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得了厌食症,表面看是怕影响体型,其实是……

2020-08-17 01:27马志国
现代家长 2020年7期
关键词:神经性学业挫折

马志国

她追求完美,自尊心强,自我期望值高,遭遇挫折后,由过强的自尊走向反面——陷入过度的自卑,甚至失去了自我。

“孩子说她吃不下东西,是怕长胖,不敢吃。”

高三女孩于兰在父母的陪同下预约来访。她瘦瘦弱弱的,一脸愁容,眉头不展,接过我递去的一杯水后说了声“谢谢”,便沉默不语。

于兰的母亲说:“老师,您看这孩子瘦成啥样子了。就这,还不吃饭!现在,我们最发愁的就是这个。上高二时,她摔了一跤,磕到了牙,咀嚼较困难,饭量就比平时小了一些。当时,我们没在意。一段时间后,她照镜子发现自己瘦了,惊喜地说自己似乎更好看了。从那以后,她的饭量就越来越小。

“我们看她越来越瘦,身体日渐虚弱,问她为什么不吃东西。她说吃不下。她不仅饭量越来越小,还见不得荤腥。看到饭桌上有鱼有肉就生气,发脾气,甚至哭闹。我们想劝她多吃点,又怕她生气,真是不知如何是好。

“同时,孩子的情绪波动很大,经常烦躁不安,说我们不关心她。疫情期间不能出门,她更是心烦意乱,三天两头地哭闹。

“说实话,疫情期间不能出门,人人心里都很烦闷,加上孩子闹人,我们的心情也不好,但还是给予孩子最大的谅解。我们想,孩子终归是孩子,不跟她一般见识。可眼看她一天天瘦下去,我们担心得不行。等疫情控制住了,企业陆续复工复产后,我们带孩子去看医生做检查。一番折腾后,医生说没啥大问题,就是代谢有点紊乱。我们又带孩子看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开了抗抑郁的药,孩子的情绪稍好些。可是,眼看快开学了,孩子好像更不想吃东西了。”

于兰的父亲说:“前两天,我跟孩子深谈了一次。孩子告诉我,她吃不下东西,是怕長胖,不敢吃,所以看到食物就烦。她说,她用手机查了,她得了厌食症。她很发愁,说这病吃药不管用,她想找个人说说心里话。我们这才找到您,希望您能帮帮孩子。”

“我其实不是怕长胖,而是找不到自信了。”

看到于兰有主动求助的愿望,我便和她单独做了交流。

于兰说的情况和她父母介绍的差不多,她想解决自己的厌食问题,但是又怕长胖,她很想知道究竟怎样吃才合理。于是就如何合理进食,我跟她做了交流。交流后,于兰领会到她的体型偏瘦,适当进食不会让体重超重,所有身体指标包括体重,只要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都属正常。总之,她根本不用为进食多增加体重而担心。

于兰的眉头舒展了:“就我的体型来说,可以放心地该吃吃该喝喝了?”

我笑了:“对。你这么瘦,为什么还怕长胖呢?”

于兰陷入沉思:“我有些自卑,自我感觉特别不好,还常常发脾气。”

“为什么?是不是去年期末考试考砸了?”

于兰看看我,然后低下头:“是的,去年期末考试我考了年级第497名。”

“以往成绩如何?”

于兰的头更低了:“我的自尊心特别强,凡事追求完美,自我期望很高。中考考上重点高中后,我努力学习,考试成绩排名一直在年级前300名以内。可进入高二后,我的成绩一次次下滑,自信被一次次碾压。去年下学期期末,是我考得最差的一次,名次差点就滑到500名以外了。我彻底崩溃了,自卑到了极点……”

说到这里,她的眼泪流了下来。

我递去纸巾,等她心绪平稳些才问:“成绩下滑后你才出现进食障碍,不敢吃东西,并特别在意体重的吗?”

于兰哽咽着说:“是。其实,摔跤磕到了牙齿只是巧合,真实原因是我碰巧发现少吃东西让我比以前更好看了,找回了一点自信。所以,我越发不想吃东西,越发怕自己长胖。”

我表示理解:“这样一来,好像也就忘记了考试的打击,是吗?”

于兰苦笑:“是啊,我知道这有点自欺欺人。我的问题,其实不是怕长胖,而是没有自信了。”

她在潜意识里启动了置换的心理防御机制,把由学业问题造成的内在自我感觉问题,置换成了外部的自我形象问题

至此,我看清了于兰厌食问题的来龙去脉。

从症状上看,于兰属于神经性厌食。神经性厌食是一种进食障碍,主要表现为:过于关注体重、体型,害怕体重增加,担心身体发胖,盲目追求苗条,因而影响进食,体重显著减轻,同时可能伴有营养不良以及代谢、内分泌紊乱,女性还会出现月经不调。这些症状,于兰都能对上。

透过表象看本质,于兰为什么会出现神经性厌食呢?

