啜英咀华·循根固本

2020-08-14 09:51姚婷
新课程·上旬 2020年10期
关键词:传承

姚婷

摘 要:京剧虽为中国“国粹”,但近年很多青少年对京剧却敬而远之。新课标中提出“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中华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关系……丰富教材内容,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使学生从小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教师引领学生走近京剧义不容辞。课堂上,教师尝试通过学生喜爱的戏歌,让学生发现戏曲原来很时尚;通过“唱,念,做,打”京剧四大基本功的欣赏和体验,让学生感受到京剧的精彩纷呈;鼓励学生小组合作,大胆实践,让学生乐在其中。最终,激发学生的兴趣,消减学生对京剧的抗拒情绪,走近京剧。

关键词:四功;走近;传承

从早期的“梨园金曲”到现今的“京腔昆韵”,每当课堂上涉及戏曲内容,很多学生都态度漠然,有些顽皮的孩子,看到课件中的人物,听到京剧中的唱段还会捧腹大笑。很多学生打心底里觉得这是老年人看的娱乐节目,与年轻的他们格格不入。因此一讲到戏曲单元,课堂常呈现老师唱“独角戏”的场景,显得十分尴尬。

如何通过有效教学,叩醒学生在京剧课堂中的参与意识?这引起了我的思考。于是,我设计了“走近京剧”一单元,打破以往的授课常规,尝试以多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动学生真正走近京剧,勇敢地去触碰他,大胆地去尝试他,主动地去接受它,最终被博大精深的京剧艺术所折服。

一、京劇其实很Fashion(时尚)

戏歌,是戏曲这种传统而古老的艺术形式与当代流行因素结合的产物。早期有《前门情思大碗茶》《说唱脸谱》,现今有《苏三说》《新贵妃醉酒》等作品均为大众喜闻乐见,受到学生的追捧与喜爱。这也给了我上课的方向。

片段一:在《走近京剧》一课的课前导入中,我选择了暑期非常热门的“中国新歌声”哈林战队“PK赛”中王克和阿蜜斯女孩演唱的“苏三说”。曲中王克对于歌曲的演绎十分到位,特别是在流行音乐后,京剧“苏三离了洪洞县”里青衣的唱段一出来,加上青衣的动作与眼神的表现,学生全都瞪大了双眼,听得津津有味,听后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我立刻趁热打铁问:“知道这是京剧中哪一种行当的唱段吗?”生:“旦角。”师:“对,这是我们的国粹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中的旦角和青衣的唱段。”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京剧,感受‘国粹的无穷魅力。”

润物细无声,戏歌的聆听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小小的种子——原来京剧那么时尚前卫。

二、京剧真是Amazing(惊奇)

1.重温故事,晓剧情

京剧剧目大多文学性较强,故事内容引人入胜,重温那些经典的故事,正是学生了解京剧传统剧目的绝佳契机。

片段二:

师:“刚刚王克的《苏三说》中,苏三是传统京剧中一个人物,她来自脍炙人口的京剧传统剧目《苏三起解》。说完,我就在屏幕中出示了《苏三起解》的内容简介,学生安静阅读后对剧中故事略知一二。师:“王克反串的唱段就来自《苏三起解》中的一段叫《苏三离了洪洞县》,这是苏三对老解差诉说自身冤情的唱段,也是青衣的典型唱段之一。其实我们也可以来挑战一下自己学着唱一唱,感受一下京剧唱腔的特色。”对于这一提议,通过前面的铺垫,部分学生已跃跃欲试。

2.体验“四功”,渐入门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内容应与音乐审美有机结合。”“唱、念、做、打”是戏曲表演中最重要的表现手段,也是学生走进京剧之门的四把钥匙,教师通过经典的曲目段落,引领学生运用钥匙打开京剧之门。

(1)“西皮流水迷人醉”——听苏三,感唱腔

“在京剧表演艺术中,演唱占有重要地位,是最具创造性和个性化的表演领域。”然而,学生总认为京剧唱腔拖沓,其实京剧有多种板式,演唱哪种板式,完全是根据戏剧情节和人物心态、情绪而定。例如:传统京剧《苏三起解》中“苏三离了洪洞县”是典型的青衣唱段,运用了西皮流水唱腔。

片段三:

教师播放“苏三离了洪洞县”选段,视频中的演员把苏三的唱腔唱得幽咽婉转,悲怆哀伤,字正腔圆,深深触动了学生的心,这是学生第一次真正静下心来品味国粹京调的韵味,从学生专注的表情中,仿佛可以看出他们读懂了苏三的委屈,有些学生还不由自主地跟着唱段打起了节奏,颇有京剧小票友的风范。

