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水鱼成“热产业”

2020-08-21 05:56熊伟王立强邓萍
当代贵州 2020年26期
关键词:鲟鱼冷水渔业

熊伟 王立强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邓萍

贵州东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江口鲟鱼养殖基地。(杨良强 摄)

走进位于江口县的贵州东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小龙塘生态鲟鱼育苗基地,只见数名工人正熟练挑选着育苗池里的鲟鱼苗,并根据不同的个头放进不同的水池。

贵州东亿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是贵州省生态渔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全省最大的鲟鱼繁育、养殖、加工、贸易企业,拥有鲟鱼养殖基地6个,占地500亩,其中鱼苗繁育基地0.5万平方米、标鱼养殖水面9万平方米,年繁育鱼苗水花2000万尾、年产幼苗500万尾、年产标鱼500万斤,产值8650万元。

好山出好水,好水养好鱼,贵州冷水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无污染,冷水年径流量259亿立方米,水温常年恒定在18℃至22℃之间,给冷水性鱼类创造了得天独厚的生长条件。

近年来,贵州紧扣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冷水鱼产业。

2017年,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将冷水鱼产业作为发展“一县一业”助推脱贫攻坚三年行动方案,各地积极布局冷水鱼产业。

2018年,根据中央实施质量兴农战略,优化养殖业空间布局,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健康养殖的要求,网箱养鱼取缔后,贵州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渔业发展,将生态渔业纳入农村产业革命的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其中,将冷水鱼产业作为生态渔业一项重要种类来抓。

根据统一安排部署,全省各市州均新建和改建了鲟鱼养殖场,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打造冷水鱼优势区,推进了江口、镇宁、绥阳等重点冷水鱼养殖区,推进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创建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打造冷水鱼产业集群,取得初步效果。目前,已形成以铜仁市、安顺市为主的环梵净山及黔中地区冷水鱼产业带。

冷水鱼主要养殖品种有鲑鳟鱼(三文鱼)、杂交鲟、裂腹鱼等,因高蛋白、低胆固醇脂肪、肉质细嫩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市场青睐。

其中以鲟鱼养殖规模最大,2019年,养殖面积57.68万平方米,产量1.41万吨,产量位居全国第二,成为贵州省冷水鱼的一张靓丽名片。截至目前,全省冷水鱼企业创建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场31家。

猜你喜欢
鲟鱼冷水渔业
2022第十六届上海国际渔业博览会
冷水泡面
我国渔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建议
绿豆汤冲鸡蛋治嘴角糜烂
100岁的鲟鱼
中国渔业经济投入产出绩效分析——基于1999—2010年面板数据的实证
让鲟鱼活下去
冬季健身:冷水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