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纪录片的创作
——以获奖电视纪录片《楚腔汉调》为例

2020-08-17 10:00◎金
新闻前哨 2020年7期
关键词:汉剧纪录戏曲

◎金 源

汉剧,历史可追溯至明代嘉靖年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剧目繁多,号称800 出;行当齐全,十大行当的划分保留了中国古典戏曲的传统行当,表演极具特色;声腔系统以皮黄为主,兼有歌腔、昆曲、杂腔、小调等曲调,板式丰富;唱腔语言则以武汉方言为标准,具有鲜明的湖北地方特色。其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内容丰富,艺术水准高妙,能表达复杂的剧情和人物情感,仅西方歌剧与之相近。 近代以来,汉剧以武汉为中心,渐至鼎盛,涌现出余洪元、吴天保、陈伯华等汉剧艺术大师。

《楚腔汉调》是湖北广播电视台与湖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历时一年共同打造的文化纪录片, 它结合了电视和电影的相关拍摄手法,生动再现舞台上的汉剧、生活中的汉剧、历史中的汉剧。 曾经流行的戏曲文化, 如今却属于过去的“好时光”,而且在追求收视率的大众传媒时代,《楚腔汉调》很难与时下流行的娱乐、选秀类的节目一决高下。但大众传媒还是选择了这个珍贵的文化存在。在2019 年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举办的旅游国际电视作品评选中, 全国528 件作品参赛,《楚腔汉调》以深远的立意、新颖的视角、丰富的史料脱颖而出,获旅游专题类最佳作品第一名。

全片以尊重戏曲本源的方式纪录, 真情实感、 摄制精美,用保留泥土带根的方式准确抓住戏曲与时代的共鸣点,令人深切感受荆楚大地孕育出的汉剧大美。 摄制组当初为什么选取这个题材? 在类似汉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大众传媒的过程中又面临了怎样的矛盾与困难, 采用了怎样的摄制理念?

一、掌握核心材料,注重真实过程呈现

七年前,编导首次接触汉剧,第一次看的就是王荔演的《宇宙锋》。艺术家在台上酣畅淋漓的实力表现让人惊叹,小时候跟着祖辈一起赶戏台, 记忆中的莺歌彩裳应该就是汉剧。 如今的汉剧,静静窝在城市一角,似乎和当代年轻人隔了厚厚的一堵墙,这鲜艳的戏服为什么蒙上了尘土? “皮黄之源,活水长流”,孕育了全国几十个剧种的汉剧如今却鲜为人知,自然为之抱憾。

对汉剧饱有创作激情,但表达却需谨慎。在现存有关戏曲的电视节目中,我们可看到一些创新手法的尝试,如截取戏曲局部,将浓浓戏妆的演员从舞台上摘出、放置在城市背景、花园和校园的角落,摆摆身段;或是剥离戏曲伴奏,让演员清唱,呈现一种特殊的反差效果,让人印象深刻。 但看过之余没有回味, 难免失真, 失掉伴奏的戏曲还是戏曲本身吗?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戏曲之美究竟该如何呈现?

用电视纪录的手法真实再现汉剧这个经典浓缩的艺术,首先应基于全方位的认识,只有全面掌握,才能准确表达。 《楚腔汉调》全片以“李金钊汉剧研究室”为依托的理论基石,以《荆楚文库·汉剧图文志》志书为载体,用汉剧民间收藏家刘立的藏品艺术呈现, 以武汉汉剧院十大行当的当家名角再现演绎,实实在在、真真切切深入历史时空。 写过汉剧故事的作家方方、汉剧现存珍贵的民间戏曲团体“文小佑”剧团、深藏戏迷抽屉里的七八十年代摄制的名家录像首次亮相,这些特殊视角观察串联,使得成片层次丰富,呈现出汉剧的特质,史料翔实,有一定高度、广度和深度。

汉剧是浓缩的时间积淀, 如何在这些海量信息中选取和表达, 完成汉剧发展过程的电视化展示, 这是创作的富矿、也构成了构思的困扰,需在史料全面掌握的基础上走访实地、谨慎选择、摸索前行。 虽然汉剧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态呈现在中国戏曲舞台上, 但当其以一种文化标志走进影视媒体时,仍需一种文化的生产结构,需要具象的、现实时空来表达影像存在。 “作为事件和情节的附载体,具有故事性、 戏剧性的任务关系和事物关系成为电视采访的纪录重点,它们包括原因、矛盾、发展和结果等要素,而所有这一切都落实到摄像机对镜头前的过程的纪录上。 ”○1 电视是纪录“正在发生的事件,稍纵即逝”,需要戏剧性、过程性的展现。

二、选取历史闪光点艺术化再现,瞬间抓住观众

“看戏看角儿”,道出了汉剧美学的秘密。在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花雅之争的舞台上,唯有融百家之长,才能雅俗共赏赢得广泛认可。抓住汉剧角儿的重大历史时刻,加以细节放大,就能在现在观众心中激发共鸣。

