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时间对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及应激指标影响

2020-08-17 00:59马红英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预防性病原菌抗生素

马红英

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473000)

术后感染是剖宫产常见手术并发症,以手术部位感染常见,发生率3%~15%,可导致住院时间延长,住院费用增加和产妇生活质量降低[1]。分析剖宫产术后感染特点、寻找感染危险因素是及早预防和判断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200例剖宫产产妇,旨在观察感染发生率及感染危险因素,并探究麻醉时间对感染及应激指标的影响,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30日—2019年4月30日本院剖宫产产妇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病例资料完整;②年龄>18岁;③足月产;④剖宫产术前体温正常;⑤剖宫产术中使用腰-硬联合麻醉;⑥研究获得本人同意。排除标准:①术前感染;②术前3个月服用激素类或抗生素者;③盆腔或阴道手术史;④妊娠合并疾病(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合并肝炎等);⑤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功能异常;⑥合并肿瘤者;⑦怀疑感染但无病原菌检测结果者;⑧贫血者。

1.2 方法

收集产妇基础资料,包括年龄、孕周、流产史、术中出血情况、术中输血、麻醉时间、单胎或双胎、术后是否留置尿管、侵入性检查次数、术前使用抗菌药物和是否胎膜早破等,分析临床资料与术后感染发生情况。根据2005年卫生部制定《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术后感染。收集产妇病原菌检测结果,对剖宫产术后可疑感染产妇,取静脉血行涂片检测和病原菌培养,菌种鉴定使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记录产妇术前及术后当天应激指标(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糖)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放射免疫法检测皮质醇,德国Roche公司血糖仪检测血糖。

1.3 观察指标

①术后感染发生率、感染特点及病原菌分布情况。②临床资料与术后感染相关性,并分析感染危险因素。③麻醉时间对应激指标影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资料使用t检验比较;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纳入对象基本情况

共纳入1200例,年龄(33.1±2.2)岁(19~39)岁,孕周(36.6±0.7)周,学历高中及以上729例(60.8%),流产史243例(20.3%),双胎妊娠214例,单胎妊娠例986例。

2.2 术后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

1200例发生术后感染70例(5.8%),分别为切口感染31例(44.3%),泌尿系统感染16例(22.9%),呼吸系统感染15例(21.4%)、生殖系统感染7例(10.0%)、腹腔感染1例(1.4%)。病原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杆菌占55.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占44.4%,以大肠埃希菌为主,病原菌分布情况见表1。

表1 病原菌分布情况

2.3 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产妇年龄、流产史、单胎或双胎、留置尿管与术后感染无相关性(P>0.05),术中出血≥200ml、术中输血、麻醉时间≥1h、术前未使用抗生素、侵入性检查≥5次及胎膜早破的产妇术后感染率增加(P<0.05),见表2。多因素分析显示,术中出血≥200ml、麻醉时间≥1h、侵入性检查≥5次产妇是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剖宫产术后感染保护因素。见表3。

表2 术后感染与不同临床特征

表3 剖宫产术后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2.4 不同麻醉时间产妇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

不同麻醉时间产妇术前应激指标无差异(P>0.05),术后麻醉时间≥1h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血糖均高于麻醉时间<1h组(P<0.05),见表4。

表4 不同麻醉时间产妇手术前后应激指标水平

3 讨论

与阴道分娩相比,剖宫产后感染风险增加5~20倍[2]。切口感染可导致产妇疼痛和不适、手术后并发症发病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和治疗费用增加等。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剖宫产后感染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较高(10%)[3]。Saeed等[3]荟萃分析显示,剖宫产后感染发生率为3%~15%。本研究为5.8%,与既往研究结果相符[1]。感染以切口感染为主,其次为泌尿系统感染。丁式敏等[4]研究剖宫产后感染部位分布也发现以切口和泌尿系统感染为主。本研究病原菌分析证实革兰阳性杆菌占55.6%,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占44.4%,以大肠埃希菌为主。与丁式敏等[4]结果相符。提示临床应针对常见感染病原菌进行预防性用药。

本研究术中出血≥200ml、术中输血、麻醉时间≥1h、术前未使用抗生素、侵入性检查≥5次及胎膜早破的产妇术后感染率增加。排除混杂因素后,术中出血≥200ml、麻醉时间≥1h、侵入性检查≥5次产妇是剖宫产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保护因素。目前,对剖宫产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尚存在争议。Wodajo等[5]研究认为术中麻醉时间、侵入性检查、伤口污染等级较高,贫血是剖宫产术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与本研究结果相符。Wendmagegn等[6]研究证实术中失血量、胎膜早破的产妇剖宫产后感染发生率增高。Smaill等[7]研究认为,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对剖宫产后感染率影响不大,但Martin等[8]研究证实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可降低感染发生率。剖宫产后感染影响因素受入组人群及地区差异、病例数、医疗水平及剖宫产技术等影响,感染的有关影响因素仍需深入研究证实。

本研究观察,麻醉时间过长对剖宫产术后感染发生率可造成影响,且可导致手术应激指标增加易导致细菌侵袭。Shea等[9]研究证实,伤口暴露时间可增加细菌浸入和感染发生率。因此麻醉时间过长可增加感染几率,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控制麻醉时间并综合评估产妇感染风险,以降低感染发生率。

综上,剖宫产术麻醉时间超过1h可增加术后应激水平及感染发生率,缩短麻醉时间及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药物是降低感染发生的有效措施。

猜你喜欢
预防性病原菌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抗生素的故事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2015款奔驰R400车预防性安全系统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