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德育特色文化探寻特色学校路径

2020-08-16 14:00陶从英
西部论丛 2020年5期
关键词:基础教育

陶从英

摘 要:农村基础教育学校培育德育特色文化,应立足于其乡土文化功能的发挥,同时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传统,立足于学校现有条件,找准德育文化的突破口,选择恰当的德育文化载体,并进行持之有恒的德育文化培育实践,才能形成自己的德育特色文化,进而形成德育特色学校。

关键词:基础教育;德育特色;形成路径

引 言

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求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创办一批特色学校,现在各地许多富有办学特色的学校已经陆续创建。学校德育特色文化的形成路径如何?农村基础教育学校怎样创建德育特色文化?我认为,农村基础教育特色学校必须具备“特色鲜明、个性突出、教育成果优、校园风气正、教师素质高、社会声誉好”等特征,肖桥小学致力于学校特色的创建工作,把特色的创建定位于“德育特色”,形成了一定“气候”。

一、农村学校德育特色文化形成的过程概述

上世纪60年代末期成立的肖桥小学,校舍为平房。到了90年代初期,肖桥村村委会多方筹资加上社会爱心人士捐资20余万元,将校舍修建为三层楼房、建筑面积为1500㎡的教学楼,学校物资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获得了一定的发展。在精神文化方面,一方面各种改革实践风起云涌,各种社会思潮此起彼伏,这种社会的影响不可避免地要渗透到原本是一方“净土”的学校,使学校德育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另一方面原有的德育方式和内容又越来越难以适应新时期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社会要求。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教育界反思如何重构学校的德育工作?如何重塑学校的德育文化?肖桥小学同样面临着上述难解课题。

二、农村学校德育特色文化的内涵及其形成路径浅析

——明确德育文化的目标定位

肖桥小学作为一所具有较长历史且有一定社会声誉的学校,在确立其德育文化目标时考虑到学校所具有的特点和产生的辐射效应,因此我们提出“学校德育文化必须既具有传承性,又具有创造性;既要有单个的品牌‘产品,又要能够形成整体的拳头效应”。

——找准德育文化的突破点

最好选择那些与师生生活世界“耳熟能详”的事物作为突破点。而“红育基地”和“劳动暨德育”基地,无疑是最能引起师生共鸣的从情感上认同的一个事物,以“红育基地”和“劳动暨德育”基地作为学校培育德育文化的突破点,便是情理之中的必然选择。

——选择恰当的德育文化载体

物质文化层面即是文化的载体,缺乏这样一种载体,一种文化形式就难以持久,也就无法形成一种文化现象和文化特色。肖桥小学的“道德讲堂”直至今日形成了广大师生所敬仰的“红育基地”;“劳动暨德育”基地时至今日成为师生们翘首以盼得以大显身手的场所。

——进行持之以恒的德育文化培育

学校“红育基地”和“劳动暨德育”基地的建立为广大师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精神生活和物资生活的“场所”,然而要使之由物质文化层面不断地深入至规范文化层面,乃至精神文化层面,学校领导和广大师生数年持之不懈地培育尤为重要。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学校才得以形成了独特的“红育基地”文化。

——形成独具特色的德育文化

我们精心地去培育的这种独特的德育文化,经过学校师生持之有力地发扬光大,在“红育基地”和“劳动暨德育”基地文化的基础之上,以德育为文化积淀,不断为其注入新的内涵,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校德育文化,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朵美丽的德育特色文化之花一定会愈开愈艳,光彩夺目。

——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学校

学校独具特色的德育文化一旦形成,在此基础上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学校也就顺理成章。重要的是,在特色学校形成之后,要持之以恒地予以常规,并进行科学化地创新,才能永葆特色學校之春。

三、农村学校德育特色文化的机制与环境分析

——校长办学理念

校长“以德立人”的办学理念是学校机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符合我国国情。正因为学校校长有一种德育文化培育的自觉性,所以在培育学校德育文化的实践中,就会有意识地运用这种自觉性指导符合学校实际的德育文化的培育。

——德育管理机制

我校构建了以校长、书记为主导,以德育职能部门、班主任为主体,以其他部门、其他教职工为生力军的“全员、全位、立体、网络”式和“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队伍。这种德育管理机制是学校德育队伍的专职与兼职相结合、学科与“基地”相融合、德育职能部门与其它部门相协调、学校与家庭和社会相配合的民主、和谐、高效的管理体系。

——经费保障机制

学校在德育文化的培育上舍得投入,并注重合理配置各种文化资源,盘活已有资源,积极争取社会资源,新增的文化设施设备相继投入使用,特别是像我们这样的农村小学在近两年来,学校直接投入德育文化建设资金达六万余元,有力地提升了学校现代化德育物质文化资源,培育独具特色的学校德育文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文化基础。

——学生参与机制

学校是平台,学生是“实体”,学校德育文化的载体再好而没有广大学生的参与也是空洞的。近年来,我们创新实施了以学期为集合元素的系列德育活动,让全体学生一个不少地参与其中,打造我们的独具特色的德育文化。

——社会支持机制

学校所在的村委会、村关工委和街道关工委以及区关工委给予了学校德育特色文化建设的有力支持,他们以关爱孩子的成人、成长为己任,与学校进行德育特色创建的沟通成为常态化。社区(村)群众以及学生家长的关心和支持也是促使学校德育特色文化建设得以长足进步的重要因素。

结 语

基于上述,我们肖桥小学创建学校德育特色文化实践的经验是:农村学校要培育德育特色文化,应该立足于其乡土文化的底蕴,挖掘其乡土文化的潜力,发挥其乡土文化的功能,同时要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充分展现学校的历史传统,在学校现有条件下,找准德育文化的突破口,选择恰当的德育文化载体,并进行持之有恒的德育文化培育实践,才能形成自己的德育特色文化,进而构建符合本校实际的德育特色学校。

参考文献

[1] 马力.农村基础教育特色学校建设的误区[J].广西教育,2018(29).

[2] 王欢.农村基础教育之我见[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2018,(43):179.

猜你喜欢
基础教育
基础教育必须和其他教育层次有效沟通衔接
高中英语教研工作
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中的建设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河南省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
建筑设计基础教育中“体”与“空间”形态的自组织
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儿童水墨画课程教材研发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