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与评价
——基于《华盛顿邮报》和《中国日报》比较分析

2020-08-25 11:49安淑月王大可
科技传播 2020年14期
关键词:中国日报倡议框架

安淑月,王大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基于中国语境的全球公共理念,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提升我国全球话语权的道义高峰。”[1]“一带一路”倡议试图以带有中国特色和中国智慧的互联互通促进新时代全球合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中国切实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崭新实践。在这个意义上,能否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和了解,能否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事关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全局。

根据传播学先驱者李普曼提出的“拟态环境”理论,作为“透镜”,大众传媒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中介。那么,在国际媒体的报道中,“一带一路”呈现出怎样的形象?中外主流媒体“一带一路”相关报道的议程和框架是否存在较大的反差?在“一带一路”倡议国际媒体报道中,是否存在一些“偏见”或“刻板印象”?本文将通过《华盛顿邮报》和《中国日报》“一带一路”倡议相关报道的比较分析,回答上述问题。

1 研究设计

新闻框架分析是新闻传播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旨在通过分析新闻文本的框架建构特点来揭示新闻报道如何影响受众对社会现实的认知和理解[2],但目前国内外学界对新闻框架内涵及分析维度的界定并不完全一致。比如吉特林认为新闻框架就是选择、强调和表达的原则[3],恩特曼认为新闻框架是对事实的选择和凸显[4],钟蔚文认为新闻框架是对事实的选择和重组[5]等。在新闻框架的测量方法上,有学者将新闻框架划分为不同的元素来量化呈现新闻框架,包括形式框架、内容框架等,Chyi 和Mc Combs 在《媒介显著度及架构过程》中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来定义新闻框架[6],学者臧国仁提出了新闻框架的三个层次:高层次的新闻框架是宏观把握媒体对某一事件的议题设置,如报道主题、报道数量等;中层次的新闻框架主要包括主要事件、先前事件、影响、历史、结果等;低层次的新闻框架则指其表现形式,即语言符号的使用,包括修辞与风格等,如语法结构、用字技巧[7]。由于臧国仁提出新闻框架分析方法的操作性较强,因此在国内学界的应用相对来说也更为广泛。有鉴于此,本文的分析也主要以臧国仁的“新闻框架三层次说”为分析基础,并根据研究对象和目的对其进行调整,建构新闻框架(见表1)。

表1 新闻框架类目建构

在研究数据获取上,本文依托Factiva 全球新闻资讯数据库,以“Belt and Road”为关键词进行全文索引,分别检索到2018 年1 月1 日至2018年12 月31 日期间《中国日报》的报道5 459 篇,其中3 043 篇为重复报道,《华盛顿邮报》的报道319 篇,其中66 篇为重复报道。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报道数量、主题分布等角度,对两报“一带一路”报道的基本趋势进行描述性分析,同时对这些新闻报道按照相关性排序,在两个报纸上分别选取相关度最高的前100 篇报道进行文本分析,总结消息来源分布、高频词汇和报道基调。

2 中美主流媒体“一带一路”报道对比分析

2.1 《中国日报》报道数量远高于《华盛顿邮报》

2018 年《中国日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数量远高于《华盛顿邮报》。“一带一路”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离不开各个国家的积极参与,具有很高的国际性。相关研究表明,媒体报道数量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官方态度,使用俄语和阿拉伯语的国家对“一带一路”的报道数量丰富[8],但是《华盛顿邮报》相关报道数量较少,且关注点集中,这反映出美国对该倡议态度消极。相比之下,《中国日报》发布大量报道,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国声音,多角度全方位呈现“一带一路”倡议,减少国际受众对该倡议的误解。

数据表明两报各月份报道数量相对均衡,而且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均在2 月份报道数量最低,11月份报道数量最高。11 月份习近平主席出访西班牙、东南亚国家联盟举行首脑会议、G20 峰会召开、首届进口博览会举行等事件吸引媒体关注,并在报道这些事件的同时提及“一带一路”相关内容,因此11 月份中外两报的相关报道数量较高,这说明中外两报在选择和强调事实的原则方面具有一致性(见图1)。

