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消费行为的心理分析

2020-08-13 10:38宋泽楷
锦绣·中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超前消费消费心理

宋泽楷

摘 要:当今青年大学生的超前消费行为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现象,“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经成为较为普遍的消费方式。大学生超前消费行为的形成,与互联网的发展以及低门槛且便捷的信贷产品不无关系,但起主导作用的,却是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超前消费伴随着较高风险,不利于正确消费观的树立,严重者可能会改变现有的生活,步入歧途。因此,有必要摸清当前青年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分析青年大学生的消费心理,引导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关键词:青年大学生;超前消费;消费心理;消费观

一、青年大学生超前消费的影响

超前消费对于青年大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如果站在利弊的角度去看待超前消费行为,结果当然是有利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可以解决短期资金需求,缓解家庭阶段性的经济压力,为经济紧张提供一个缓冲带,这也是所有借贷行为的基本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青年大学生的自身价值,最基本的,在物质生活层面,可以提高当下的生活质量,提升自身价值。与此同时,超前消费的弊端也是无法忽视的。首先是较高的逾期费用给自身或家庭带来经济压力。青年大学生的主要资金来源还是父母为主,超前消费一旦成瘾,或者逾期,会给父母带来额外的经济压力。其次,超前消费容易助长青年大学生的享乐心理和攀比心理,不利于培养青年大学生的独立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最后,低门槛的信贷并不意味着逃避法律追究,青年大学生法律意识薄弱,在跟风从众的心理下接触了信贷产品而又未及时还贷的情况下,会导致个人征信评分降低。对学生未来的贷款和信用卡申请都会造成负面影响。

总之,超前消费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已经趋于病态,并且伴随着各种社会问题,如何让超前消费回归健康,是当下青年消费行为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超前消费心理溯源

(一)假精致刺激超前消费

所谓假精致,其实就是虚荣心在作祟。现在有好多青年大学生,朋友圈里过着光线靓丽的精致生活,而现实生活中过的乱糟糟。为了追求“精致”,吃穿用度追求名牌,表面光鲜亮丽,背后却是巨大的负债。麦肯锡中国发布了基于银联 奢侈品交易数据做参考的《2019年中国奢侈品消费报告》,据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人买走了全世界1/3奢侈品,而以90后为代表的年轻一代,占据了奢侈品买家的28%,贡献了中国奢侈品总消费的23%。在人均支出方面,90后奢侈品消费者为每年支出2.5万元人民币。相比欧美国家,中国的奢侈品消费人群平均年轻10岁,其中以平均年龄27岁左右的青年群体的比重较大。近年中国年轻人消费生活报告的数据显示,中国每4个“90后”中,就有1個正在使用网贷产品。其中,女生贷款的主要消费方向为买奢侈品、整容;男生的贷款消费方向则是购买电子产品。

包装自己,使自己“精致”起来就难免会赶潮流,甚至出现透支型消费,以满足当下的需要。据调查,中国90后在借贷市场中占比高达49.31%,位居亚洲同龄人首位,其中28.57%的人进行消费贷款,结合当下青年大学生消费现状来看,不难看出这个数据背后所反映出的严峻形势。

(二)冲动消费导致超前消费

美国心理学家弗洛姆(FrommE)讲过:“消费主要是一种人为激发的幻想的满足”,“消费的意义在于给人一种更幸福、更满足的生活。消费 是通向目的即幸福的手段”。当今市场上充斥着众多符合青年大学生消费口味的产品,尤其网络直播经济的兴起,更是助长了冲动性消费的风气。这种冲动心理下导致的非理性消费往往需要充足的现金储备来支撑,当前网络环境下低门槛的信贷产品恰好为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即贷即用的条件,这就导致了大学生在冲动期未过之前就采取了冲动性行为。于是超前消费的行为便产生了。事实上好多青年大学生在冲动后购买的商品并不尽人意,甚至用来压箱底,这种消费事实上是负收益行为。站在消费行为的角度来讲,也是不健康的。

(三)自卑恐慌心理诱发超前消费

青年大学生群体的“地位恐慌”也是造成“超前消费的主要原因之一。“地位恐慌”心理从一定程度上能够受到青年虚荣心和攀比心的影响,可能能够引发他们对奢侈品消费的偏好。自卑造成的“地位恐慌”心理实际上类似与虚荣心消费和攀比性消费,但二者并不完全一样。自卑的心理出于我不能看起来过得很差,而虚荣心和攀比心则是我要比他们更好。但二者导致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采取超出当前经济承受能力所实行超前消费,以此来满足自己的精神需要。获得内心的平静。米尔斯提出,人们为了减轻或消除“地位 恐慌”,将倾向于借助奢侈或炫耀消费,期望通过对商品和服务的炫耀性展示,来确证或提高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同样依据消费认同理论,“在消费时代,人们用消费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并构建社会区隔。

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培养健康的消费行为

超前消费本身并不含贬义,甚至能够促进资金的社会流通,但是凡事都有个度,过了这个度,此物就会转化为他物,超前消费也将会弊大于利。

为此,学校应加强引导,培育大学生健康消费观。第一,丰富大学生消费观教育内容。在思政教学体系内,有针对性地编写消费观教育教材,开设主题讲座,结合正反现实案例,阐明超前消费的利害。第二,充分利用学校宣传媒体的优势,以声音、视频、文本等多样媒介形式宣传正确的消费观。第三,依托辅导员、班委等群体关注学生消费生活,一旦发现学生有不良消费行为,应及时进行沟通、教育和引导。父母应树立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榜样。一方面,父母要以身作则,勤俭节约,科学理财,做好模范带头作用。以自身实际行动发扬勤劳节俭、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品德精神。另一方面,父母对子女要教育有方、关爱有度。既要重视子女学业成绩的提高,也要注重子女良好生活习惯、正确价值观念的养成。不仅如此,还应锻炼子女独立生活的能力。政府应发挥监管职能。大学生群体具有特殊性,生活费用主要来源于父母,自身没有稳定的经济能力。因此,大学生申请借贷消费,要在父母和辅导员的共同协商下申请。要通过有效的监督,确保商家对大学生的放贷行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对以非法手段诱导大学生贷款的商家,要依法严。

猜你喜欢
青年大学生超前消费消费心理
“00后”大学生超前消费现象调查研究
超前消费与社会认可度的关系研究
大学生网络贷款的影响因素分析
论青年大学生群体艾滋病预防健康教育
做好青年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探析
当代青年大学生的网络民主观调查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包装设计的发展特征(1978—2000年)——消费心理研究
鲁南地区青年大学生信仰现状及信仰教育对策研究
房地产价格波动对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
大学生消费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