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月令》中的天理观念微探

2020-08-13 10:19李晋
锦绣·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天理人事

摘 要:《礼记·月令》以听天道、做人事为主线,通过具体物候、人事、政令的规定,构架出了一套遵天道地理,行人纪法度的天地人和谐共生的体系,本文拟从天道指导下的国家秩序、政令施行和冲破天道三方面来对月令中的天理觀念做一简要探析。

关键词:月令;天理;人事

月令,是古代文献的一种体裁,以一年十二个月为时令,分别具体地记述了每个月所主之神,天子所宜的居处、车马、衣服、饮食和器具,可以进行和禁止施行的政令和措施、以及每个时令的物候、历法等,将其纳入阴阳五行人伦天纪的系统之中,从而揭示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古代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安排社会活动和农业生产等的思想观念,暗含了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天地的紧密关系。

《礼记·月令》通篇以四时五行为主线,通过具体物候、人事、政令的规定,构架出了一套遵天道地理,行人纪法度的天地人和谐共生的体系,但随着社会进步,天道中不合理的部分渐渐被人们所抛弃,通过分析其中的天理观念,可以了解古代社会人类对天地道理的想法。

一、敬畏与尊崇:天理架构下的秩序

在天理观念的束缚下,天道在人们心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在孟春最开始就已提到了“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①包括后面的几个时节都有不同的物候,这就是表明万事万物的运行是有规律的,这种变化和特点不会轻易发生改变,当然,天地的存在也就有了其永久性。月令中非常详细地记述了十二个月份的自然变化,就是在强调天地的自然性和规律性。古人经过长时间的现实总结,早已认识到天道的威严,万物都是上天创造的,天子也是上天的旨意,人世间的一切都受到上天的控制,如果不遵循上天的旨意,就会受到天的惩罚,正如在月令孟春中提到:“孟春行夏令,则风雨不时间,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民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①就是说什么样的时节就该施行什么样的政令,如果春天行夏天的政令,就会导致雨水不时,草木凋零,国都中就会发生令人惊恐的事情,不遵循天道地理就是在破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律,就是破坏天地、阴阳、四时、五行的框架秩序。

此外,月令中特别强调每个时节对应的祭祀活动,祭祀活动频繁且有规律,规定详细且严格,反映了中国古代祭祀活动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表达了人们对天地的崇敬之情。祭祀包括祭天和祭祖,无论是天子还是庶民都得祭祀,正如陈文所言:“社祀具有全民性,君臣百姓皆有资格祭地。”②这样的祭祀活动一方面是表达人们对祖先和天的崇敬,另一方面就是祈求保佑。在孟春月时,“天子乃以元日祈谷于上帝”③,在仲春月,“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④祭祀活动的频繁更可以说明在中国古代,由于科技和知识的狭窄性,人们往往难以认识很多异象的真实面貌,对于这种不确定的因素,人们往往会将其看做是上天的警示,因此对天地有着一种天然的畏惧,频繁的祭祀活动,就是人们表达对天地的一种崇敬和敬畏,天理架构下的秩序指导着人们的各项活动,同时也影响人们对天地的心理。

二、天理有道:天理指导下的政令施行

《礼记·月令》中提到了很多不同时节国家应该施行的不同政令,其中蕴含的政治理念非常强烈。《月令》强调的就是人事活动要遵循时令节气的规律,对于统治者来说,天子本就代表天的意志,因此其政令的发布也就不能违背天时,根据自然规律制定相应的政策,合理地管理国家才是顺应自然的选择,这个国家才能长久的存在下去,可以说是维护其统治的一种体现。

首先就是国家要严格田间管理,从战国到汉初,对农事的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管理制度,农业对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关乎着人民的生存和国家的发展。其次,官府督导民户进行农耕活动、水利修缮等活动,也是为了保证国家的生产生活秩序的平稳运行,这样的规定在月令中每个月都有相应的规定。当然,在手工业、日常生活方面等都有相应的政令,体现了国家依据时令管控社会的政治特点。

在《礼记·月令》中提到了很多禁止做的事情也很值得关注。比如在孟春,“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①,这些禁忌之事,与阴阳五行的特点深度契合,在春天,是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时候,所以任何事情都要围绕尊重生命的观念展开,所以对任何有生命的事物都要尽可能地保护,不做任何杀生之事,就是要涵养生命;而在夏季,万事万物仍在继续生长,所以不能做任何阻碍生命成长的事情,所以才有了禁止砍树这样的禁忌之事。所有规定都遵循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时节令规律,都与阴阳五行的规定相契合。当然,这些禁忌之事遵循爱物的观念,目的就是维护生态的平衡,是尊重自然,也是维护统治阶级意志的一种体现。

三、冲破束缚:走出天理统治下的愚昧

在月令中也存在诸多愚昧的思想观念。月令中曾提到说:仲春之日,燕子来到,天子要用猪牛羊三牲去祭祀高谋神,怀孕的嫔妃要在神面前带上弓套,祈求生男;还有的提到,如果有谁敢在打雷的时候进行房事,那生下的孩子一定是有先天残疾的等等。如今看来,这种观点不仅是一种愚昧无知的思想,而且也反映了在古代人在天面前的敬畏,人是不能违抗天命的,人不是绝对自由的,人在自然面前充满了担忧和恐惧。

《礼记·月令》中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尊重自然、不破坏自然的观念,也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文中对自然天地的敬畏是处于一种人类没有全面认识大自然的状态下,是科技不发达、视野不够广阔的情况下,是历史发展的局限性,但人在自然面前绝不是绝对的顺从,在尊重保护自然的情况下,更应当冲破束缚,走出天理统治下的愚昧,合理地应用且改造自然。

参考文献

[1]胡生平,张萌译注:《礼记》,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

[2]陈文:《礼记·月令》的生态智慧,《武夷学院学报》2016年,第35卷第1期。

注释:

[1]胡生平,张萌译注:《礼记》,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292页。

[2]胡生平,张萌译注:《礼记》,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298页。

[3]陈文:《<礼记·月令>的生态智慧》,武夷学院学报,2016年,第35卷第1期。

[4]胡生平,张萌译注:《礼记》,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295页。

[5]胡生平,张萌译注:《礼记》,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301页。

[6]胡生平,张萌译注:《礼记》,北京:中华书局,2017年,第297页。

作者简介:

李晋(1996-),女,汉族,山西盂县人,研究生在读,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研究方向:文物与博物馆学。

猜你喜欢
天理人事
地理
“存天理,灭人欲”,灭的究竟是什么
漫谈王阳明的“天理”
稻草人
人事
政坛人事变动
丢、丢、丢,丢东西Let’s断舍离
存天理和灭人欲
浅谈朱熹理学之“存天理,灭人欲”
某新官上任三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