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公平竞争市场环境为企业“减压”为发展“加油”

2020-08-20 16:17孙兆
新华月报 2020年16期
关键词:市场主体营商企业家

孙兆

“要千方百計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要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预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

“要支持企业家心无旁骛、长远打算,以恒心办恒业,扎根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时强调,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广大市场主体不仅能够正常生存,而且能够实现更大发展,从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政商关系,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四个方面,对各地区和各部门提出新的要求。

今年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全国各行各业被迫按下“暂停键”,作为市场主体的大中小企业遭遇巨大冲击。与此同时,疫情也给营商环境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考验。

“谈谈心、鼓鼓劲”

“倍感亲切,倍受感动,倍增信心,倍添干劲!”国家工信安全中心应急响应所所长汪礼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的当下,这场会议犹如“及时雨”。

高力国际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邓懿君对记者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家座谈会为广大企业注入强大信心和强劲动力。同时,本次企业家座谈会也不仅仅聚焦于央企或者国企,对外资企业以及民营企业也很关心,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很积极的信号。

找煤网CEO崔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保护好市场主体成为重要着力点,体现了政策温度和前瞻思路。而对一些企业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问题,一系列财税和金融政策的集中出台,增加了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同时,加大信贷支持,压降融资成本,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在政策导向和实际支持上都给予了市场主体充分的关照。

晋商创投控股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韩瑾对记者表示,特殊时间节点下为企业家召开的这次“特殊会议”,具有重要意义和深刻内涵。“第一,明确地提出千方百计保护好市场主体。第二,为市场主体正常生存和发展提供必要的政策引导措施。第三,增强了市场主体面临目前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环境的信心。”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卞永祖对记者表示,此次会议的召开非常及时且重要。

第一,给企业家打气。当前,经济受疫情冲击很大,相当多的企业经营还没有恢复正常,同时,企业也面临由于环境变化带来的转型压力。企业家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企业家座谈会的召开,可以给企业家们带来发展的信心,这对于企业迎难而上、整个经济健康发展非常有作用。

第二,指明方向。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环境在不断变化,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节点,国际风云变幻,国家领导人站在更高的角度,阐述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也给企业家们下一步发展方向提供借鉴,企业利益、国家发展成为一体。

第三,了解企业需求。企业家们通过这次座谈会,可以把市场主体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直接反馈给最高层,让政府决策更加贴近实际,更有实效。

与之同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更好服务市场主体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完善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加快评估已出台的新业态准入和监管政策,坚决清理各类不合理管理措施。

业内人士指出,《意见》聚焦市场主体的关切,有利于补齐我国营商环境的短板与薄弱环节,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从长远来看,其目的不仅是为了使企业渡过眼下的难关,更是为了推动我国经济从稳步恢复走向高质量发展。

“蹄疾步稳”越来越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表示,要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实施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对在中国注册的企业要一视同仁,完善公平竞争环境。

邓懿君表示,公平的营商环境意味着,当企业把产品、服务、管理做好,能够收到对等的市场回报。而不公平的营商环境就是,当企业全部做好后,却因为个别原因,导致企业不能获得对等的市场回报。

“高力国际已深耕中国市场30年,在全国超过47个城市设有驻场办事处。我们很直观可以看到,不同地方营商环境不甚相同,开放度也不一样,但是整体来说,十八大以后,营商环境变化很快,有很大进步。”

但也要看到,优化营商环境的改革依然在路上,当前,市场主体还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一些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反映,近年来,简政放权、放宽市场准入等政策虽然取得了很大突破,但是相关政策落地情况还不理想,市场准入看得见、进不去,“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现象仍然存在,企业难以享受公平待遇。

“好的营商环境是需要政府引导、企业配合,不断共同营造出来的。”针对为民营企业营造更为公平的营商环境,韩瑾认为,第一,应开放更多领域给予国内企业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第二,中小企业融资难是一个普遍问题,许多普惠政策落实过程中仍存问题。第三,针对不同企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需要公平对待。

崔耸表示,应给予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更多的扶持政策。政府部门应主动了解企业现实存在的困难,无论是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发展环境,还是融资服务环境、税收服务环境、信用环境等都要作出更大优化。

“我们营商环境还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卞永祖表示,首先,要加快政府“放管服”改革。政府树立以人民利益为中心,减少对微观主体的干涉,明确管理边界,提高服务质量。

