力

《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开放性、连续性的特点。基于这点,开展课外“学科整合的职业体验”活动项目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视自己成长的环境为学习场所,在与家庭、学校、社区的持续互动中,不断拓展活动时空和活动内容,发展个性特长和实践能力。

如在开展“小记者在行动”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户外采访,在采访中了解、学习植物的种植方法、病虫除害技巧的同时,加深对记者的认识,体验到记者工作的艰辛。在“超级小商人”项目活动中,学生参与了种植成本的计算,了解了商人的工作流程,从而认识到挣钱的不易。在“最美小厨师”项目活动中,学生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蔬菜烹饪、水果加工等美食制作,提高了生活自理能力。

学生参与课外职业体验活动的拓展,个性特长、实践能力不断获得发展。有的学生在“金牌设计师”的活动中提升了设计技能后,还积极参加“好作业”的活动。

综上所述,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主题活动,以主题为线,项目为抓手,在活动中引导小学生进行职业体验,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初步获得对职业生活的理解,培养了职业兴趣,使学生形成了正确的劳动观念和人生志向,为培养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夯实了基础。

猜你喜欢
职业活动教师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最美教师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职业写作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