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育龄女性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与体质指数关系

2020-08-17 00:59杨雪莹张宏光代巧云胡序怀焦楷磊马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对象脂肪体重

杨雪莹 关 婷 张宏光 代巧云 张 月,3 胡序怀 杨 娟 焦楷磊马 旭,3 赵 君*

1.国家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研究所(北京,100081);2.深圳市卫生健康发展研究中心 ;3.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

体质指数(BMI)是国际上最常用的衡量人体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可靠指标。根据报道,我国18岁以上男性和女性中超重和肥胖率为42.00%,农村地区15~45岁女性体重过低率为6.00%[1]。孕前超重或肥胖会增加育龄女性无排卵、月经异常、生育力下降、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风险[2-3],同样体重过低至脂肪比例低于维持排卵的临界量时也会导致女性不孕[4],影响其生殖健康。此外,有学者指出,甲状腺功能异常会增加育龄女性自然流产、死产、后代神经智力发育障碍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风险[5]。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是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一项重要筛查指标[6],已纳入育龄女性孕前健康检查常规项目。研究发现,成年人血清TSH水平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升高与BMI呈正相关,但是研究对象主要是国外中老年或围绝经期妇女群体,样本量也较小[7-8],且目前关于女性TSH水平升高与BMI过低的关联性研究较少[9]。本文以备孕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开展TSH水平升高与BMI的关联研究,为提高育龄女性生殖健康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信息系统,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1月—2018年12月在深圳市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育龄女性。纳入标准:①年龄20~49岁;②体重、身高、TSH水平信息均完整。排除标准:①有肿瘤或结核病史者;②目前正在服用避孕药、降压药、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甲状腺功能治疗药、减肥药等药物者;③不吃肉、蛋或厌食蔬菜者;④妇科B超检查已孕者;⑤TSH水平低于实验室参考值范围下限者。研究对象在签订知情同意书后,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和饮食生活习惯等,按照项目技术规范对其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妇科B超检查。

1.2 标准及定义

根据BMI分为体重过低(<18.5kg/m2)、体重正常(18.5~23.9kg/m2)、超重/肥胖(≥24.0kg/m2)[10];将TSH水平高于当地实验室参考值范围上限定义为TSH水平升高。此外,将研究对象户口所在省份为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广西、海南者定义为户口所在省份沿海[11];将烟草暴露定义为研究对象自报主动吸烟或偶尔/经常被动吸烟;将酒精摄入定义为研究对象自报偶尔/经常饮酒。将血压分为正常(收缩压<120mmHg且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120~≤139mmHg和(或)舒张压≥80mmHg~≤89mmHg]、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2]。将血糖分为正常(≥3.9~<6.1mmol/L)、低血糖(<3.9mmol/L)、空腹血糖受损(≥6.1~<7.0mmol/L)和糖尿病(≥7.0mmol/L)[13]。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R Studio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由于计量资料不满足正态分布,故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组间差异统计学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用比值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估计TSH水平升高对BMI的影响。所有检验采用双侧,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研究纳入的256 675例育龄女性年龄中位数为28岁,其中TSH水平正常和升高者分别为247 972例(96.6%)和8703例(3.4%)。体重正常、过低、超重/肥胖者分别为174 494例(68.0%)、51 412例(20.0%)、30 769例(12.0%)。年龄、户口性质、户口所在省份沿海、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烟草暴露、酒精摄入、血压、空腹血糖、血红蛋白、TSH水平在不同体重组的构成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不同BMI组基本特征比较

2.2 TSH水平升高与BMI关联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调整年龄(连续、户口性质、户口所在省份沿海、民族、文化程度、职业、烟草暴露、酒精摄入、血压、空腹血糖、血红蛋白等因素后,与TSH水平正常组相比,TSH水平升高组育龄女性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升高29%(OR=1.29,95%CI 1.20~1.38),发生体重过低的风险降低13%(OR=0.87,95%CI 0.82~0.93)。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TSH水平正常组相比,TSH水平升高组育龄女性发生超重/肥胖的风险增加34%(OR=1.34,95%CI 1.26~1.42),而发生体重过低的风险则降低16%(OR=0.84,95%CI 0.79~0.88)。

3 讨论

本研究对在深圳市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女性进行TSH水平升高与BMI的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在纳入研究的256 675例育龄女性中体重过低率和超重/肥胖率分别为20.0%和12.0%,与深圳市既往报道的结果相似[14],但与国外报道的结果存在差异,这可能由于国内外对超重和肥胖的判断标准不一致所致[15]。

目前,国内外对于女性TSH水平升高与BMI的关联性研究主要集中在TSH水平升高与超重或肥胖的相关性方面,且研究结果基本一致。Asvold等[7]通过挪威一项22 662名40岁以上女性的队列研究发现,与TSH水平正常组(TSH≥0.50~≤3.50mU/L)相比,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TSH≥3.60~≤4.00mU/L)和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TSH>4.00mU/L)女性BMI更大,肥胖(BMI≥30.00 kg/m2)率更高。Knudsen等[8]通过4082例18~65岁丹麦女性的一项横断面研究发现,与TSH水平正常组(TSH≥0.40~≤3.60mU/L)相比,TSH水平升高组女性(TSH>3.60mU/L),肥胖(BMI≥30.00 kg/m2)发生风险更高,且TSH水平与BMI呈正相关;辛丽红等[16]在822例20~75岁的研究对象中发现,与TSH正常组(TSH≥0.27~≤4.20mU/L)比较,TSH水平升高组(TSH>4.20mU/L)肥胖发生风险增加90.10%,TSH水平与BMI呈正相关。但是,国内外对于TSH水平升高与BMI过低的关联性研究少有报道。Xu等[9]通过一项16 975例18~80岁成人队列发现,TSH水平在正常范围内(TSH≥0.35~≤4.94mU/L)升高与体重过低(BMI<18.5kg/m2)的没有关联。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大多数关于女性TSH水平升高与BMI的关联性研究,研究对象主要是中老年或围绝经期妇女群体,以年轻育龄女性为研究对象的文献很少,而本研究人群主体为年龄结构较为年轻(20~35岁占87.11%)的计划妊娠妇女,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该研究领域的不足。

TSH水平升高与BMI关联的机制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TSH通过脂肪组织中的受体TSHR诱导前脂肪组织分化为脂肪细胞,促进脂肪形成[17-18]。Lu等[17]通过将小鼠随机分成高脂肪组和对照组,分别喂食含有20%脂肪的高脂饮食和含有4%脂肪的对照饮食,喂养14周后,采集小鼠内脏组织研究发现,与对照组相比,高脂饮食喂养的肥胖小鼠平均甲状腺激素受体(TSHR)水平显著增加,表明TSHR在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Rahbar等[19]提出,TSH通过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来释放瘦素,而瘦素水平升高可能诱导胰岛素抵抗,从而导致肥胖的发生。

本研究是一项在年轻育龄女性为主体的人群中开展的较大样本的横断面研究,发现育龄女性TSH水平升高与BMI呈显著性正相关,提示将育龄女性孕前TSH水平控制在适当范围,可降低超重/肥胖的发生风险,同时降低不良妊娠结局及妊娠期疾病的发生风险。但是,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本研究为横断面分析,不可直接做TSH水平升高与BMI的因果推断,二是本研究人群来自深圳市单一地区,样本具有局限性,结论外推受限。

猜你喜欢
对象脂肪体重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给鲸测体重,总共分几步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奇妙体验之称体重
称体重
称体重
反派脂肪要逆袭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