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及其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分析

2020-08-13 07:15葛校枫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0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丁苯酞他汀类药物

葛校枫

【摘要】 目的 观察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49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 实验组患者实施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 结果 治疗后,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11.07±2.06)分低于对照组的(14.86±3.17)分, Barthel指数(14.42±1.87)分高于对照组的(11.77±1.22)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5.51%;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 提升临床疗效, 效果理想。

【关键词】 丁苯酞;他汀类药物;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0.047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statins in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its influence on nerve function. Methods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ith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by random numerical table, 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by statins,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by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statin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 score and Barthel index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NIHSS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as low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nd Barthel index was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treatment. After treatment, NIHSS score (11.07±2.06) points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4.86±3.17) points, Barthel index (14.42±1.87) poi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11.77±1.22) point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3.88%, which was 75.51%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butylphthalide combined with statin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neurological score,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and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patients, and the effect is ideal.

【Key words】 Butylphthalide; Statins;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Nerve function

由于腦部血循环障碍造成的缺氧、缺血, 所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性坏死, 称为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通常会有明显的征兆, 如突发头晕、口齿不清、口角歪斜, 身体局部麻木, 乏力、行走不稳等, 这些症状可维持几分钟至数小时, 但由于患者对该疾病缺乏认知, 不能及时进行治疗[1, 2]。尽管溶栓及血管内治疗目前仍是脑梗死的一线治疗方式, 但由于许多患者症状较轻, 不能引起患者及家属的关注, 错过了溶栓时间窗, 因此通过抗血小板、抗凝、降纤、改善微循环、活血化瘀等治疗改善局部缺血区域的血液流变学, 由此改善局部脑灌注[3]。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特点为易反复发作且病死率较高, 因此无论采取何种治疗手段其幸存者普遍存在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基于此, 本文以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进行治疗, 以此探讨临床疗效,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 各49例。对照组男31例, 女18例;年龄37~76岁, 平均年龄(54.9±14.2)岁。实验组男30例, 女19例;年龄36~78岁, 平均年龄(55.3±1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病情较稳定, 且均未伴有心脏、肝脏及肾脏等疾病;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检查出脑出血;符合介入手术指征与指标;其他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精神障碍、意识障碍患者;严重其他心脑血管疾病;近6个月内使用过类似药物。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基础治疗, 即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口服。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实施他汀类药物治疗, 瑞舒伐他汀钙[阿斯利康药业(中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J20170008, 规格:10 mg×28片]10 mg/次, 1次/d。实验组患者实施丁苯酞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 他汀类药物同对照组;丁苯酞胶囊(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50299, 规格:0.1 g/粒)0.2 g/次, 1次/d空腹口服。两组均治疗3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3. 1 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 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进行评定, 包括日常生活的10个项目, 20分为满分, 评分越高说明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 3. 2 治疗前后NIHSS评分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采用NIHSS进行评定, 总分0~42分, 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受损越严重;正常或近乎正常为0~1分;轻度/小卒中为2~4分;中度为5~15分;中-重度为16~20分;重度为21~42分。

1. 3. 3 治疗效果 疗效判定标准:NIHSS评分减少≥80%, Barthel指数增加≥50%, 无明显后遗症为治愈;NIHSS评分减少范围60%~80%, Barthel指数增加30%~49%, 轻微后遗症但不影响正常生活为显效;NIHSS评分减少范围20%~60%, Barthel指数增加15%~29%, 轻微后遗症对正常生活存在影响, 但影响较小为有效;除外以上情况为无效[4]。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前,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及Barthel指数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 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 且实验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脑血管病主要是由于颈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所致, 常发生于中老年人群体中。随着老龄化现象的不断加剧,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也随之上升。其症状多变, 主要以失语、肢体瘫痪、感觉功能障碍和视力下降等,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若未能及时得到有效的救治, 患者生命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而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不明显, 且有些症状可能会减轻甚至消失, 因此早期未得到充分的重视。而这种因早期临床表现不明显或者未予重视, 错过最佳溶栓治疗时间的患者无法在疾病早期接受正规治疗, 只在中后期接受抗凝、营养神经等治疗, 疗效尚可, 多能较好的控制疾病, 但无法彻底解决疾病遗留问题, 即多遗留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造成肢体活动不灵, 进而影响日常生活能力。瑞舒伐他汀钙为新型他汀类药物, 是降脂和减轻人体动脉粥样硬化首选药物, 降低机体内血脂水平迅速, 能抑制血管内皮炎性反应, 保护受损血管内皮功能, 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常联合使用的药物。但缺血性脑血管患者是中枢神经受损类型, 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 在修复受损神经元方面无显著疗效, 导致该药物应用受到限制。近年来, 研究者发现[5], 有效侧支循环的开放和建立可以减少梗死灶容积、稳定梗死区脑血流量、改善缺血后脑组织损伤、缓解血管再灌注损害、降低梗死后出血风险。

丁苯酞是人工合成的消旋体, 不但可以降低血清血脂水平、抗血小板聚集、清除自由基, 保护人体线粒体功能, 还可以降低炎症反应, 改善脑缺血区的微循环, 改善其血流灌注, 提高患者脑缺血耐受度, 保护缺血性脑血管患者受损的神经元, 从而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6]。本研究结果证明采取丁苯酞联合他汀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其效果明显的优于仅采取他汀类药物单独治疗。本次研究结果与李霜梅等[6]研究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 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采用丁苯酞聯合他汀类药物进行治疗, 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日常生活能力, 提升临床疗效, 效果理想。

参考文献

[1] 王建峰, 张晨红, 王婉. 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和治疗后疗效观察. 陕西医学杂志, 2017, 46(12):1765-1766.

[2] 吕莹. 他汀类药物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7, 14(1):101-103.

[3] 彭守仙, 郭红, 都鑫, 等. 丁苯酞联合神经节苷酯注射液对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价值. 当代医学, 2016, 22(1):136-137.

[4] Sun GX. Effect of fluvastatin combined with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 o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6, 39(4):343-347.

[5] Wu Xing, Wang Yi, Fang QJ, et al. Therapeutic effect of butylphthalide soft capsule on acute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Journal of Ningxia Medical University, 2017, 39 (5):576-578.

[6] 李霜梅, 蔡娟, 石小晶, 等.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脑梗死的疗效及其对患者侧支循环建立的影响. 海南医学, 2016, 7(17):2753-2755.

[收稿日期:2020-04-23]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血管病丁苯酞他汀类药物
丁苯酞联合奥拉西坦治疗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部血管超声特点分析
丁苯酞治疗神经系统变性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观察
丁苯酞治疗症状性颅内脑动脉狭窄的疗效观察
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PCI干预患者血脂及心血管事件风险的影响
尤瑞克林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