从心理学角度说,患有神经性厌食的人,往往有这样的性格特征:完美主义、刻板固执、敏感多疑、内向拘谨、自我中心、自尊心过强、自我期望过高等。拥有这种性格特征的人,如果遭遇意外或者重大挫折,心理压力就会过大,容易诱发神经性厌食。就是说,神经性厌食多是心理压力造成的。

通常,如果一个人自我感觉良好,就不会特别在意外表;反之,如果一个人特别在意外表,往往内心找不到自我,不是很有自信。当一个人出现神经性厌食的时候,盲目减肥、瘦身,其实是潜意识里通过外部形象来补偿内心自我,从而减轻心理压力。这在心理学上叫置换作用,是一种心理防卫机制。比如,有些学生往往把人际关系压力以及性困惑,置换为某种强迫症症状,从而掩盖问题的实质。

于兰也是这样。她的厌食根源在于学业竞争压力太大,考试受挫后受到了沉重打击。她追求完美,自尊心强,自我期望值高,遭遇挫折后,由过强的自尊走向反面——陷入过度的自卑,甚至失去了自我。

为化解心理重压,于兰在潜意识里启动了置换的心理防御机制,把由学业问题造成的内在自我感觉问题,置换成了外部的自我形象问题,从而导致神经性厌食的发生。她盲目减肥、瘦身,试图通过重塑外部自我形象,来弥补内在自我感觉的不足。

同时,由于她一直纠结于进食障碍、减肥瘦身等问题,暂时掩盖了由考试挫折造成的心理困扰,起到了心理麻醉的作用。但是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考试挫折以及学业压力会不时浮出水面,让她隐约意识到自己问题的根源。正因为如此,稍作点拨,于兰就发现了自己问题的所在——她是在学习上找不到自信了。

“学习是孩子的事,放手交给孩子就是。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有时候不帮忙就是最好的帮忙。”

治病,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解决心理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而要透过表象看实质,找到症结,才能标本兼治。

沟通了上面的意思,于兰领悟得很快:“我知道了,不会再纠结于减肥了,您放心。可是,我怎样才能找回自信呢?我还有希望吗?”

我语气肯定地说:“当然有希望!有我帮你,你一定能找回自信的。”

随后,我跟于兰算了一笔账:“你们年级有多少人?”

“差不多800人。”

“你最差的一次考了多少名?”

“第497名。”

“你后面还有多少人?”

“200多人。”

“作为重点高中的学生,名次在你后面的那些同学,有希望考上大学吗?”

“有。我们学校的学生几乎都能考上一本,只有少数二本。”

“如果排名在你后面的同学都有希望,那你呢?”

“应该更有希望。”

“这还是你考得最糟的一次,如果按你平时的水平呢?”

于兰的眼睛亮了:“当然更有希望了!”

“如果你把心态调整好,在学业上更进一步呢?”

于兰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我说:“是不是就更更有希望了?”

于兰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看来,我是自己吓自己。”然后,她抬起头精神振奋起来,“我该怎样调整心态,更进一步呢?”

學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来说,情绪紧张度太低,缺乏强烈的动机,学习效率不会高;但是情绪紧张度太高,动机过于强烈,学习效率也不会高;只有保持适度的情绪紧张,保持适中的动机强度,才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就高三现状看,情绪紧张度过低的情况不多,令人担心的是情绪紧张度过高,动机过于强烈,所以说家有高三学生的家长,不要盲目制造紧张空气,而应该引导孩子以平常心迎接高考。

响鼓不用重槌敲。于兰看到了希望:“我知道了,减压,放松,轻装前进,不再自己吓唬自己。”

我赞许地点头:“说得好。再考试,你就这样想——大不了再考个第497名,还能怎样?!”

于兰吃吃地笑了:“谢谢您,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找到自我的感觉真好啊!你刚进来的时候,老师给你递水,你连个笑容都不给一个。你看,现在你笑得多灿烂!”

之后,我请回于兰的父母。看到久违的笑容回到孩子的脸上,他们明显松了一口气。我给他们介绍了于兰存在的问题以及背后的症结,并建议:一、让家庭氛围回归常态,父母该做什么做什么,别总盯着孩子吃没吃饭,吃了多少,在吃饭问题上,最好让孩子顺其自然。二、停止医学治疗。不要把孩子再当病人,也不要为她厌食跑医院看医生做检查,就把她当正常孩子对待。

于兰的父母非常赞同,表示一定配合。

于兰的母亲临走时问:“孩子也跟我们说过多次,别拿她当病人。就按您说的,吃饭的事顺其自然,我们不管了。可是,对孩子的学习,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我建议:“吃饭是孩子的事,学习也是孩子的事,放手交给孩子就是。家长不要给孩子过大的压力,有时候不帮忙就是最好的帮忙。”

大约过了一个月,于兰的母亲给我传来好消息:开学后第一次月考,于兰的名次回到了年级前300名以内,而厌食症也早就不治而愈了。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神经性学业挫折
Holism in Education
逃不开的痒
毫针深刺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分析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挫折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终身不遇
35
不要把神经性皮炎当牛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