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里的寻人启事

2020-08-13 06:50谢树亮
广东教育·综合 2020年7期
关键词:背影命名美的

谢树亮

去年10月份的一个清晨,一个长5米、宽3米的巨型广告板竖立在教学楼前,板上贴着一张电脑喷画(放大的照片),照片中央是几个学生的背影,其中一名男生的背影被圈了出来。在照片下方,配有一段文字注解:

寻人启事

昨日,教学楼前的地面上有一个小塑料盒。几位同学经过此处,红圈所指的这位同学主动弯腰捡起塑料盒,并将盒子投进了垃圾桶。

在此请全校师生帮忙寻找这位同学,如有线索,请马上联系学生中心谢老师,同时,也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这幅照片命名。

巨型的广告板吸引了许多学生驻足观看,一直到上课铃声响起,学生都在热切讨论照片中的主人公,校园里掀起了寻人的热潮。每到课间,都有学生前来提供线索。还有学生针对照片的命名发起了投票,最终,“李中最美背影”在众多备选中脱颖而出。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收获了什么,德育工作者获得了什么?深思在继续,行动不停止。

一周后的升旗仪式上,我郑重地宣布,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成功地找到了背影的主人公。他就是来自高二(11)班的小W。在热烈的掌声中,我向小W表達感谢,正是他这一细微的举动,让我们的校园能保持美丽,并请他上台接受我们的感谢,送给他命名为“最美背影”的广告板图片,上面有命名同学和我的签名。

仪式结束了,把校园的故事做出来、写出来,延续下去,会怎样?看着台下学生专注的目光,我话锋一转:“我们的校园很美,我们身边有许多像小W一样的同学,积极打造美丽、守护美丽。只要我们留心,就一定能发现更多美好的故事。请您守护美丽校园,发现美丽,命名美丽。”

活动不一定要规模宏大,也可创新而独特。为此,我率先在班上推行“寻人启事”转化而来的“寻美启事”墙。学生可以将不经意间发现的美记录下来,通过“寻人”的方式,找到“最美创造者”。比如上课铃响时,我来到课室,第一眼就看到了整洁的讲台和干净的黑板,于是在课后,我用便笺纸写下了“寻美启事”:

寻美启事

我发现今天上课前,讲台和黑板都被收拾得很干净,请大家踊跃提供线索,帮老师找到打扫的同学。

启事一经发出,班里的同学一个个都化身“神探”。第二天,我就在纸上看到了学生们提供的线索。“昨天小A值日,是他负责打扫讲台卫生的。”“是小A,我课间看到他很认真地在擦黑板。”于是,在第二天上课之前,我对小A表示了感谢:“是你的努力,让老师在课前有了一份好心情。”

在我的带动下,发布“寻人启事”到“寻美启事”等系列化活动,颇受学生欢迎。学生自发利用课余时间,在特定区域发布“寻人启事”“寻美启事”“寻学启事”“寻爱启事”“寻正启事”等,内容丰富多样:“窗台上原本快要枯死的绿植又活了,是谁在默默地给绿植浇水呢?”“我弄丢了的饭卡找到了,是哪位同学放到我桌上的?”寻人启事发出后,很快就找到了事件的主人公。活动中把班会课上学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念也融合进去,学生之间互相表达感谢,不少同学因此而成了朋友。活动培养人,弘扬了正能量,也书写了校园美好故事。

跳出德育工作僵化保守的思维,批评加处罚、教育加帮助的模式要变化。适应学生成长的需要,寻找合适的方法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化大道为可行的措施方法,这将更有效。“寻人启事”试图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告诉学生——榜样就在身边。“寻人”实际上是“发现美好——记录美好——感恩美好”的过程,这种富有仪式感的教育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清晰的道德认知,在认同和发现美的过程中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使德育成效深入学生内心。而“寻人启事”转化为“寻美”等系列,引导学生发现美的同学、美的事物,促进他们自我发现、自我成长,激励他们成为更美好的人。

猜你喜欢
背影命名美的
两个背影
背影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背影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山里的背影
河鲀命名小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