见此场景,我立马让学生尝试学唱“苏三离了洪洞县”选段中的第一句,“苏三离了洪洞县,将身来到大街前”。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我对孩子们发声位置的调整,加上学生的反复聆听、模仿,几分钟下来,立竿见影,青衣的第一句唱腔已经唱得有模有样。我把他们的学唱录制下来,播放给他们听,大大激发了学生学唱的兴趣。

(2)“字正腔圆韵味香”——品卖水,学念白

念白,是我国戏曲中一种特有的艺术表现手法。它以一种介于读与唱之间的音调将语言戏剧化、音乐化,在戏曲中常与唱腔部分互相衔接、陪衬、对比,形成戏曲中最能表达人物的内心独白,体现人物思想的一种手法。

片段四:

“清早起来菱花镜子照,梳一个油头桂花香,脸上擦的桃花粉,口点的胭脂杏花红。”这是《卖水》中的一段经典念白。

看到四句简单的念白,学生积极举手,争相朗诵。一位女生朗诵的语速较慢,但富有感情。一位男生则语速稍快,富有节奏。在学生的选择下,全班学生跟着男生的韵律齐读了一次,这是学生心中京白的念法。随后,我请学生细赏京白《卖水》选段,并请他们来说一说视频中的念白和你的处理有何不同?学生听后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说速度不同,有的说发声位置不同,还有的说个别字的发音不一样,最后一个“红”字还伴有戏剧中的拖腔……所有的不同在学生认真的聆听中都找了出来,大家一起标出了“清、擦、红”三个极具韵味的念白特色。学生反复揣摩,认真练习,整段念白念得极富韵律,有板有眼。

(3)“长歌伴月舞红绸”——访贵妃,摹身段

身段是舞的体现,是戏曲表演艺术塑造人物形象、提示人物内心活动的手段之一。它的一举一动都有尺寸,一看一望都有规定。因此在塑势造型、形体动作、比拟手势、步法行进、眼法传神上都有它独特色彩的身法韵律。

片段五:

欣赏《贵妃醉酒》时,学生从杨玉环翻飞变幻的水袖舞中,似乎听到她长吁短叹的幽怨。戏曲中的水袖功令他们叹为观止。在下面的实践活动中,我选择了三组具有代表性的戏曲动作让学生模仿感受:①手势(男生学习剑指,女生学习兰花指点指);②带眼神的方位点指;③水袖(甩袖和抖袖)。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要做到形神兼备却很难。

三组动作中“水袖”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我邀请了班中有舞蹈基础的学生,事先对他们进行指导,然后将这些学生分配到各组中,以点带面分组体验,让全体学生都感受到了水袖的魅力。

课堂中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互助,学生热情高涨,进步明显。

(4)“剑战横空金气肃”——赏三国,显身手

打,是戏曲形体動作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传统武术的舞蹈化,是生活中格斗场面的高度艺术提炼。学生在欣赏京剧片段时对“武场”打斗场面心生好奇,特别是有武术感兴趣的学生在欣赏后跃跃欲试,很想在课堂上一展身手。

片段六:

师:播放《三英战吕布》。当看到刘备、关羽、张飞兄弟三人与猛将吕布酣畅淋漓地殊死战斗时,学生拍手大喊“精彩”。教师顺水推舟问:“谁愿意踩着锣鼓经来模仿一下刚才的场景?”话音刚落,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四个在音乐课堂上从不言、老唱反调的男生立马积极参与。他们的表演异常精彩,抬腿投足,一招一式,都像模像样,引得阵阵掌声。在接下来的课堂环节中,这四个男生更是前所未有的认真和踊跃。

三、京剧原来很Funny(有趣)

课堂是学生张扬个性的场所,是学生表现自信的舞台。通过京剧唱、念、做、打的课堂参与活动,学生已经对京剧不再陌生,我把学生分成了演唱组、身韵组、念白组、动作组四个大组,学生带着对京剧的学习感受,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活动中。通过唱、念、做、打等表现方式表达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在学生精彩的表演中,他们的热忱、投入乃至沉醉让我感动。

“万事开头难”戏曲课堂亦如此。但只要你做个有心人,用有效的方式带领学生尝试,他们定会给你意外的惊喜。这些小小的尝试,帮助学生“走近”京剧,初尝了“国粹”的神奇滋味。

在接下来的戏曲课堂教学中,我将深化戏曲四大基本功的学习,最终融会贯通,使学生更系统深入地了解,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走进民族艺术,培养中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实现传统戏曲文化的传承。

参考文献:

刘连群.京剧入门[M].新蕾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