就是《宇宙锋》,陈伯华在北京的演出,将一个弱女子对抗朝廷的机智勇敢大气展现,天才般的唱腔处理、细腻多变的程式化动作艳惊四座。就用这个贵历史片段来开片,将人们迅速带入那个时代。仅仅这一瞬间,就采用了三种方式予以呈现:一是真实珍贵的原生历史纪录镜头片段采用;二是陈伯华第五代传人王荔演绎的多机位拍摄,眼神、手势、身段,细节唯美震撼;三是融入见证人视野、陈伯华故居和老物件,这些回访加上武汉独有的水汽盈盈、烟雨蒙蒙,使得镜头饱含深情、充满张力。

约翰·菲克斯曾言:“个体的感知和体验被堪称理解这个现象世界的主要途径;社会、道德的和政治的理念,如果要想让人接受,必然会以个人体验的形式表达出来。”《楚腔汉调》在个人体验上力求打通汉剧和现代 人心灵契合的地方。 扎根于此、成长于斯的汉剧,就是荆楚大地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电视素材挖掘本土文化,从心灵延伸探索,极富生命力。

三、全面采访、理性表达,建立大历史观

徒有激情不够, 必须内敛积聚力量, 沉稳把握度和张力。 准确、简练、到位就是美。 在全面掌握资料的前提下,如何能做到历史维度的真实,必须建立大历史观,全面采访。本片以志书作者视角切入,融入“李金钊汉剧研究室”的深度研究,丰富多面、真实灵动。

“观点是灵魂”,采访作家方方的过程中,她告诉我们,她对汉剧了解并不多,但还是写了有关汉剧的小说《水在时间之下》。 怎样用好方方的视野,有一个度的选取和把握。

我们没有为难方方去讲汉剧的特质, 而是把汉剧放在武汉这个特定的文化时空背景下谈。话匣子打开,作家独有的敏锐和比现实还真实的笔触, 捕捉的恰恰是汉剧人的英雄气这一特点。在抗战时期,武汉沦陷,汉剧艺人宣传抗日、保卫大武汉,这是一段伤亡惨重的过往。汉剧多以高台大戏演绎三国英雄,正是汉剧的滋养,让汉剧人血气方刚,也成为触动方方动笔的点。

作家视角加上详实的志书做史料基础, 让电视纪录片在厚实的基石上有血有肉,理性客观,却又真诚直接。

四、守候与捕捉真情实感,保留泥土带着根

全片的空镜头尊重真实场景。 深入实地、走街串巷,用航拍镜头、广角、特写镜头充分捕捉现实历史戏舞台。 这些角落大多落魄,甚至即将被拆,摄制组争论,是否应回避而选择唯美镜头。 但反思过后,还是要对准真实,对即将消失的美进行纪录,是一种更大格局的审美。

摄制组还走进保有汉剧原生态、 两代人接力的文小佑剧团,感受汉剧在民间的生命力。走进汉剧收藏家刘立的家进行文物拍摄,汉剧火花、老戏服、年画。 这些真实物件、真实场地、真实环境,带给人浓浓的生活细节体验。 武汉汉剧院也给予了最大支持,将十大行当的当家名角盛装展示。不是定妆照,而是带乐队一板一眼程式化呈现。原汁原味的老戏数百年没变味,变化的只是纪录的镜头。摄制组用电影摄制手法拍舞台、拍细节,拍光影,最大限度的追求真实的艺术化呈现,让观众真切感受戏曲名角儿的魅力。

采访汉剧死忠党文小佑女儿文清那段, 知情人告诉我们,她从不接受任何媒体采访。 “你不认识我,但我很了解你!我看过纪录您父亲的影片。”简短交流,迅速破冰。我们尝试把机器架在远处调镜头, 在她和汉剧名末贾振南老先生常态聊天的状况下,直接说起她父亲。 她不善言辞,但内心波涛汹涌, 某种交流跨越了语言局限。 我的眼中饱含眼泪,她也是。 抓拍,还是抓拍,文清忙前忙后,招呼每周一聚的这群汉剧铁杆戏迷。这种保留泥土带根的纪录方式,没有痕迹,没有做作,没有破坏,自然流淌在屏幕上。

戏曲不再流行的当下,汉剧会消失吗? 片尾,戏曲进校园活动中的小姑娘,眼神清澈动人:“它很美,你们一定要来看看,才知道。”汉剧,这个古老剧种还坚守在流光溢彩的舞台上,化一锅老汤,各剧种在相互学习中都可取一瓢来饮;它化入当代人的血脉,为武汉、为荆楚这片土壤、为中华大地缓缓注入英雄的血液。

结语

四百余年的时间跨度,如何扎根于本土文化,真实、传神地表现汉剧这种古老的艺术, 将这种体验更好的传达给观众,是需要电视人沉下心来更多尝试和思考的:如何用影视来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拉近与现代观众的距离,利用影视艺术的保存、再现功能,让更多的人来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丰富和它的温度。

猜你喜欢
汉剧纪录戏曲
荆风楚韵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汉剧
武汉市汉剧剧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戏曲其实真的挺帅的
1949年以来汉剧表演艺术资料述论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梁素珍广东汉剧旦角表演艺术特色简析
论戏曲批评的“非戏曲化”倾向
《科教·纪录》
中国刷新一箭多星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