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如何选择高考志愿

2020-08-14 09:48周兆满李大赫纪勇
考试与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新高考选择

周兆满 李大赫 纪勇

【摘 要】 新高考使用了新的专业填报形式,即“专业+学校”,选考科目要求为“3+1+2”。这一形式使学生先选择专业,思考将要从事的职业,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就业和职业范围。学生在志愿选择过程中应将兴趣和志向相结合,客观认识和思考所要填报的专业和大学,不可盲从。

【关键词】 新高考  高考志愿  选择

十几年寒窗苦读的学生都在期待着进入理想中的大学,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高考不仅是对学生知识的考察,也是对学生志愿填报能力的考验。科学填报志愿不仅能够使用好自己的分数,同时也能够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未来发展更加美好。新高考改革的推行使传统的“学校+专业”的志愿填报模式转变为“专业+学校”模式,相应的科目选择模式也转变为“3+1+2”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因此,高中生应全面分析,掌握新高考志愿选择的风向,选择好自己的志愿。

一、充分认识新高考志愿填报的变化

传统的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是以学校为基准的专业选择模式,根据学校设置的分数线投档,如果达不到分数线可以调剂学校。而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是以专业为基准的学校选择模式,按照专业平行投档,志愿填报和投档根据考生的成绩进行,不按照批次录取。在科目选择方面,改变了“3+3”的模式下的几十种科目组合,使科目选择成为了“3+1+2”模式,将科目选择的组合数量降低到了12种组合,突出了物理在自然科学类专业、历史在人文社会科学类专业中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走班排课,在高考志愿填报时选择适合的专业,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使用不同的科目选择方案决定了高考志愿的填报,例如,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组合覆盖了97%的专业,“物理+化学+政治”组合几乎覆盖了100%的专业。在新模式中,首先呈现在考生面前的是各个大学的专业。这就要求考生应树立“专业优先”的志愿填报理念,掌握选择专业志愿的方法。选择了一个专业不仅仅是选择了在大学中的学习内容,更是选择了一份职业,选择了一条人生道路。专业确定了,未来的发展也基本定型。

二、要了解自己、学校和社会需要

选择了什么样的专业就决定了大学四年要学什么、未来一生要面对什么。虽然每一名考生都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持有一定的理由,但为了能把握志愿选择的风向,考生们应将自身和专业通过最佳的桥梁连接起来。

第一,要了解自己。志愿选择如同购买鞋子,只有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起来才感觉舒服,才会有积极性,才可能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远。因此,志愿选择要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这是选择专业的第一参考。例如,喜欢历史的,可以选择历史学;喜欢数学的,可以选择数学、会计学等;喜欢文学的,可以选择汉语言文学、文秘等。性格外向的,可以选择金融学、师范类专业等;性格内向的,可以选择编辑、会计等。

第二,要了解专业和学校。专业选择不能靠感觉,考生应充分了解所选专业是做什么的、课程有哪些、就业方向是什么、就业情况如何。另外,还要了解所选专业在各个学校的开设情况。

第三,要了解社会需求。随著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某一专业。同时还要认识到虽然社会需求在不断变化,但真正高素质的人才永远有用武之地。考生在尊重自己的志、趣的同时,还要了解社会需求,将两者有机组合,进一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第四,要了解自己的成绩。高考志愿的选择需要以高考成绩为支撑。因此,考生应在选择好专业后查阅各学校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合理排列院校。原则上应将院校的梯度拉开,避免过高或过低,将专业和高校相契合。

三、专业选择要将志向和兴趣综合考虑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专业,考生要考虑自身的实际,不能盲从,也不能凭分数唯我独尊,觉得自己分数高就随意选择。考生要在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分析自身与哪些专业相匹配,只有不断的探索和思考才能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专业。这样,上大学之后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兴趣,学习也会倍感轻松,在毕业之后将自己所学用于社会,这何尝不是一份幸福?考生也可以使用一些志愿填报软件探寻与自身相匹配的专业。但专业选择又不是绝对的,因为很多考生虽然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但在真正学习起来才逐步了解,才觉得也适合自己,学习起来也很有积极性。

四、选择大学要心里有底

考生在面对众多的大学时,要想挑选一个适合自己的大学十分困难。考生应思考如何在大学的重围中冲破出去,应逐步缩小选择大学的范围。考生应首先认识自我,然后选定自己的专业,然后在查找有这些专业的高校,初步划定选择范围。以此为基础搜集范围内大学的信息和数据,多角度考量、逐一排除,对比往年录取成绩、招生计划等,最终确定志愿目标。

五、科学分析参考要素的分量

高考志愿选择是考生所面对的第一大人生抉择。在这一过程中耗费了考生及家长大量的心血,不同的考生在选择志愿时有不同的参考因素,有的家庭困难,考生选择的专业偏向实用性,以快速就业;有的考生性格内向,选择的专业偏向于学术性。综合起来,志愿选择的参考要素主要有院校、专业、学费、成绩、是否考研、就业、滑档风险、男女比例、父母建议等。考生要冷静分析,逐条分析参考要素,根据重要程度进行排列,以降低志愿填报风险。

六、结语

高考是很多人实现梦想的起点,这其中要特别重视志愿选择。特别是在新高考使用了“3+1+2”的模式后,考生首先要面对的就是选择科目,然后是高考志愿选择专业,这需要考生综合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专业优势等,其次要面对的是选择学校,考生需要考虑的因素更多,如学费、地理位置等。但无论是哪种因素,考生都需要冷静、客观地选择专业和大学,无论最后的选择是什么,考生都应该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参考文献

[1] 文峰.高考志愿:从心出发才是最佳选择[N].长沙晚报,2019-06-14(007).

[2] 郑昌博.高考志愿选择——基于个人风险偏好的调研报告[J].中国农村教育,2018(22):81-82.

猜你喜欢
新高考选择
探索“五选四变”对中职教育改革的创新与实践
如何打造新高考下的高中物理高效课堂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飞机燃油系统对多路输入信号源选择的方法
新高考来了,家长该做些什么?
高中思想政治主观题解题技巧指导
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及应用
浙江新高考化学《有机推断与合成综合题》的特点分析与复习策略
浅析新高考改革
新高考方案下高一化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