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下农村小学语文实施前置性学习探讨

2020-08-13 07:15陈兵兵
家长·中 2020年7期
关键词:前置性学习生本教育问题与对策

陈兵兵

【摘要】前置性学习是“生本教育”理念的重要表现方式,本文旨在基于“生本教育”理念去探究适合我班的语文前置性学习的有效对策,即探究如何设计出有效的,即符合我班现阶段学情的前置性作业;如何让学生的前置性学习过程更有效率;学生前置性学习的情况如何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作用。

【关键词】生本教育;前置性学习;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0)20-0112-03

生本教育理念指的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的,为学生学习而设计的教育”,一切为了学生,为学生着想,尊重学生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方式、一种教学理念。而“前置性学习”的设计是生本教育步人成功的关键项,前置性学习看表面意思理解会是课堂前的预习,但它并不是课堂前的预习,它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上帮助学生拓展教学内容,使其更具有科学性和趣味性。前置性学习不但能够使学生在课题上打下一定的基础,还能使学生培养起来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那么如何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设计出适合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下面我们来谈谈几点做法。

一、班级前置性学习存在的问题

2018年我接手的四(3)班是一个薄弱班级,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可想而知。第一学期,仅有一半学生能主动预习新课:标自然段、圈画生字,给生字组词、写音序和偏旁。能主动预习的同学中又有一大半仅仅是为了预习而预习,所以课堂效率总是很低,教学质量亦是不容乐观。第二学期,我根据我班学生基础差、习惯差的实际情况,依据新课内容为他们量身定制统一的“预习单”,坚持了一个学期后,学生基本都养成了主动预习、认真完成预习单的习惯,课堂效率也有较大提高。但是进入五年级,我再去审视原来的预习单,发现在习In基本养成的前提下,这份“统一预习单”似乎已经无法发挥更大的效用。不仅如此,它还有很多弊端:首先,学习能力较高的同学因为被强制戴上“预习单”的枷锁而丧失了很多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望着对他们而言高高在上的“预习单”,产生欲达却达不成的恐惧等。

这些仅是我的观察与推测,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我在班上开展了《五(3)班语文课前预习现状调查》,根据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来看,我班语文的课前预习现状存在以下三大问题:

1.前置性学习单缺乏有效设计

在完成预习作业的时间上,有39%的学生15分钟左右就能完成,12.5%的学生需要一个小时才能完成。这说明学生之间的能力差异还是蛮大的。在征询学生对“预习单”的意见和建议时,有2名学生提到“删除‘我会写环节,因为看看就会了”;有5名學生提到“题目太简单,做起来有些无聊,希望增加题目难度”;有3名学生提到“希望多一些探究性的题目”。也就是说“预习单”根本满足不了这部分学生对课文的探究欲望。

2.前置性学习过程缺少有效监督

农村小学的显著特点是大多数1L童为留守儿童,因此多数孩子在家学习得不到家长的监督与帮助。根据我班的调查显示,43.9%的学生表示在预习的过程中,家长从来没有给予监督或指导;46.3%的学生表示家长偶尔会关注;仅有9.8%家长经常关注孩子的预习情况。大部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缺少父母陪伴的,这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或多或少都是有影响的,更别奢望家长能在孩子的前置性学习过程中发挥监督作用了,况且教师又无法在此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因此无法保证前置性学习的有效性。

3.前置性学习与课堂学习缺失有效联结

在征询学生对“预习单”的意见和建议时,有3名学生提出“希望能在课堂上将自己的预习收获与小组成员或全班同学进行分享交流”,有2名学生提出“希望老师能对我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些反映出“课前预习”与“课堂学习”之间缺失有效联结,学生的预习情况得不到有效反馈,会逐步让学生丧失预习兴趣。

如何根据不同能力学生的学习需求,设计出更有效的前置性作业呢?农村孩子多为留守儿童,前置性学习的过程如何操作才会更有效呢?前置性学习的情况如何在课堂上进行有效反馈呢?

二、“生本教育”理念下前置性学习的对策

(一)设计有效的前置作业

1.由“纯纸质预习单”升级为“学习单+UMU平台”模式

传统的预习单更像做练习题,白纸黑字地发号施令,比较枯燥。另外像“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要求设计,其实是比较鸡肋的,因为根本没法有效检测学生是否完成了这项作业,事实也证明,像“读、看”这种无法显性反馈的作业,学生大多不会认真去做。于是,我引进了"UMU"学习平台,UMU平台、二维码的恰当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提供了学习支撑,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实现生生、师生的互动与互评。例如,我会事先将自己的课文朗读录音上传至"UMU"平台,学生在朗读课文中遇到任何字音问题都可以通过聆听教师的范读来解决,并且还要将自己的朗读录音上传到相应的作业平台。有了这样的反馈渠道,“朗读课文”的作业就不会流于形式了。

