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波的咏驼诗与李恒才的骆驼画

2020-08-14 09:57陈德宏
名家名作 2020年4期
关键词:高洪波骆驼美丽

陈德宏

高洪波出版诗集很多,创作的诗歌更是难以计数。但是咏驼诗只有五首,都是为李恒才的骆驼画所题,而且每一首咏驼诗都蕴藏着生动感人的故事。

高洪波的第一首咏驼诗写于2010年春节长假期间,是七言《题恒才古道春雪》:

名驼千里出天山,从容载得春风还。

驼铃摇碎千年雪,喜见绿色染陇原。

李恒才的这幅《古道春雪》的骆驼画,如今就挂在高洪波的客厅里。

2009年的夏秋之交,聊天时问到高洪波何时搬入奥运村新居。言谈之间, 感觉到他为客厅缺少一幅主画而犯难。我突然想到了李恒才。

过了一个礼拜还是10天?具体时间我记不清了,李恒才把为洪波客厅“量身定制”的画寄来了。顾不上仔细欣赏,我转身就给高洪波快递走了。

2010年春节,我到高洪波新居参观看到了李恒才的那幅《古道春雪》。

美术界有种说法,三分画七分裱。此言不虚。画框是原木本色,厚重古朴,灯光中映衬出画面层次分明—远处隐约朦胧的群山,近处的戈壁大漠,脚下一丛丛干而未枯的红柳,大雪迷蒙中充满诗意……主体是双驼并驰,头颅昂起,在纷飞的大雪中不畏严寒,有一种昂扬的动感。主体双驼的前后不远处,各有数只形态各异的小骆驼,疏密有致,既丰富了画面,又有众星拱月的效果,使构图更加匀称和谐。不过我也有一点隐隐的担心: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青年画家,一个“北漂”,一个进修学员的画,居然占据了高洪波新居客厅的主要位置,把一些名人的作品挤出了客厅,只能屈居侧室、饭厅、走廊之中,会不会引起如今的网络热词—羡慕嫉妒恨。

告辞时,我对洪波说,希望你能为恒才的这幅画题首诗。这对恒才很重要,是肯定,是鼓励,也是反馈。

一觉醒来,已是第二天的清晨。打开手机短信,高洪波的诗果然来了,而且连发三稿,前两稿修改了哪些地方,大多忘却,第三稿(定稿)至今记忆犹新,就是文章开篇所引的那首咏驼诗。

按照朋友的朋友即是朋友的处世哲学,正在“北飘”中的青年画家李恒才亦成了高洪波“跨界”的忘年朋友。没有职位高低的门槛,没有名气大小的俗限,与高洪波的交往整整10年了。10年来,高洪波把李恒才一步一步引进北京的文艺圈,听方家高谈阔论,纳精英真知灼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见证了他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如果说高洪波的第一首咏驼诗让李恒才等了半年,而另外的四首咏驼诗则只用了“4小时21分钟”。 咏驼诗四首如下:

其一:

霜月

霜蹄踏秋月,驼铃声自咽。

去家万里远,心有千千结。

其二:

双驼

双驼品青草,草色绿中俏。

举头天际外,平常心是道。

其三:

四季

四季染驼峰,春色有无中。

笔底风云气,心上响驼铃。

其四:

大漠魂

心中有情笔有魂,云天驰来大漠魂。

驼峰岁月流金过,不让祁连已春深。

高洪波的这四首诗,字里行间溢满了暖暖的爱意及满满的欣赏与赞美。

而这四首诗来得这么快大大超出了我预料,有种“猝不及防”的感觉。

究竟有多快?托微信技术之福,有精确至“分”的记载:我请他为李恒才驼画题诗的微信,是3月12日凌晨5:00发出,当日上午9:21分即收到了洪波的载有咏驼诗的微信。微信最后缀有简短说明:“洪波为恒才驼画题诗,应德宏诚邀而作,时在庚子闭关时节。”整个过程一共用时4小时21分钟。说句老实话,笔者在文坛混迹数十年,也算经风雨见世面,才思敏捷,文思泉涌之快手见过不少,如此之快则属罕见。我与洪波相识相知近40年,知其在兼顾领导与作家、主编与诗人时的工作高效,勤耕密植,著作颇丰,但年届古稀之时依然保有如此快节奏的写作状态着实让我瞠目!

