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调查
——基于百度指数的大数据分析

2020-08-19 10:26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关注度五四运动百度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150040)

五四运动是一百年前在北京爆发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的,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代表着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五四运动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已经被永久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并形成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核心内容的五四精神。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孕育出的宝贵精神财富。大力宣扬五四精神可以提高人民对中国精神的关注度,为党和国家牢根固魂;可以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爱国主义氛围,提高民族凝聚力;可以提升国民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积蓄磅礴力量。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缅怀五四先驱崇高的爱国情怀和革命精神,总结党和人民探索实现民族复兴道路的宝贵经验,这对发扬五四精神,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新时代中国青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新时代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公众习惯于应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深入研究是谁在互联网上关注五四精神,关注的程度如何,关注了哪些内容等问题,就可以更加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不断提高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更好的传播和弘扬五四精神。

一、百度指数为五四精神网络关注度的研究提供了大数据分析平台

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调查显示,截止至2018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8.29亿,全年新增网民5653万,互联网普及率达59.6%,其中网络新闻用户规模达6.75亿。此外报告显示在用户首选的搜索引擎中,百度搜索引擎的使用率达到了74.5%,占用户首选搜索引擎市场的七成以上,由此可见百度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网站。[2]为方便人们使用大数据开启“智赢人生”,方便企业“智胜市场”,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数据分析的价值,2006年7月百度指数(BaiduIndex)1.0版本正式上线。百度指数是以所有使用百度搜索引擎网民的浏览数据为基础的大数据分析平台,是当前较重要的统计分析平台之一。

百度指数的使用方法简单,所有网民都可以注册账号进行搜索获取清晰且通俗易懂的分析报告。百度指数具有趋势研究、需求图谱、人群画像三个特色功能。

随着百度指数版本的不断更新,人们不仅可以使用百度指数分析各种数据,还可以将多种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和叠加分析。百度指数能够清晰的为用户显示:所检索的关键词在该搜索引擎上的搜索数量有多大,搜索时间段的频次分布,一段时间内该关键词的涨跌态势,新闻舆论报道情况,同时段搜索相关词有哪些,搜索这些词的网民特征,以及该关键词网络搜索的地域分布等。

百度指数为需要大规模调查网络数据的非专业研究大数据技术的科研人员提供了网络大数据收集、调查和研究的科学平台,帮助研究者大大提高了数据总量,基本实现了“样本=总体”的研究需求,提升了调查结果的全面性与准确性。百度指数为广泛而深入地调查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提供了可能。该研究以百度指数为依托,以五四精神为搜索关键词,深入分析公众对五四精神的关注程度、以及互联网媒体对五四精神的宣传报道程度,发现当下应用互联网宣扬和传播五四精神所存的问题,并探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办法。

二、公众对五四精神网络关注度的分析

公众在百度搜索引擎上搜索五四精神的频次和时间分布都会被以大数据的方式被储存。公众的这些网络搜索行为为分析公众对五四精神网络关注度提供了数据支持,这些数据可以真实地反映出公众对五四精神的关注程度及变化趋势,深入分析以后会得出当下应用互联网传播、弘扬五四精神的严重问题所在。

1.搜索指数分析

搜索指数指的是互联网用户对某特定关键词的搜索频次及其变化趋势。搜索指数是以使用百度搜索引擎的互联网用户的搜索数量为数据基础,以特定的一个或几个关键词为研究对象,科学统计并分析某一个或某几个关键词在百度网页上的搜索数量。由于互联网的数据来源不同,百度指数的数据来源分为电脑端数据和手机移动端数据。百度指数可以为我们提供2006年6月至今的电脑端数据和从2011年1月至今的手机移动端数据。

在百度指数平台上以五四精神为关键词进行查询,可得到该关键词的搜索频次趋势图。我们不仅可以查看当日的搜索指数、最近一周的搜索指数、最近一个月的搜索指数、全部时间段的搜索指数、还可以自定义时间查询。为直观得显示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整体趋势,本文选取了2006年6月至2019年4月的电脑端数据、2011年1月至2019年4月的手机移动端数据以及2011年1月至2019年4月的电脑端和手机移动端汇总数据这三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如图1、图2、图3所示)