图1 《中国日报》与《华盛顿邮报》“一带一路”报道数量分布

2.2 《中国日报》报道涉及机构多为国际合作型组织,而《华盛顿邮报》较多提及交通通讯相关机构

从报道涉及机构来看,《中国日报》的报道国际化程度更高(见表2),这一方面是由于“一带一路”提倡需要沿线甚至世界各国广泛参与,相互合作,互利共赢,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国日报》更加注重“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的推广,以使得国际民众能够正确认识该倡议,呈现中国开放包容、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大国形象。

《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大量提及与交通通讯有关的公司,如特斯拉汽车公司、日本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苹果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改善沿线国家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海陆空网联通,助力共同发展,所以与交通通讯有关的公司被频繁提及不足为奇。但是相关研究表明,美国主流媒体一方面承认中国为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安全稳定提供了帮助,但更为强调的是中国通过改善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将众多国家纳入中国经济的“势力范围”,从而重塑全球经济秩序,甚至会影响未来全球贸易走向与模式[9]。后者与“一带一路”倡议的真实愿景相违背,反映出美国媒体对美国霸权可能遭到挑战的忧虑。

表2 《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一带一路”报道涉及最多的前10个机构

2.3 政治人物是两报涉及人物的主体,《华盛顿邮报》以美国政治人物为主

中外两报的“一带一路”相关报道涉及量排名前十的人物全部为政治人物,这体现出媒体报道中“一带一路”倡议的政治属性。《中国日报》的相关报道涉及多个国家和地区领导人,包括美国、日本、法国、俄罗斯、印度等。由于“一带一路”本身就是一个需要世界各国高度参与的国际性倡议,所以这也体现出《中国日报》在呈现该倡议时的全面准确以及国际视野、全局理念。《华盛顿邮报》提及量最高的十大人物中,除习近平和普京外,其余8位全部为美国政治人物。这主要是考虑到媒体在报道时会顾及“政治正确性”的理念,尤其是在涉及国际利益的事情上,其报道立场将与国家政府保持一致[10]。因此《华盛顿邮报》基于美国利益进行报道时,美国政治人物作为美国立场的象征不可避免地被高频提及。

2.4 《华盛顿邮报》以美国作为报道立足点,而《中国日报》更具有全球视野

中国、美国和北京是2018 年中外两报在报道“一带一路”时最常被涉及的地区。“一带一路”倡议横穿亚欧大陆,连接东亚经济圈,是一个与世界多个国家合作共赢的倡议。《中国日报》在报道“一带一路”时更具国际视野,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比较广泛,包括中国、美国、东亚各国、英国和俄罗斯(见表3),因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不仅会使中国受惠,而且会带动沿线相关国家的发展,所以《中国日报》对该倡议的呈现较为客观。

美国成为《华盛顿邮报》报道的高频地区,涉及度最高的前10 个国家和地区中7 个为美国及其地区,这反映出《华盛顿邮报》立足美国自身,更加关注“一带一路”对美国利益的影响,对“一带一路”互惠互利的性质呈现不足。“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美国媒体将其曲解为“中国版马歇尔计划”,称其为制约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举措。相关研究表明,《华盛顿邮报》报道对“一带一路”时有一定选择性,强调“中国威胁论”与“中国霸权”[11],弱化中国参与国际事务的负责任大国形象,这会导致美国民众甚至国际社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误解,对国际社会的涉华舆论非常不利。

表3 《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一带一路”报道涉及最多的前10个地区

2.5 外交事务与国内政治是中外两报最热的两大主题,《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主题相关度低

《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均以政治主题为主,主要关注国际外交、国内政治、政府行政部等话题。但两报在“一带一路”报道的主题分布方面也存在一定差异,《中国日报》报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涉及主题包括贸易、经济状况、可持续发展、城乡规划等;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与“一带一路”主题相关度较低,其主题不仅包括贸易、体育、法律等,也涉及犯罪行动和交通意外这两类易带来负面影响的主题(见表4)。已有研究表明美国媒体在报道“一带一路”时常以中国内部问题为切入点,尤其是新疆问题,多次用“冲突”“动乱”“歧视”等词汇刻意突出该地区安全形势严峻,扩大矛盾冲突,此举易误导受众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12]。“一带一路”的提出不仅是我国外交领域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促进沿线各国经济互利共赢的良好契机,因此《中国日报》在主题把握上更精准积极。

