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自觉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访重庆市发改委副主任米本家

2020-08-24 04:07当代党员龙宣辰
当代贵州 2020年24期
关键词:新格局双城经济圈

《当代党员》杂志记者 / 龙宣辰

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发展一直亲切关怀、寄予厚望,先后对重庆提出了“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要求。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专题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这是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重要举措。

机遇前所未有,发展时不我待。重庆如何抓住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为此,记者专访了重庆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米本家。

“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要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自觉在国家战略全局中谋划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米本家介绍,重庆将围绕“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推动成渝地区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优化国土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体制创新,强化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在西部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米本家重点围绕五个方面谈了如何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推动重庆在西部地区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要在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中形成新格局。要坚持做强自身、带动发展,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重庆作为,强化重庆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效应。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要不断拓展开放的范围和层次,深化各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立足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的定位,坚持高水平的开放,以开放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激发区域协调发展的活力,在大开放中不断实现大发展,更好地服务推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发展。

货畅其流的重庆两路寸滩保税港。(陈力行 摄)

推进更高效率的开放大通道建设。统筹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铁公水空四种方式,不断完善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重庆)、长江黄金水道、渝满俄班列等骨干开放通道功能,促进各类开放通道互联互通。高标准建设铁路运输干线网络,加快推动渝汉高铁、渝昆高铁、渝贵高铁、渝桂高铁、渝西高铁、郑万高铁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强成渝地区与东、中、西部其他城市群有机联系,畅通多向出渝大通道。

推进更高质量的开放型经济发展。要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深化大数据智能化合作,打造“智能重镇”和“智慧名城”。大力发展“芯屏器核网”智能产业集群,提升汽车摩托车、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消费品等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建设,打造国家消费中心城市。积极扩大金融领域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国际金融中心。

推进更高品质的开放平台功能提升。推动国家级新区协同开放,以两江新区、重庆高新区等为重点打造内陆开放门户。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高标准实施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加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联动,争取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继续高标准举办智博会、西洽会等国际大型会展,形成优势互补的会展平台。

推进更高水平的开放环境打造。全面落实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优化政务环境。充分保障企业合法经营,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乡村振兴,增强“近者悦、远者来”的城市吸引力。

猜你喜欢
新格局双城经济圈
中国削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实现“内外双循环”发展新格局
构建太忻一体化新格局 打造山西发展新引擎
“双城剧汇”共促戏剧发展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曲韵巴蜀话发展 艺荟双城谱新篇
2020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大事记
新格局下社会办医
“汉长昌”经济圈可行性分析及其影响
上海自由贸易区试点对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分析
创新应对媒体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