图1 2006年6月至2019年4月电脑端“五四精神”搜索指数趋势图[3]

图2 2011年1月至2019年4月手机移动端“五四精神”搜索指数趋势图[3]

图3 2011年1月至2019年4月电脑端和手机移动端“五四精神”搜索指数趋势图[3]

首先,对2006年6月至2019年4月电脑端“五四精神”搜索指数趋势图进行分析。该趋势图总体呈波浪状稳定上升趋势,每年出现一次搜索指数高峰在5月4日左右浮动,每年还出现一次搜索小高峰在12月9日左右浮动,整体的搜索指数平均值为189。每逢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日、95周年纪念日、100周年纪念日时 “五四精神”的搜索指数会突然激增。其中2019年4月“五四精神”的搜索指数最高为3416,并预测五月的搜索指数会继续上升。

其次,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4月手机移动端“五四精神”搜索指数趋势图。该趋势图总体也呈波浪状稳定上升趋势但较2006年6月至2019年4月电脑端“五四精神”搜索指数趋势图平稳且除100周年纪念日外不存在突然激增情况,整体的搜索指数平均值为194。该趋势图每年只出现一次搜索高峰均在5月4日左右且2019年4月的搜索指数最高达到11114,并预测当年5月的搜索指数会继续增加。2014年以前电脑端的搜索指数均大于手机移动端,但手机移动端的搜索指数逐年迅速增长,自2015年起机移动端的搜索指数已超过电脑端指数。由此可见公众使用互联网的规律,在手机上网技术还不成熟的年代,人们普遍使用电脑搜索信息,随着手机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不断发展,公众渐渐青睐于使用更加便捷的获取信息的移动端渠道,也因此使得“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大大提升。2014年手机移动端的搜索峰值比2013年手机移动端的搜索峰值要高很多,这可能跟相关网络宣传政策有关。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对五四精神的研究,就是要把继承传统同与时俱进结合起来,深入揭示五四精神的时代价值与实践要求”。[4]网络媒体加大了对“五四精神”的报道,也使得“五四精神”的关注度持续增高。

随后,综合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4月电脑端和手机移动端“五四精神”搜索指数趋势图。该趋势图总体仍呈波浪状稳定上升趋势,但较2006年6月至2019年4月电脑端 “五四精神”搜索指数趋势图稳定。每年只出现一次搜索指数高峰在5月4日左右浮动,整体的搜索指数平均值为186。每逢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日、95周年纪念日、100周年纪念日时“五四精神”的搜索指数会增加但是除100周年外增加幅度不大。其中2019年4月“五四精神”的搜索指数最高为14530,并预测五月的搜索指数会继续上升。自2016年起“五四精神”的搜索指数峰值逐年增加的速度变快,联系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规律可发现互联网技术越成熟“五四精神”的搜索指数较同年该时段的增加越快,公众对“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也越高。

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呈逐年上升状态,且以一年为周期具有稳定的关注循环,每年的关注峰值在5月4日左右浮动。第二,“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会突然激增,这种激增每逢五四运动90周年纪念日、95周年纪念日、100周年纪念日时会出现一次。以一年为研究周期时,“五四精神”的关注度激增表现在5月4日左右,且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时“五四精神”的关注度也会出现轻微激增现象。第三,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该年度“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最高,截止至2019年4月“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仍呈上升趋势。第四,“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受互联网技术和手机移动端的发展影响严重。互联网技术越成熟、移动端越便捷,“五四精神”的关注度较同年该时段的增长速度越快。第五,“五四精神”的关注度受政策宣传的影响,网络媒体积极响应相关政策,加大对“五四精神”的宣传,也使得其关注度上升。

