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创造力

2020-08-16 13:58本刊编辑部
中华手工 2020年3期
关键词:最佳时期高级工童子功

本刊编辑部

“童子功”现象,是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乔晓光教授通过多年来和乡村老一辈剪纸艺人实际接触后,发现的一种传习现象:许多非遗类型的传习实践都是在七八岁至十六七岁这个年龄段完成的,这恰好是少年期。因此童年也许是接受民间文化启蒙和技艺实践的最佳时期,孩子们对不同地域文化的認知实践,会影响其一生的文化选择与文化气质。

与之相关的,便是当下颇为流行并引发广泛讨论的美育话题。美育,既是美感教育,也是审美教育,在200多年前由德国美学家席勒提出,在约100年前由蔡元培在中国推行,近些年,随着网络时代的传播逐渐成为了一个流行词。毋庸置疑,手工艺是美育里的一部分。但人们接触到或是了解到的,更多的是手工艺体验,而非教育。那么,手工艺是否存在系统的教育呢?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远有需要缴纳高昂学费的香奈儿刺绣高级工坊,近有中国免费推行的非遗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但我们今天想要回到“过去”,从儿童手工艺说起。我们所说的手工艺教育,并非单一的手工艺技法学习,而是利用它的创造本性,去探寻可能被忽略的系统性思维启蒙。

猜你喜欢
最佳时期高级工童子功
“校企工作室引领同步生产化训练”
找准切入点,练好情感朗读“童子功”
水雉的怪怪童子功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浅谈五年制高级工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论培养小学生钢琴弹奏的“童子功”
春土豆种植忙
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之我见
基于生产实训的数控车削高级工课程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