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文学作品《动动》中出现的民俗节日

2020-08-13 11:40胡珊珊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1期
关键词:动动文学作品

摘  要:自古以来文学和文化就是密不可分的,文学也是文化的一部分,许多文学作品中也包含着多种多样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依存于人们的生活和感情而产生的一种可以体现出民族精神和性格的文化。民俗节日就是其中之一。 本文以韩国文学作品《动动》为例,探究该文学作品中的民俗节日。

关键词:《动动》;民俗节日;文学作品

作者简介:胡珊珊(1995-),女,满族,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2018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亚非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1--02

1.作品简介

《动动》从高丽时期开始以口传的形式到朝鲜时期以韩文的形式被记录在<乐学轨范>中。《动动》的曲名取自副歌‘?? ?? ??。正如李翊说的,“动动”应该是模仿鼓声的“咚咚”。《动动》在<世宗实录卷126>中一直被记录为宫廷宴会歌舞的曲子,直到1449年10月被改为‘牙拍记录在<乐学轨范>中。因为它是一边两手拍着象牙做的小型葫芦一边跳舞,所以被改为‘牙拍。因为原来的名字是在歌词里起的,所以‘牙拍的名字也是在那个句中起的。根据<高丽史>‘乐记中记载,歌曲中多次称赞了名为“动动”的游戏,但并没有记录歌词。而歌词则被记录在<乐学轨范卷五>中。歌曲共十三章,初章为序词,剩余十二章则是从正月到十二月以‘月令体的形式描写了男女之间的爱情。高丽.朝鲜时期经常在宫廷中演唱,特别是在年中傩礼后伴着特殊的舞蹈,这类舞蹈被称为‘牙拍舞。还有在大年三十为了驱鬼而进行的傩礼后,用做在处容之喜中和郑瓜亭等一起跳动动舞时的曲子。但在中宗时和井邑词一起被处理为男女相悦之词。

2.作品分析

序词:祈求德和福。出自<高丽史>‘乐记中的“茶游颂道知事”,是指向君的颂道。这是的君是指像君王一样有功德的人。

正月令—孤独:孤独和恋慕。以正月令歌唱女子的孤独和对君的思念。正月的溪水要融化表达了想要自己的心融化和没有融化感情的人孤独的生活着的双重意义。

二月令—颂祝:灯火象征着君。在燃灯节高高的灯火中好像看到了受万人敬仰的君的影子。

三月令—颂祝:花象征着君。在花开的三月,那里也有君美丽的身影。在晚春盛开的金达莱的花丛中似乎也看到了君的身影。

四月令—悲悯:对找不到的君的思念。虽然黄莺依旧到来,但是您却忘记了我。空中挣扎着带有女人怨恨和哀叹的风筝。

五月令—颂道:为君奉献自己的热诚。端午节早晨吃的药是有着千年习俗的。这天依旧没有君的身影只能独自思念着君吃着药。

六月令—哀怜:像梳子一样的身世。感嘆着六月留头节在悬崖边抛下梳子般的身世。

七月令—恋慕:对还没来的君的想念。歌颂了七月十五中天节,当摆好所有的食物和水果的时候,希望和君一起生活的哀切愿望。

八月令—恋慕:中秋的凄凉和对君的思念。八月十五是一年之中最快乐的节日之一,中秋时节把辛勤耕耘的谷物和丰盛的水果天神于祖先。但是有了相爱的人,才会成为真正的中秋佳节,而我却独自一人感受孤独和对君的思念。

九月令—寂寞:冷冷清清的重阳节。重阳节有做黄花煎的习俗,黄花煎的材料菊花开了满屋,但是没有君的茅草屋显得更加的冷清。这是一首在寂静中藏着孤独和遗憾的歌。

十月令—爱恋:自己被抛弃的身世。10月山上的菩提树开了,除了摘上面的红果吃,谁的视线也不会停留在上面,歌唱着缠结在一起的爱怜。

十一月令—悲悯:独睡的冬夜。11月寒冷的冬夜,想到地板上的封堂上盖着一件单衫躺着的君不禁泪流满面,想到独自生活的自己的情况感受到窒息的悲哀。

十二月令—失恋:命运的悲叹。摆好像贵客一样的祭祀桌,整齐地摆好筷子让君用,没想到被意想不到的别人拿来用了。这是歌颂无法实现的爱情,嫁给意想不到的人的悲悯主人公--“我的身世”的最后一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这首歌的歌词共包含六个民俗节日。二月的燃灯会、五月的端午节、六月的留头节、七月的百种、八月的中秋节、九月的重阳节。

第一是二月的燃灯会,在‘?? ??? ?! (? ??) ?? ? ?? ???.的句子中间接的描写了二月的燃灯会。燃灯会以八冠戏为始,在新罗真兴王三十三年(A.D.572),为求阵亡士兵的冥福,在外室施八冠戏,说明八冠戏在新罗时代就有了,复活节的礼花八冠希在高丽初期作为国家活动被制度化的记录,但是在高丽时代作为年中活动是在每年的11月15日举行的,因此多少有些时间上的距离感,一定要把灯光的比喻性媒体看做八冠希的岁时风俗,也显得有些牵强。

第二是五月的端午节。‘?? ??(??)? ?! ??? ?? ?? ? ?? ?? ?? ???? ?????.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其中的民俗节日和端午节时的习俗。端午节被称为数理节,天中节,中五节等等,纯韩文叫数理节。以阳气最盛的日子作为天中佳节,是一个盛大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习惯用煮菖蒲的水洗头,头发就会油光发亮也不会掉落,所以有缠头的习俗还要制作驱赶恶鬼的符咒,还有做端午扇子,送枣树出嫁的习俗等各种习俗和游戏。把端午节与《动动》联系在一起时,最重要的是吃益母草和艾草的习俗。