2.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指的是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互联网用户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某一关键词前后的搜索行为变化,并检测互联网用户在这一变化期间表现出来对哪些相关关键词具有搜索需求,需求程度如何。该分析主要应用大数据的存储、检索与分析技术,综合计算用户检索关键词的频率及其搜索前后的相关词与该关键词的相关性强度。百度指数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搜索行为,将相关词细分为来源词、去向词、热门词等。此外百度指数还会根据不同衡量标准将其相关词进行区分和排序,用最直观的需求图谱体现出来。

在百度指数平台上以“五四精神”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点击需求图谱选项,随后生成“五四精神”需求图谱(如图4所示)。分析该需求图谱可以制作出来源与去向关键词序列图 (如图5所示)。

图4 “五四精神”需求图谱[3]

图5 “五四精神”来源与去向关键词序列图

首先,对“五四精神”需求图谱进行分析。每一位用户的检索行为都是其主观意愿的体现,需求图谱可以更加直观地体现用户的搜索意愿。百度指数的需求图谱基于语义挖掘技术,向用户呈现关键词隐藏的关注焦点。该图中,与“五四精神”离得越近说明与其相关性越强,红色代表搜索趋势上升,绿色则代表搜索趋势下降。随着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日的到来,趋势图显示出的与“五四精神”相关的词就越多,且与其相关性较强的几个词为五四运动、五四精神的当代意义、青年、周年。由此可知公众搜索“五四精神”的意图是为了解五四运动及五四运动的意义。

其次,分析“五四精神”来源与去向关键词序列图。该图分别列出了10个与“五四精神”相关的来源词和去向词,并以搜索频次为依据对这些词进行排序。对比分析后不难发现来源词与去向词有很大比例的重合,这说公众对“五四精神”的关注是持久的、有深入了解意愿的并非一时兴起,随便搜搜。来源词中出现了斗鱼、qq两个社交平台的名称,这也说明公众有意愿通过网络社交软件传播和弘扬五四精神。在去向词中出现了演讲,五四精神演讲稿两个词汇,由此可分析出,有部分公众在互联网上获取、学习“五四精神”后还会通过演讲等线下实践活动将 “五四精神”传播给更多的人。

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随着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纪念日的临近,公众对“五四精神”的关注度逐渐增高。第二,公众通过互联网搜索“五四精神”主要是为了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及五四运动的意义。第三,公众在深入了解“五四精神”后还会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种活动方式对 “五四精神”进行传播和弘扬。

3.关注人群分析

关注人群分析指的是应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在百度搜索引擎上搜索某特定关键词的人群属性。该分析以百度用户的搜索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关键词的人群属性进行聚类分析。关注人群分析主要包括人群的地域分布,性别比例和年龄属性。

在百度指数平台上以“五四精神”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点击人群画像选项,即可得到地域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分布图。整理百度指数上的相关数据可制作出地域关注序列图(如图6所示)、年龄关注柱状图(如图7所示)和性别关注饼图(如图8所示)。

图6 “五四精神”地域关注序列图

图7 “五四精神”年龄关注柱状图

图8 “五四精神”性别关注饼状图

首先,分析“五四精神”地域关注序列图。该图清晰地显示了对“五四精神”关注度最高的十个省份和十个城市。对“五四精神”的关注度较高的这些省份和城市多位于经济、网络和教育均较发达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而位于我国东北、西北等边远地区的省份和城市则对 “五四精神”的关注度不高。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发生在北京的一场以青年学生为主,广大群众、市民、工商人士等阶层共同参与的,通过示威游行、请愿、罢工、暴力对抗政府等多种形式进行的爱国运动。从5月4日开始,北京的学生纷纷罢课,组织演讲、宣传,随后天津、上海、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工人也给予支持。[5]对“五四精神”的关注度较高的这些城市也基本与当年积极响应五四运动的城市重合,而且对“五四精神”的关注度较高的这些城市也多属于中国革命老根据地,由此可见地域文化对“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有着极大影响。