其次,堅定不移推动重点领域改革。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让更多资金流入实体经济,尤其要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为他们的经营发展营造更好的金融环境,促使更多资源向我国重点发展领域、与民生相关领域倾斜。

再次,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倒逼国内深度改革,加快与国际规则接轨,为更多资金和企业进入中国提供更多便利。

大家谈

市场活力来自于人,特别是来自于企业家,来自于企业家精神。企业是社会的企业,弘扬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在企业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只要广大市场主体顶住压力、危中寻机,不断释放活力、提升创新能力,我国经济一定能在变局中开辟新局、在“双循环”的驱动下劈波斩浪,驶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用改革的办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对市场主体的作用指出了三个方面,就是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激发整个国家活力、竞争力、创造力的“牛鼻子”,对国家现代化进程具有深远意义。

上半年,受疫情影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撇开疫情这个外生变量的冲击影响,制约我国市场主体活力迸发的一个重要障碍就是我国的营商环境还不够充分的市场化、法治化、规范化和国际化,诸如不同所有制企业的市场准入、要素获得、公平竞争问题,税费负担过重问题、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市场执法不够公开透明问题等,其根源都在于营商环境还不够清明,制度性交易成本过高。

在疫情期间推动各地企业复工复产复商过程中,中央一些政策得不到很快落地落实,也都暴露出一些营商环境中的体制弊端和顽疾。

优化营商环境,既要针对当前,也更要着眼长远,必须按照出台的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的条例法规,用改革的办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以更大的改革力度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

受贸易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多重冲击,我国企业经营状况较为困难。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此次座谈会,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回应企业关切,对于凝聚共识,提振市场信心意义重大。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我国必须加强科技创新,通过核心技术攻关来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只有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拥抱数字经济,才能占据未来经济竞争优势,才能在产业变革中获利,这也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对政府来说,最重要的还是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一是构建政府与企业良性互动的政商机制和环境,畅通政商正常交往的途径。二是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妥善处理历史形成的产权案件,严格规范涉案财产处置的法律程序,谨慎把握产权处理和经营纠纷的司法政策等。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比如持续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等。四是营造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实干和创业的社会氛围,引导企业家爱国敬业,依法创业创新,服务社会。

增强企业家社会责任感为国分忧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弘扬企业家精神,坚定了企业家战胜危机、走上重生道路的信心。

企业家是企业的核心,尤其是民营企业,企业家对经济发展未来缺乏信心,企业就不可能稳定发展,因此稳定民营企业家信心是当下的大事情。现在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因为经济下行、中美贸易摩擦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纷纷陷入危机,在这个时候,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民营企业吃了一颗“定心丸”。

事实上,危中有机,自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领域呈现出了新商机,企业家要善于发现。只要企业家的精神不倒,企业就不会倒。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让企业家看清了发展方向,也看清了政府的努力。在企业遇到困难时,各级政府特别是党中央的主要领导都坚定地站在企业家一边,这是增强企业家信心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弘扬企业家精神,能够让企业家在困境中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企业的价值,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国分忧。

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一要加强对经济发展的正面预期引导;二要优化民间投资环境,促进公平竞争;三要改善发展环境,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四要高度重视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五要切实为民营企业减负。

要激活市场主体须优化营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重要性。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需要围绕“放管服”改革来进行,一方面需要减少过度的行政管理和行政干预,另一方面要加强政府的服务,“放管服”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服务,要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尤其是在产业布局方面进行政策引导,为当地招商引资、为当地市场主体提供宽松的环境。

从国外来看,当前,许多国家疫情基本还处于失控状态,这对一些外贸企业来说是一大挑战。从这一角度来说,保企业就是保经济,就是保就业,二者本质上是一样的。

从国内来看,要激活市场主体,就是要优化营商环境。只有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才能保障健康向上的市场繁荣,确保经济发展有韧劲、后劲足。

从企业来看,在疫情之下,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要想提高生存能力,就应该去研究市场、搞产品研发,要加大研发投入、要更加大力度地实施创新驱动战略,要更深刻地意识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唯一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法宝,以创新引领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企业不能够“等靠要”,关键要靠自己。

(摘自7月27日《中国经济时报》)

猜你喜欢
市场主体营商企业家
渝中: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激活母城发展新气象
营商环境“优”,一域发展“暖”
小微市场主体快速增长折射发展信心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对话“疫线”企业家
对话“疫线”企业家
一张图看三运营商政企业务
我国市场主体总量超1亿户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
30年,光阴的故事——企业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