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20-08-13 11:20朱会真
健康之友 2020年5期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气管切开护理对策

朱会真

【关键词】护理对策;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5-023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auses and nursing measures of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after tracheotomy. Methods a total of 50 patients with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who received tracheo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March 2019 were analyzed, and corresponding nursing interventions were implemented. Results among the 50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racheotomy, 35 patients had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the infection probability was 70.00%. The infection was closely related to invasive operation, critical condition and long-term catheterization. In addition, unreasonable use of antibiotics may lead to higher infection rate. Conclusion it is possible to prevent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by establishing the awareness of infection prevention, strict management of ventilator and rational use of antibiotics.

【Key words】 nursing strategy; Tracheotomy; low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气管切开置管是呼吸道梗阻解除、辅助呼吸、确保呼吸道畅通、呼吸道分泌物清除的主要方法。因为ICU患者长时间昏迷,呼吸道内部通常伴有许多分泌物,为了保证呼吸道畅通,需要及时将呼吸道内部分泌物清除,促进血氧饱和度提高[1]。基于此,本文针对气管切开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原因和护理对策进行综合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本研究50例气管切开患者均为2018年4月-2019年3月本院接收者,其中男、女分别有27例和23例;年龄分布3岁-71岁,均龄值数(45.85±3.51)岁;气管切开置管时间7天-165天,平均(35.89±1.25)天。

1.2 方法

对本院50例气管切开患者临床资料回顾分析,35例患者与医院感染的“下呼吸道感染”标准相符。

1.3 观察指标

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率、下呼吸道感染有关因素。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分析本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

2 结果

2.1 分析医院感染发生状况

本研究50例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患者中,35例出现下呼吸道感染,感染概率是70.00%;46例醫院感染,感染率92.00%。

2.2 下呼吸道感染有关因素分析

下呼吸道感染与气管切开时间、病种、年龄等存在紧密联系,具体内容如下表1。

表1 分析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n(%)]

3 讨论

本研究50例进行气管切开手术患者中,35例出现下呼吸道感染,感染概率是70.00%;相关因素如下:其一,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导致呼吸道自然屏障发生变化,空气无需通过鼻腔过滤、湿润,直接向气管入侵;同时使气道分泌物清除功能受到损伤,增加了痰液排出难度,为细菌的滋生奠定了基础。其二,年龄原因。针对低于14岁的患者,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超过60岁的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自身器官发生改变,抵抗能力降低,使得感染率提高;其三,病情相对严重。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昏迷,自身抵抗能力降低,导致痰液排出难度增加。护理方法:首先,树立感染预防意识,全面落实洗手原则。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和培训医院感染知识,并树立全身的感染理念。手是传播交叉感染的主要方法,在开展各项操作前需要全面落实洗手制度。其次,全面落实无菌操作原则。雾化吸入、吸氧、吸痰等均可能导致诱发下呼吸道感染。定时更换吸氧管、蒸馏水和湿化瓶。管喂饮食前,先帮助患者翻身、排痰、叩击背部,并协助患者选取半卧体位。再次,呼吸机管理。合理安排病房人数,尽可能减少病房探视人数。及时消毒地面、空气,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新鲜。全面落实无菌操作原则,及时消毒呼吸机。第四,抗生素合理应用。

总之,树立感染预防意识、呼吸机严格管理、尽可能减少侵入性操作、合理采用抗生素和提高免疫力均可能对下呼吸道感染预防。

参考文献

丘琪政, 刘文浩, 张文波,等. 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院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 2017, 19(3):399-402.

猜你喜欢
下呼吸道感染气管切开护理对策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新生儿下呼吸道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临床分析
不同起始负荷剂量治疗中重度革兰阳性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
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境相关性研究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