高洪波为一个画家朋友一气呵成咏驼诗四首,很感人,而背后蕴含的文友之间友谊交往的故事则更感人。这个故事我称之为“美丽的错误”转化成了“美丽的结果”。

大约在去年的5月份,高洪波提到他女儿想求一幅恒才的骆驼画。洪波提出,画面的“留白”要大一点,以便他题诗。我当即越俎代庖回答没问题。考虑到李恒才正筹备他于6月21日开幕的大型的个人画展,想等画展完了再说。

画展之后不久,7月初我与李恒才联系,他已应邀赴新疆写生去了,而且是从北疆到南疆直至中巴交界处的红旗拉甫山口。9月初我再联系,他又在家乡探亲访友。再拖下去,时间太久我怕高洪波误会,只好将他所托之事告知。李恒才倒是痛快,回复马上就办,并索要地址。于是我把高洪波的地址、电话转他—意思是别经我中转了,不是怕麻烦,而是省时間。

恒才将画寄出后随即把快递信息发我,一眼看出问题了,收件人是陈德宏,地址、电话是高洪波的。我紧急联系洪波,他正在机场候机,说画尚未收到。我问,咋办?洪波说主动权在快递小哥手里,如果他较真不让签收,只好原路退回了。 我又紧急联系恒才,说明情况。恒才说一共寄出四张画,其中一张是赠高洪波的,叧外三张托我转赠其他三位朋友。我说如果签收了呢?恒才稍加思索说,“那就全赠高主席吧。”他解释说,我们那里有种不成文的乡俗,送出去的东西,包括阴差阳错送人的东西,都不能收回,否则就是做人“不实诚”。

好一个“实诚人”。我当然很高兴。多淳朴温馨的乡俗啊!

此刻,我突然来了“灵感”—我对恒才说,你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 我将努力还你一个“美丽的结果”,这叫好人好心有好报。

恒才问“美丽的结果”是什么。我卖了个关子,说“保密”……

高洪波返京后立即给我来了电话,很高兴,说画收到了,一共四张。高洪波何等聪明,他从阴差阳错中肯定猜到了其中必有故事,问我咋办。

我笑着说,画在你手里,你说咋办就咋办。

高洪波似乎不相信,以为我在开玩笑,以试探的口气问,画全归我了?

我予以肯定的回答,并将恒才的原话告诉了洪波。

这一结果大大出乎高洪波的预料,当然高兴,也有些感动。于是我趁热打铁,提出了“美丽的错误”转化为“美丽的结果”的构想—他为恒才的这四幅骆驼画各题一首诗,五言、七言、打油均可,题在画面上,赠送亲友,亦有了双重意义。我开玩笑说,将来恒才出了名,画作出了赝品,你的诗就是鉴定。 然后你再挥毫泼墨,赠予恒才,对恒才既是肯定、鼓励,亦是反馈,岂不两全其美。

高洪波对我的“创意”颇为欣赏,连连说好。

似乎是一个笑话,说完就完了,没有结果。直到半年后的3月12日凌晨,我接到台湾女诗人古月(胡玉衡)大姐的微信,问候北京文友安好—问候名单中居首位的就是高洪波及夫人朱丹江。我在转达时突然想到此事,于是在微信最后加了一句“‘美丽的错误该转化为‘美丽的结果了”。心有灵犀 ,“4小时21分钟”便有了咏骆诗四首。

李恒才犯了一个“美丽的错误”。

高洪波还了一个“美丽的结果”。

陈某人是居间的链接者、催化者。

这正是—

诗人画家心相通,画中有诗情意浓。

自古文人多酬酢,友谊作舟获共赢。

李恒才,1962年12月出生于甘肃。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山水画创作院画家,中国西部画院副院长,中国大风堂山水画创作室主任,中国孔子书画院副院长。先后研修于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山水画工作室高研班、精英班。作品被人民大会堂、中央电视台、兰州大学、甘肃文史馆、中国国家画院等机构和个人收藏,有多幅作品入选中国美协、文化部主办的重要展览并获奖;先后在甘肃、陕西、河北、江苏、河南、山东、安徽、内蒙古、宁夏、福建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和联展,多篇论文刊发在国家级重点刊物等,出版有《李恒才国画作品集》《 千姿百态画骆驼》《写意骆驼画法》《李恒才山水画作品集》《李恒才骆驼作品集》等多部著作。

猜你喜欢
高洪波骆驼美丽
大骆驼
骆驼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高洪波:冷面救火者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
为什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我喜欢你,狐狸
骆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