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海绵城市”理念下园林立体绿化工程施工技术

2020-08-20 07:48陈颖朱首帅
商情 2020年36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陈颖 朱首帅

【摘要】“海绵城市”是城市管理、建设中的一个全新的、关键的课题,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动下快速发展起来。用一种与自然共存、顺应自然的建设理念对城市的土地进行管理、开发、保护,通过建设雨水公园、下沉式绿地、雨水收集系统将自然生态功能发挥到极致,充分结合雨水集蓄、滞留、渗透、净化、循环和排水,对径流污染、内涝灾害、水生态破坏进行有效控制。首先阐述“海绵城市”的建设原则,然后根据“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下园林立体绿化的施工技术对相关的施工策略进行了统筹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城市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  园林绿化  施工技术

一、“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原则

(一)系统原则

以“海绵城市”建设的系统性为依托,城市建设者在对建设方案进行规划时,要从整体入手,全面分析城市水资源开采情况、水设施及水循环流程,然后结合城市的发展规划,充分保障“海绵城市”的建设科学化。例如,英国就先以城市的全面发展作出综合规划,接着设计了排水系统,把城市的排水系统和环境体系有效融合起来。

(二)安全原则

城市居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是城市建设的基础目标,城市建设者在规划建设“海绵城市”时,要全面掌握城市的现有水资源及降水情况,充分结合城市内涝的治理需求,创建出安全美好的城市环境。

(三)规划引领原则

雨水系统、城市的雨水管道系统及雨水径流排水系统是构建“海绵城市”的关键,这三个系统协调配合 “海绵城市”的建设才能成功。所以,城市建设者要谨遵规划性原则,在城市的所有层级实施建设“海绵城市”时,都要对这3个系统统筹规划,保证其有效衔接,从而确保城市灰色和绿色的有效结合。另外,在建设“海绵城市”时,相关部门与政府之间要充分沟通、协调配合,将“海绵城市”的发展和复杂性重视起来,让“海绵城市”的建设更加完善。

(四)生态优先原则

“海绵城市”建设的前提是对水生态的修复。为了对原有的自然水体进行扩大、恢复和保护,就要严格地实行蓝线控制,进行河、湖水系的治理,把自然排水系统高效运用起来,让净化、渗透、积存的自然性得以实现,然后“因地制宜”地对雨水调蓄收集设备进行建设。要采用科学手段和管理技术对生态环境实施保护,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的修复能力。在“海绵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要以生态优先为原则,以现有的环境为基础,“顺势而为”地进行城市建设,达到自然和城市和谐共处的目的。

二、“海绵城市”理念下园林立体绿化工程施工技术难点与应对措施

(一)技术难点

植物品种单调。在对雨水公园建设时,只能种植水生类植物。但是水生植物本就屈指可数,兼备花化、香化、美化等功效的植物就更少了。所以,雨水公园建设必定会存在植物品种单调、布局单一和立体效果不理想等问题。

安全性堪忧。下凹式的绿地标高相对于广场标高和园区道路,要低10--15cm。在小孩奔跑玩耍、突下暴雨、夜晚灯光过暗或者行人太多而发生拥堵状况时,都有可能引起跌落事故。

(二)应对措施

第一,要丰富植物品类,就必须积极引进水生植物并加快对其驯化。第二,为了给耐涝能力较差的乔灌木创造更加适宜的生长条件,可以进行局部小面积的堆坡,以打造微地形,进而更好实现互补的景观效果。第三,种植绿篱植物,如垂叶榕、冬青等,可以最大程度地将绿地与行人隔离。但由于大多数绿篱类植物的抗涝性都不强,对其进行种植时,要让路面高于土标高3--5cm,并且要比绿地排水口的标高略高一点。第四,若园区道路比较宽广,可以用矮栏杆(可带坐凳)进行防护,在增加层次感的同时,还兼具休息功能。

三、园林立体绿化工程施工策略

(一)园林绿地地形建设中坚持“海绵城市”理念

在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首要任务是保护好城市的自然地形及当地的植被,要让植物和地形都自然、正常发展。绿地地形的建设要结合“海绵城市”特色,对城市附近的水体进行改造,把拦水坝设在水池周边,用作滞留及疏导雨水。同时,绿地要略低于绿地两边的平台,让雨水的渗透更为便利。目前,下沉式绿地是绿地建设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通常要比周边路面低,能让降落的雨水一定程度地渗到绿地中,从而提高土壤的含水量,经过渗透、植物吸收、微生物等一系列的作用,削弱雨水污染物,进一步改善土壤性质。另外,绿色设施的增加致使灰色设备降低,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更加舒适的生态环境。例如,某城市在“海绵城市”建设时,提出年径流量超过78%、降雨量限制于30mm、雨水回用率高于15%的要求。建设规划者在对某学校绿地规划建设时,就在原有的竖向绿化的前提下,重新划分了汇水分区,将教学楼西边地区改造成下沉式绿地。等到降雨出现时,教学楼周围的雨水就会渗到地下。

(二)水体建设中坚持“海绵城市”理念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水体建设能够实现城市绿化,主要采用的技术是自然促渗和雨水过滤。雨水过滤的实现主要采取的是透水铺装工程,即使用地砖、混凝土及透水性沥青进行路面铺设,透气性、透水性较为良好,雨水渗透速度也更加快,对洪峰和径流起到削减作用。有研究表明,透水铺装削减洪峰的能力为20%--80%,削减径流的能力为40%--90%。植物缓冲带及植草沟在汇水面小的地区较为实用,因此可以将其建设在广场空地和路边。若降雨量较大,四面八方汇集的雨水经植草沟就会转为潺潺细流,净化雨水的同时也增添一道风景,而且还能有效预防水土流失,降低对其他开发设备的影响。另外,建设城市的绿色街道,可以利用广场周围空间精细地处理雨水,还可以将雨水花园建设在景观周边。例如,在供观赏的园林路及水景附近建设排水系统,让地下排水管与地上绿化植物有机结合,共同对雨水进行处理。

四、结语

通過分析“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立体绿化工程可知,建设规划者应该充分利用“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对改善城市雨水净化、渗透及排放的可行性不断探究,让城市中的雨水实现有效利用及存储,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
流苏树与美国流苏树园林绿化前景探讨
园林绿化的施工与养护管理措施
浅谈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