表4 《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一带一路”报道涉及最多的前10个主题

2.6 《中国日报》展现正面的国家形象,《华盛顿邮报》报道极具冲突性与张力

通过阅读中外两报的报道样本,梳理中心思想与报道基调发现两报对“一带一路”报道的倾向框架上具有明显不同,《中国日报》全部为中立或积极报道,其中中立报道多为对“一带一路”倡议的介绍以及与之相关的事件报道,积极报道所表达的观点多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一种基于和平与分享的哲学,该倡议在引导一种互利的国际关系,相关报道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报道了“一带一路”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友好关系的建构,如《青岛的先锋精神》报道了“一带一路”倡议为青岛带来了更多合作机会,《专家称赞中国的“外交努力”》报道了“一带一路”使得中国的角色受到世界期待;另一类报道了“一带一路”促进他国发展,如《“一带一路”倡议在亚太地区有所作为》报道该倡议为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华盛顿邮报》的“一带一路”相关报道几乎全部带有负面色彩,主要体现在:一是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制造的债务陷阱,是中国实现扩张的一种手段,《中国能否将美国挤出非洲唯一的永久性军事基地》中提出中国通过对吉布提的投资控制此地,是其“一带一路”项目的一个节点,利用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挤出美国的军事行动;二是抨击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或合作项目,如《马来西亚取消了两个大型中国项目,担心它们会破坏这个国家》中提出中国是“殖民主义的新版本”,其投资项目只是为了经济利益而没有顾及可持续发展;三是丑化中国形象,报道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关系的恶化,如在报道亚太经合组织首脑会议时描述中国政府代表团“发脾气”“疯狂失控”“令人厌恶”“咄咄逼人”“恐吓”等。这些言论与词汇为中国塑造了寻求“新殖民主义”与“霸权主义”的国家形象,可能会对国外受众设置框架与议程,影响其对中国的正确认知。

2.7 《华盛顿邮报》基于美国利益刻意歪曲“一带一路”倡议

笔者选取相关度最高的100 篇报道,运用Text Mechanic文本分析软件进行词频统计,去除be动词、介词、代词、冠词等无实际意义的虚词,中外两报高频词汇如图2 和图3 所示:

图2 《中国日报》高频词汇

图3 《华盛顿邮报》高频词汇

无论是《中国日报》还是《华盛顿邮报》,在报道“一带一路”时提及最多的词汇均为中国,这说明“一带一路”对于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中外两报的高频词汇也呈现出明显不同,《中国日报》对于经济、开放、改革、合作、发展、创新等词汇的提及较为频繁,这些词汇具有明显的正面色彩,这说明《中国日报》在“一带一路”的报道中呈现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倡议主题。《华盛顿邮报》提及更多的词汇除了中国和华盛顿邮报之外,还包括下降、返回、贸易、战争等词汇,涉及中美之间实力较量、“中国威胁论”等话题。相关研究提出大众媒体的报道一定程度上受制于国家利益和立场,美国国际新闻报道的一个特点就是与国家对外政策保持一致[13],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美国重返亚太战略存在利益冲突,所以美国媒体基于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利用其话语权和影响力刻意扭曲该倡议,来阻碍“一带一路”的推行。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中外两报关于“一带一路”报道的分析发现:《中国日报》和《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均以政治主题为主,对新闻事件的选择和强调原则具有一致性,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是报道最主要的消息来源,但《华盛顿邮报》部分报道消息来源含糊,如该报《中国对“华为案”的态度:愤怒、爱国与抵制苹果》中提到华为公司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关键角色,部分引语来源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行业消息人士”“一位中国着名学者”等,这反映出其部分偏激倾向性明显的报道没有有力的客观依据,只是在“自圆其说”地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评价。《中国日报》站在中国视角进行报道,报道数量丰富,视角多元,呈现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和平发展的友好大国形象,但是各地区版本的稿件重复率高,《华盛顿邮报》站在美国视角进行报道,报道数量较少,视角单一,基调具有冲突性和张力,凸显了紧张的国际关系以及具有“新殖民主义”色彩的中国形象。