2.学习单内容的设计由“一视同仁”转变为关注“能力分层”

传统的预习单没有关注到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此我在改进学习单时,根据学生的能力层级将五项内容划分为:A级,B级、C级。学习困难生达到A级:我会读+我会写;学习中等生达到B级:我理解;学习优秀生达到C级:我拓展+我探究。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加上UMU平台的辅助,能顺利地逐层展开学习,尽量走实每一步,以获得学习自信,人人学有所得。

3.增设“评价”与“困惑”版块

传统预习单完成仅是学生的被动学习过程,不利于学生兴趣的调动和习惯的养成。因此我在学习单中增设了“评价”版块,“家长评,,意在弓起农村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重视,引导他们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来,不要求他们能为孩子提供专业性指导,关键在于传递给学生“家长重视我的学习”的正向心理暗示。“伙伴评”其实才是对学生的前置性学习展开实时监督的关键所在,具体如何操作在下文详述。除了评价,稍王增设了“困惑与建议,,版块,意在凸显学生的主人翁地位,我一直给学生灌输这样的理念:老师不是神,老师给的东西不是完美的,如果你能为老师提出意见或建议,那你就是真的很了不起!学习单是为他们设计的,他们是最有发言权的人,新版学习单本就是采纳了大家的意见进行修汀的,学生肯定会比以前更加重视,那么为了能够提出新的建议,他们肯定会认真对待学习单,在这样的良胜循环下,我们的学习单肯定会越来越好。

(二)展开有效的过程监督

在农村,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是不现实的。可除了家长,还有谁能对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呢?UMU平台能够解决这一难题,帮助我们实现实时监督。但是,若由教师一人对班上所有学生展开实时监督,工作量太大了!因此,我反复思考、权衡之下,采取的是“生生互查,教师抽查”的方式。

首先,赋予每名学生“监督”与“被监督”的职责,通过“监督链”将41个个体串联起来。为每名学生准备一本“监察记载簿”,检察人员只要检查两项“朗读+听写”,尤其是在听朗读录音的过程中,在“记载簿”上要详细记载读错之处,并第二天一早找到被检查人员,向他反馈检查情况,帮他纠正错误读音。教师每天批阅“记载簿”,以了解作业的完成情况,在批阅过程中在UMU平台随机抽查一些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以防浑水摸鱼。之后将“记载簿”打乱下发,进行新一轮的作业监察。

(三)进行有效的课堂联结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为了使前置性学习更为有效,我尽可能更新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促进同伴交流,实现前置性学习的有效反馈。

1.小组建设——夯实合作交流的基础

为更大程度上给每个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我基于学生学情,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着力抓好小组建设,组织好两个交流:(1)基于前置性学习的小组交流。将学生按异质搭配分組,由A到C的顺序逐个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预习成果。(2)课堂上的集体探究活动。教师根据交流的情况予以点拨提升,启迪学生进行自主总结与归纳,将品词析句、朗读感悟、积累言语、语感训练等融为一体。

2.交流反馈——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学生在前置性学习中获得的收获生成了课堂学习提升的宝贵资源,应为他们搭建尽情展示的舞台,让获得成功的体验激起他们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在学习单的C级任务里,有“我探究”环节,这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的探究版块,例如在《祖父的园子》一课中,我设计的探究话题是“了解萧红的生平,你对萧红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或情感是否有什么新的看法?”这些问题不强求A级、B级学生探究,如果C级学生只默默探索却不给他们展示的机会,时间一长也不会潜心探索了。因此在课堂上总要找合适的机会,让他们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品尝到成功的乐趣。

三、总结与反思

有效的前置性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课堂学习内容,还能让学生在前置性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锻炼自己的语文思维。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效的前置性作业,展开有效的过程监督,并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联结,最大程度地发挥前置性学习的效用,这样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熊淑琴.基于新课标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预习有效性模式探析[J].考试周刊,2017(70).

[2]张兴文.寻找“教”与“学”的契合点——浅析小学语文预习后课堂的教学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7).

[3]张慧君.重视预习环节,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上一层楼[J].课外语文,2017(7).

[4]陈艳茹.浅谈生本教育下小学语文第二学段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J].中华少年,2016(13).

[5]谭秀媛.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有效性研究文献综述[J].教学纵横,2017(7).

[6]李玲.小学语文前置作业设计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5.

(责编 翁春梅)

猜你喜欢
前置性学习生本教育问题与对策
浅谈小学语文前置性学习设计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数学单元感受小研究设计的思考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
信息化条件下职校语文前置学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