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现状及发展初探

2020-08-17 00:59杨爱平何文杰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妇幼保健县域保健

杨爱平 宋 冰 周 伟 何文杰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北京,100086)

近年来,随着国家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妇幼健康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不断整合。 县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简称妇计中心)作为基层妇幼健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等问题值得研究探讨。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结合百姓生殖健康促进工程项目试点,在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选取黑龙江、山西、江苏、湖北、重庆、甘肃等7个试点省、市的11个县(人口总数超过40万人)县级妇计中心作为调查点。

1.2 方法

采用现场访谈和问卷调查方式,了解11家县级妇计中心财政状况、服务范围、人才结构、软硬件建设、创新发展等方面情况,进行分析探讨。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研的11个县级妇计中心,全额拨款单位5家,差额拨款6家机构,其中仅2家保留门诊收费,4家保留儿科和产科医疗业务。表1可见,没有门诊和临床业务的5家机构年收入均在500万元以下;保留儿科和产科 的4家机构中3家收入在1000万元以上。以妇幼健康服务为主体的妇计中心只有2家。

表1 11家县级妇计中心基本情况

2.2 主要发现

县级妇计中心特别是全额拨款单位,由于无法开展收费性项目,导致发展相对滞后,技术服务能力甚至落后于乡镇卫生院妇产科。人员队伍结构老化、临床专业人员缺乏,未能充分、有效发挥其在妇幼保健服务中的积极作用。

2.2.1机构性质改变,医疗功能消弱,服务能力相对不足。县级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并入了县级妇幼保健院后,其性质属于全额拨款单位,不能开展临床诊疗服务,导致县级妇幼保健院产科、妇科门诊关停,产科病房取消。本次调查的11家单位有7家取消了产科病房,产科纳入县综合医院。 山西省有1家县级妇计中心只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一些妇幼保健院原有的产、妇、儿科治疗的龙头地位被县级综合医院取代。同时,收入相对减少,导致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受限。湖北省的1家县级妇幼保健院,合并前门诊量较大,是省级重点专科,年收入达到县级综合医院水平;合并后部分临床、保健服务不能收费,门诊业务收入和门诊量下滑30%。调研中同时发现,一些地区医疗集团发展推进迅速,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先行先试。一些县级妇计中心纳入医疗集团后,原妇计中心领导直接管理的权力相对削弱,主要发挥转诊患者的作用。

2.2.2专业服务人才相对缺乏。县级妇计中心内副高职称的妇产科医生不到1%,合并前的学科带头人大部分都到县综合医院或者私立医院,县级妇计中心缺乏既懂临床又懂保健的学科带头人。 由于财政经费不足,医技人员无法进行绩效管理,现有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有些原计生系统的领导对临床工作不够熟悉,担心产生医疗纠纷,不愿拓展业务;而愿意拓展业务的中心受编制和财政影响,人才引进困难。

2.2.3硬件设备设施相对落后。县级妇计中心除了公共卫生经费之外,财政经费主要提供在编人员工资,购买新设备的经费投入很少,业务用房紧张。在规模、技术、设备和财力等方面, 与综合医院相比存在较大差距。由于缺乏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 相关检验项目不能开展,不能完全满足妇女儿童医疗保健的需要。 如11个中心均未开展HIV分型检测、叶酸代谢能力检测等。

2.2.4生殖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开展。调研发现 ,县级妇计中心在开展生殖保健服务工作时,由于受到人员和经费制约,生殖健康宣传服务受限。 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较重的县级妇幼专业人才基本上都在乡村基层开展和落实公共卫生项目,没有精力和时间开展专项生殖健康宣传促进。

3 讨论

3.1 全面贯彻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方针政策

当前,县级妇计中心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职能日益增多与自身临床服务能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县级妇幼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县级妇计中心应当全面贯彻落实“以保健为中心、保健与临床相结合”的发展方针,而不能忽略临床,应逐步建设成为全县域内妇女医疗保健中心、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和围产医学三位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服务中心,真正实现妇幼卫生保健服务与临床医疗服务功能两手并重;以临床医疗服务为抓手,发挥其在加强县域卫生、分级诊疗、疾病预防、国民健康教育及知识普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向更多的基层群众普及健康知识。

3.2 逐步统一纳入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

当前,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和县级医院综合能力建设正扎实有序推进,但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仍未被纳入统一进行改革和建设。这使得县级妇计中心在医保支付、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和临床服务等方面不能得到政府更加有力的支持。将县级妇幼保健机构统一纳入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范畴,将更加有助于发挥县级妇计中心在县域卫生中的基础作用。

3.3 扎实打造县域内妇幼保健服务排头兵

县级妇计中心是县域内城镇、农村妇女和儿童获得医疗保健服务的主要阵地,应重点发挥其在县域内承担妇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管理的职责和功能,使其成为县域卫生中提供妇幼保健服务的重要力量和排头兵。增强核心竞争力,通过妇女、儿童两大群体有效带动,不断拓展和丰富自身业务内涵。

3.4 主动融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发展

县级妇计中心应主动参与纵向、横向的医共体、医联体建设。尤其是在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等方面,通过与省、市级妇幼保健院专科共建、进修学习等方式,促进专家资源下沉,实现资源共享;积极发展远程医疗服务,促进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开展妇幼保健中医适宜技术服务。

3.5 增强改革发展与创新作为的意识

一方面,要准确把握健康中国建设的精神要义,将保健与临床服务紧密结合;二是在始终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宗旨和保持公益性前提下,适当引入竞争机制。在保证社会效益同时,考虑经济效益和长远发展。在其承担的公共卫生、保健工作时,务必确保服务质量,使患者放心满意;在提供一些特需医疗服务时,可以根据市场规律需要,合理资源配置,提高使用价值,增强核心竞争力。同时,要加强人才培养,改善就医环境,提高医务工作者待遇,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适应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更加完善的县级妇幼保健医疗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妇幼保健县域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县域经济 绥德“网上货运港”
现代综合类妇幼保健医院建筑设计要点探析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2014~2018年门急诊手足口病的病原构成变化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新医改下提升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工作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