总体来看,《中国日报》对中国形象的呈现和建构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打破国际社会丑化中国的言论,但是从与《华盛顿邮报》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目前国际媒体对于中国形象的呈现现状依然不容乐观。我国要想在国际社会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从而提升国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以《中国日报》为代表的国内外宣媒体作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肩负着重要责任,在未来的对外传播过程中,应该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加强舆情研判,及时应对舆论危机。我国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要把握舆论传播规律,加强舆情研判。面对不利舆论变被动型回应为主动型公开,一方面通过国内外宣媒体及时公布真相,另一方面积极引导国外媒体采访报道。因为目前我国外宣媒体的国际影响力有限,所以借助国外主流媒体平台传播事实,引导其客观公正采访报道,以事实克服猜想和谎言,减少捕风捉影。但是目前也存在国际媒体对于我国的报道数量多倾向复杂,对此我们要区别对待,对于利于我国的报道要积极进行“二次传播”,对于不利于我国的报道,要及时进行回应与反击,扭转国际舆论导向。

第二,站稳中国立场,明确政治方向。媒体与政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媒体的党性与报道的客观公正性并不冲突,只有公正、切实反映人民利益的新闻报道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所以我国媒体在对外传播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意识形态,坚持中国立场。一方面是要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传递中国文化和价值观,澄清不利国际舆论;另一方面要在国际热点事件中表明中国态度,并争取国际受众的理解与支持,道义的力量作为一种软实力会反作用于政治。

第三,丰富传播渠道,重视社交媒体。我国在进行国际事务传播中要不断丰富传播渠道,重视官方主流话语体系与民间网络舆论的共振效应,不能借助单一的官方媒体平台。目前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了人们接收传播信息的重要渠道,而且社交媒体以其互动性、草根性促进了公众与官方、公众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国际舆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借助社交媒体以平民化语言开展公共外交,接受度要优于传统的“外交辞令”式报道,进而影响国际舆论;社交媒体还可以帮助我们及时根据民众互动反馈调整传播策略,有的放矢[14]。

第四,创新故事形式,提高传播技巧。建构良好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是“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好中国故事是时代使命。要讲好中国故事首先应该有好内容,目前单一的宏观政治经济新闻已经很难吸引大众注意力,更为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内容是贴近日常生活和实践,以贴地气的群众视角,以小见大,反应新时代中国社会的特点,体现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创新故事形式,结合新媒体技术,通过图片、音频、视频、H5 以及VR 技术等来使得中国故事更具吸引力,影响更多受众,打破西方主流媒体在国际舆论格局中的垄断地位,争取更大话语权。

第五,利用新技术,提高传播针对性。随着传媒技术迅速发展,受众注意力资源缺乏,要想在海量信息中赢得受众关注,媒体在对外传播过程中要注重分众化和针对性,理解受众偏好,针对不同受众提供差异化信息。首先我国媒体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研究不同地区、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等受众的阅读习惯,实现信息精准化推送;在国际热点事件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测舆情,提前规划引导措施。其次社交媒体已经成为人们接受信息的主要渠道,所以中国媒体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要利用好社交媒体平台,针对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特性,提供形式、内容、风格差异化信息;注重社交媒体平台受众的互动反馈,并据此及时调整传播策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中国日报倡议框架
三年变化,看消博会越来越“火”
浙江向全行业发起廉洁自律倡议
漫画
广义框架的不相交性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
A Dialogue about Innovation in Global Economy Governance in Chongqing
发起携手共赢合作倡议
WTO框架下
一种基于OpenStack的云应用开发框架
汉语流行词汇英译问题探究——兼谈《中国日报》网站流行词汇英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