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1号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观察

2020-08-14 10:15杨贤英符润娥张丽艳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

杨贤英 符润娥 张丽艳

摘要:目的 观察银屑1号方加减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60例银屑病血热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复方青黛胶囊”治疗,治疗组采用银屑1号方加减治疗,共8周。每两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PASI)、中医瘙痒证候。结果 经过治疗,2组在治疗后第2、4、6、8周的PASI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具有差异,且治疗组在缓解银屑病患者PASI分值上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瘙痒证候方面,治疗组在缓解银屑病患者瘙痒症状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银屑1号方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中医瘙痒证候方面具有一定作用。

关键词:银屑1号方;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临床观察

銀屑病是临床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又称为牛皮癣,中医现多称之为“白疕”,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特点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反复发作,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自然人群的患病率为1%~2%,其发生机制是多基因遗传背景下的自身免疫紊乱性疾病[1]。目前,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和药物有很多,但至今尚无能够根治银屑病的特效药物。西医治疗近期疗效较好,但毒副作用较大、停药后易反复,且部分药物价格昂贵。因其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医疗费用高而日益受到医患双方的重视。中医药治疗本病历史悠久、经验丰富、疗效肯定、毒副作用小,且药品价格相对经济,有其鲜明的特色。因此,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发挥辨证论治优势,对于银屑病的治疗及预防具有重要意义。银屑1号方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经验方,具有清热凉血,疏风止痒的功效,内外兼顾,表里同治,内可清血中之热毒,外可散肌表之风邪,服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且经济实惠。为进一步总结验证其疗效,与研究为了更好的总结经验,客观的评价其疗效,故进行此次临床观察,探讨其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收集于曲靖市中医医院皮肤科,为2008年3月—2017年3月门诊患者,将入组的16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80例,治疗组72例完成全部试验,8例脱落,男33例,女39例,年龄(32.6±6.5),平均病程(38.9±24.2)治疗前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PASI)评分(25.54±6.88),治疗前中医瘙痒证候评分(3.97±1.48);对照组80例,70例完成全部试验,10例脱落,男36例,女34例,年龄(32.3±6.5),平均病程(38.1±25.6),治疗前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PASI)评分(25.12±6.65),治疗前中医瘙痒证候评分(4.06±1.44)。共有142例符合方案。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病情等方面,2组患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曲靖市中医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皮肤病学》[2]结合临床制定主要标准:①皮损外观:皮损以丘疹、斑丘疹和大小不等的红色斑块为主,覆有多层干燥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见一层光亮的薄膜,薄膜下可有点状出血,不断有新皮疹出现。②皮损形态;皮疹形态可有点滴状、钱币状、地图状、混合状等多种形状,但境界明显。③分布部位:皮疹可出现在体表各处,呈对称分布。一般以头皮及四肢伸侧常见,尤见于肘部,膝部和尾骶部。发于头皮处,毛发呈束状;发于甲板(指甲、趾甲)处者,可见点状凹坑或不平整,变黄增厚。④自觉症状: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1.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2012年《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4],将白疕之血热证的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制定如下:血热证:初发或复发,皮损发展较快,皮损以丘疹、斑丘疹为主,浸润明显,鳞屑较多,基底皮色鲜红,可见点状出血,可有同形反应出现;或有不同程度瘙痒,伴有心烦口渴或口干,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数。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本病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者。②不伴严重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或精神病患者。③年龄20~45岁,病程2个月~25 a。④志愿入选合作,能够坚持治疗中途不间断者。⑤治疗期间为未服用或外用其他治疗银屑病药物者。

1.4 排除标准 ①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②已知对本试验药物中某种成分或对照药物某种成分过敏者。③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及精神病患者。④近1个月内接受过皮脂类固醇制剂、免疫抑制剂、光化学疗法或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等同类药物治疗者。

1.5 剔除、脱落与终止试验标准 ①服药后患者出现明显的副作用。②患者主动提出退出研究。③患者未来复诊或失访。④治疗中途使用其他药物者。

1.6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银屑1号方加减治疗,药物组成:生地30 g,金银花15 g,丹参15 g,防风15 g,赤芍15 g,白茅根20 g,苦参20 g,白鲜皮20 g,蝉蜕6 g。热盛加黄芩15 g,栀子15 g;夹有湿邪者加茵陈15 g,土茯苓20 g,苍术10 g;便秘、口渴者加生大黄10 g(后下),石斛15 g。中药饮片中药制剂“银屑1号方”组方的中草药来源于曲靖市中医医院药房,由曲靖市中医医院煎药室煎制,真空包装,1剂水煎2次,取汁450 mL,分3袋装,每袋150 mL。用药方法:每日1剂,早、中、晚饭后30 min各温服药物150 mL。

对照组:采用“复方青黛胶囊”治疗。药物组成:青黛、马齿苋、土茯苓、白鲜皮、白芷、青黛、紫草、丹参、蒲公英、贯众、粉萆薢、乌梅、五味子(酒)、山楂(焦)、建曲。复方青黛胶囊,由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天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20010157。每次4粒,每日3次,分别于餐后温水送服。

治疗期间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嘱患者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牛羊肉、鱼腥等发物;尽量保持情绪平稳;保证充足的睡眠,平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禁酒,戒烟,服药期间适当增加饮水量。

综上所述,银屑1号方加减在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方面确实有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但由于本研究收录病例较少,观察指标相对简单,此作用机制有待大样本的实验和临床观察进一步论证。与国际此类研究相比,基础研究尚浅,其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作用未得以充分发挥,本课题组致力于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发挥辨证论治优势,选取中藥内服,揭示银屑1号方在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方面的机制,优化组方使其为更合理,为中医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提供更合理的依据。

参考文献:

[1]郑敏.银屑病发病机制研究中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3):121-123.

[2]赵辨.临床皮肤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759.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J].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9.

[4]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4.

[5]张卓,赵多明,赵文金.清热活血解毒汤治疗银屑病60例[J].陝西中医,2011,32(4):453-454.

[6]黄敏.刘瓦利主任医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辨证用药经验[J].山西中医杂志,2006,1(7):35-36.

[7]于震,周红艳,王军.地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研究,2001,14(1):43-45.

[8]马霞.金银花药理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5.5(33):12-13.

[9]杨淑萍.中药丹参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医药前沿,2013,3:149-151.

[10]赵仁霞.丹参的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2):291-292.

[11]窦红霞,高玉兰.防风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9,26(2):15-17.

[12]阮金兰,赵钟祥,曾庆忠,等.赤芍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3,19(9):965-970.

[13]刘荣华,付丽娜,陈兰英,等.白茅根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进展[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4):80-83.

[14]张钟媛.苦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6):104-106.

[15]高长久,张梦琪,曹静,等.蝉蜕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中医药学报,2015,43(2):110-112.

猜你喜欢
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观察
中医体质护理对气郁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与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效果分析
氨溴特罗治疗儿童急性支气管炎临床观察
阿维A胶囊联合窄谱紫外线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观察
中医药综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50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