其次,分析“五四精神”年龄关注柱状图。该图清晰地呈现了关注“五四精神”人群的年龄分布,并显示出30—39岁的中青年群体对“五四精神”的关注度最高,大于50岁的中老年年群体对“五四精神”的关注度最低,20—29岁的青少年对“五四精神”的关注度不高,仅占关注群体的13%。小于19岁和大于50岁的群体可能受知识储备及互联网技术掌握程度的影响而很少在互联网上搜索“五四精神”及相关内容。

随后,对“五四精神”性别关注饼状图进行分析。该图以最直观的方式为我们展示了关注“五四精神”人群的性别比例。该图显示应用互联网关注“五四精神”的群体中男性占比36%、女性占比64%,女性占比例约为男性占比的二倍。人的思维能力可分为逻辑思维能力与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的人更愿意关注、学习理科相关知识,形象思维能力强的人则更注重文学、音乐、图画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基于“五四精神”网络关注度研究,男性的思维多属于逻辑型思维,而女性则多属于形象型思维,所以女性对“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更高。

最后,得出以下结论:第一,“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与地域经济、网络、教育发展状况息息相关,且受地域文化影响较大。第二,30—39岁的中青年群体对“五四精神”的关注度较高,20—29岁的青少年对“五四精神”的关注度不够。并且“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受公众的受教育程度和对网络技术的掌握程度影响较大。第三,公众的思维形式也对“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有一定影响。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办法

公众对“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是衡量其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深入探析“五四精神”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因素可以发现“五四精神”的网络宣传还存在着哪些主要问题。

1.公众关注的持续性不强

分析“五四精神”的网络搜索指数后,发现“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持续性不强。公众在五四运动纪念日前后或者其他爱国活动纪念日前后才会对“五四精神”有所关注,寻常日期少有公众关注“五四精神”。数据显示“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受政策宣传的影响较大。“五四精神”是五四运动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若是把宣传“五四精神”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宣传统一起来,就可以极大地增强公众对“五四精神”网络关注的持续性。当今正值国家大力推进文化自信的良好时机,把“五四精神”的宣传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宣传统一起来,也可以增强“五四精神”网络关注的持续性。

2.公众关注的深入性不够

分析“五四精神”的关注相关性后,可知公众对“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只停留在表面,少有公众能通过互联网深入了解“五四精神”的内涵。当今时代是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社交平台、网络学习平台等逐渐成为公众获取、传播知识的主要渠道。我们应该充分应用这些互联网平台,在相关学习网站里融入更加通俗易懂且老少皆宜的与“五四精神”相关的知识,由此增加公众对“五四精神”关注的深入性。我们还应变换“五四精神”网络宣传形式,使“五四精神”的网络宣传不仅局限于文字传播方式。微视频和微直播等视频形式比新闻更具吸引力,且能更生动的表达“五四精神”的内涵。因此我们应及时了解公众的实际需求,在互联网平台上推出能深入体现“五四精神”的相关视频作品,以提高公众对“五四精神”关注的深入性。

3.公众关注的普遍性不足

探析“五四精神”的关注人群属性,可以发现公众对“五四精神”的关注普遍性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五四精神”的网络关注度受地域发展影响较大和青少年对“五四精神”的关注度不够两方面。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边远地区的经济和教育建设,基本实现教育资源同等化,与此同时学校也应该更加重视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广大青少年的政治引领。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公众对“五四精神”关注的普遍性,才能唤醒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使中华民族更具有凝聚力,才能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文化自信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五四精神,就是对伟大的五四运动最好的纪念。爱国情怀始终是中华民族最根深蒂固的优点,发扬五四精神更有利于激发新时代青年的爱国热情,为新时代青年奋勇拼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注入动力。

猜你喜欢
关注度五四运动百度
百年大党 壮阔历程 《五四运动》
论五四运动的启蒙辩证法
Robust adaptive UKF based on SVR for inertial based integrated navigation
《过五四运动赵家楼》
百度年度热搜榜
雄安新区媒体关注度
全国两会媒体关注度
暴力老妈
“王者”泛海发布会聚焦百万关注度
百度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