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型学科课程视角下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实施研究

2020-08-16 13:20李爱真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37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李爱真

摘  要:活动型学科课程基于实现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着眼于活动设计的内容化和课程内容的活动化,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深入剖析教材,科学教学设计,优选教学案例,創设教学情境,接轨现实生活,升级教学评价。本文从活动型学科课程特色着手,主要就活动型学科课程研究教师实施建议,并分析教师在实施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活动型学科;核心素养

《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最突出的变化体现在以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活动型学科课程为特色和以学业质量标准为导向,不仅在教材结构和课程内容上做了调整,还在课程目标、教学方式和评价策略等方面有了转变,这也对教师角色有更明确的定位和职责要求。本文针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下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具体实施策略,谈谈我个人的理解,与大家交流分享。

一、课程特色

1.基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道德与法治》学科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遵循“学主教从、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学原则,针对初中学生群体思想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多样性、可塑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学生为本,着眼学生生活实践与长远发展,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社会活动的历练中、在自主辨析的思考中体会学科魅力,感悟真理力量,推动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强调以素养为要的目标

《道德与法治》学科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学科核心素养,是在面对复杂的生活情境下,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等。活动型学科课程,通过运用学科知识和学科方法,设计情境体验、议题探究等课程场景,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并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形成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素养。

3.突出以过程为重的指向

课程实施,关注的不仅是课程本身和最终成果,更是在合作探究的教学过程中活动的开展情况和学生的参与度、体验感及行为表现。突出活动过程,是为形成积极主动、自主高效的学习风气,创造充满志趣、富有活力的成长空间,为学生养成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创设成长路径。为此,我们应努力实现教学方式转型,即由以讲授型为主转向以活动型为主,以活动型学科课程承载和集纳素养化任务。

二、课程的实施建议

1.精选议题,做好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能否正确反映课程的实施思路、实现预期目标,重点在于活动议题的选择和确定。议题的选择,应既包含学科课程的核心内容、教学重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正确导向;议题的确定,既要了解学生对议题的了解程度和现有经验,又要挖掘议题的实践价值和现实意义。

活动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和承载学科内容的主要形式。教师要对根据教学内容,力求提供序列化的活动设计,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包括运用资料的方法、共同探究的策略,并提供表达和展示的机会,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设计内容化”,并贯穿学科教学全过程。

2.强化辨析,做好课程活动评价

对学生的辨析活动,首先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观点,其次要倾听学生分析观点的理由,最后要针对学生表达的不当之处,以适当的方式方法加以提示,并进行完善和纠偏。在评价过程中,应关注学生在结论与根据之间的因果论证,结合思维的逻辑性、表达的准确性等方面作出判定。

3.优化案例,做好情境代入教学

案例教学法,实现以事说理、理事结合,往往能够引发学生共鸣,从而促发自我反思的思想或行为,提高认识和行为能力。例如:在课程《法不可违》中,教师可通过生活案例,如胡某因在疫情期间贩卖假口罩被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罚金2000元;汪某因散布疫情谣言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通过身边生活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法不可违,违法行为性质、种类,以及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等。

三、教师的角色定位

1.精心设计,发挥主导作用

活动型学科课程,贵在活动设计。在设计活动的全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重在精心设计和价值引领,而非包办代替、越俎代庖。活动实施前,教师要根据学情特点,做好多方的整合优化,包括但不限于教学目标的明确、教学情境的创设、素材资源的选择、任务的部署和完成形式、过程环节的优化、价值引领的路径和活动评价的实施策略等诸多方面。活动实施中,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行为表现,及时做好评价、指导。

2.教学相长,推动共同进步

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实施过程,学生所获的信息容量之大、关注的热点问题之深、涉猎的问题视角之广,向教师自身的能力水平、知识储备提出了挑战。面对课程的开放性和综合性,教师要付出相当多的精力提前做好准备,与学生一起搜集信息、共同分析和解决问题。只有这样,在课堂讨论中,教师才能运用专业知识,与学生共探究、同讨论,形成优势互补,实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3.转型突破,实现教学升级

针对教师而言,活动型学科课程的开展,不仅要面对来自学生能力和意愿等阻力,也要意识到自身应转变原有教学观念、教学习惯所产生的规避心理等压力与困惑。万事开头难,课程活动设计势必会耗时耗力,活动实效短时间也难以显现,但活动型学习,能够使活跃学生思维,加速信息传输效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更好地获得认知和综合能力培养等。

4.坚守职责,探索学科本质

《道德与法治》的学科本质是立德树人。教师应积极探索基于情境场景、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育教学模式,形成学生终身受益的优良品质的特色课程,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即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中涉及的要素,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核心素养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