第三是六月的留头节。留头节出自句子‘?? ??(???)? ?! ?? ?? ?? ? ???.<高丽史>中记载:俞月炳和宦官崔东修在等待的方金寺洗头喝水。由于国家的风俗,这个月15日用同族的流水洗头去液,聚在一起喝水,所以称留头。可见在当时也存在留头节的习俗。《动动》中和留头节联系在一起的是把自己在留头节时的处境比喻成被扔在悬崖上的梳子,可见此时女主人公的心情是无助、孤独与无奈的。

第四是七月的百种。百种出自‘?? ??(??)? ?! ??? ?? ?? ?? ?? ?? ???? ?? ????.百种有备齐百种谷的说法。民间有有一种说法认为,7月份完成稻田和旱田锄头的农民们洗完锄头后,脚后跟就会变白,被称为“百种”,也有说法认为乌兰盆会时百花果是供奉佛祖时产生的。特别是在举办乌兰盆会时“百种日”又被称为“亡魂日”,要在家里的祠堂中献上各种水果和食物祭祀已经逝去的人的灵魂。《动动》中与百种联系在一起的是:当女主人公在百种时摆好水果和食物时,自己思念的人不能陪在她的身邊和她一起祭祀祖先。体现了女主在这个时候的孤独和对君的思念。

第五是八月的中秋节。中秋出自‘?? ??? ?! ???????? ?? ??? ???? ??? ?????.和端午一样是对民族来说重大的三大节日之一。中秋节这个词出自<礼记>中的“早春日中秋月”,中秋节是分为初秋,中秋,终秋,8月因入其中而得名中秋节。中秋节,人们早早起床,换上中秋服装,准备用新粮酿造的酒,松糕和各种新水果,祭祀祖先。特别是中秋节那天,年轻小伙子们一边打农乐一边吃着月食,姑娘们垂下包带,伴着响亮的声音,围成一圈跳着强羌水越来体现着人们追逐秋天戏剧性万无一失的死亡和再生的原型象征的意义。《动动》中与中秋节联系在一起的是:中秋佳节本是一家团圆的日子,这样的日子只有和爱的人一起度过才是快乐的,但是女主人公此时却只能自己一个人在这样一个快乐的节日孤独地度过。在其他人团圆快乐的对比下更显女主人公的孤独。

最后是九月的重阳节。重阳节出自‘?? ??(???)? ?! ??? ?? ??? ?? ? ?? ?? ??? ?????.九月重阳节是奇数九重叠的日子,九月是菊花盛开的时期,所以又称菊月或菊秋。这个时候大雁南飞再也没有大雁的影子,蛇和青蛙也开始冬眠。在高丽朝做菊花煎也是九大习俗之一,这天要做特殊的模具,闽江做菊花煎吃,赏红叶。菊花也可入药,菊花入药被记录在“香药集成方”和“同位保甲”上。可作为药用的菊花是甘菊花。甘菊花的植株下的积水叫菊花水。长期服用此水,面色会变好,还可以延缓衰老,被认为是带来长生不老的灵性植物,现仍广泛用作药用及香料。《动动》中与重阳节联系在一起的是:女主人公做好菊花煎却无心爱的人可以一起分享,此时冷清的茅草屋愈加凄凉萧瑟。

3.结论

《动动》中出现的民俗节日一共有六个。笔者认为,理解这六种岁时风俗,可以很好地理解作品的中心思想和意义。因为理解这些风俗可以很好地看出主人公的热诚。而《动动》中出现的民俗节日提供了决定性的两个原型象征。一是以没有风俗的春天(一月、二月、三月)和秋天(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作为观念上的时间来分析,把风俗活跃的夏天(四月、五月、六月)和秋天(七月、八月、九月)作为现实时间来分析;另一种是从内容上讲,风俗所表示的两种象征并不是分离的。两种不可分离的象征不是让《动动》停留在俗的时间里面,而是用‘圣的时间还原抒情的自我生成原型时间。原型时间是把直线时间上的瞬间象征为作为永恒时间的再生的原型。《动动》中诞生和消失的原型创造是为了再生而消失,蕴含着新生的意义;女主人公不是将自己的消亡视为完全的消灭,而是确信这是为了再生而进行的消灭。

从四月开始等待不在的君的我,在五月端午节的时候明确地表明了等待君的理由,通过怀孕的女人吃的药间接的揭示了我等待君的事实。还有六月的留头节、七月的百种、八月的中秋和九月的重阳节都歌颂了为了比离开的人更加珍贵的新生命的种子而必须忍受无数孤独和痛苦的现实的自己。在春天的一月冰雪创造了世界之后,象征着一个人生下来就要独自生活的人的有限的身体与整个世界相比构成了永恒和瞬间的原型。2月和3月分别将被喻为灯火和金达莱花的男女的存在以永恒性和有限性对立,歌颂着自然和人的诞生。冬天的十月、十一月通过树的比喻,象征着精神上和肉体上的消亡,所有这些消亡都作为在12月重生的确信让自我在观念的时间中消解。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四季的岁时风俗来理解这部作品。

参考文献:

[1]<乐学轨范>[M].原版影印复印版.1973.

[2]<高丽史>[M].亚洲文化社.1990.

[3]<端午>[J].『岁时风俗』.韩国文化保护财团.2000.

[4]<中秋>[J].『岁时风俗』.韩国文化保护财团.2000.

[5]<百种>[J].『岁时风俗』.韩国文化保护财团.2000.

猜你喜欢
动动文学作品
身体动动,头脑动动,你准备好了吗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动动小手和小脑
自制笔筒
初探文学作品诵读中意蕴表达构建路径
商业精神在唐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动动小脑筋
图形变变变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