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章闲谈

2020-08-25 07:06王满平
爱尚书香 2020年4期
关键词:印文苔花刀法

王满平

思误一适

读书时,发现有错误之处,能引发一连串地思考,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唐代史学家李百药撰写《北齐书》,记载北齐邢子才家里藏书甚多,但从不校勘。他每次看见别人校对书籍,有“常笑曰,何愚之甚,天下书至死读不可遍,焉能始复校此。且误书,思之更是一适。”有此可知,印章印文“思误一适”,极有可能采自《北齐书》。

“思误一适”之意,也有用于斋名。清代藏书家顾广圻以校勘古籍图书而闻名于当时学术界,他特意取邢子才“日思误书,更是一适”之意,将自己的藏书处起名为“思适斋”,以此说明斋名的来历。

清代篆刻家何寿章刻有一方“思误一适”,为长方形白文印章。全印四个字排列如四方诸侯,各占印面四分之一。印章中的字体为三繁一简,“一”字笔画最简。印文的字与字笔画之间,没有明显的通道,为增加全印的动态感,作者将“思”字下部“心”的笔画作弯曲状,这一笔画的弯曲,使整个印面为之一“活”,“适”字的偏旁部首走“之”篆法简化,使印面对角得到呼应。值得注意的是,“适”字内部的“口”与“误”字笔画中的两个“口”,在印面上呈“品”字形排布,增强了整个印章的布局平稳。全印字体笔画粗细统一,刀法以双刀刻就,恰好地体现了“平稳均称、对比疏密”的汉印艺术特征,确有小家碧玉的娴静之美。由此看来,篆刻家何寿章一生治印,耕耘石砚的长期实践体会,善于总结的他,成就了《汉印管窥》一书,值得一读。

日有一泉惟买书

读此闲章印文,想到汉字造字之法。老祖宗真是聪明至极,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方法造就了勇立于世界文字之林的方块字。泉币为古代钱币的名称,“泉”字就是象形字。《说文》有记载:“泉”象水流出成川形。这不仅把“泉”与“钱”通假了,还暗示了“钱”的财富像水一样涓涓流出,汇聚成川。可见,古人在造字时,“泉”既代表了财富,又孕育着美好的愿望。“日有一泉惟买书”,如果单从印文的内容上来讲,“泉”虽好,也没有“书”好,假如哪一天只有一个铜钱了,什么也别想,唯独去买书。这种把读书看作高于衣食住行的“书虫”行为,可能是古今中外天下爱书人共同的想法,也是有别于他人的愿景吧。

清代徐三庚是一位富有创造性的篆刻家。他的印章初学浙派,得浙派凝练醇厚的印风,后转益多师,学皖派邓石如篆刻意趣,旨在印从书出。书法上在《天发神谶碑》《韩仁铭额》两种碑用功最勤,故他的篆书上密下疏,中部紧束,笔画左右摇曳舒展,力求婀娜飘逸多姿。其别开生面的篆书入印,形成强烈的艺术个性。此印外形酷似铜钱形状,刀法猛健,线条古拙,气势不凡,神采飞扬,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但过分地表现书风意趣,把印文的字体牵强挪让,却有散碎之感。

苔花老屋

自古读书人知达理,能晓义。可读多了,或多或少染有某个“癖好”。别的不说,单就读书人对自己书屋的取名,颇有一点文人自诉心曲的意思。起斋名,定室号。说是风雅,其实是另有寄托。寓意不过如此,或言志、或诫勉、或修身养性、或物托心曲以记事。总之,是表明自己的心迹,言物达志。

“苔花老屋”一印,印文中“老屋”自不必累赘多言,浅显易懂,是建造时间很久的房屋,而“苔花”一词就有出处。清代诗人袁枚《苔花》诗中写道“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想必,这方印文是否当出自于此,有待备考。其实,苔藓为一种植物,是不生花的,而在诗人的眼中却充满了无穷的魅力,笔下开得异常娇美,像牡丹花一样盛开。

为进一步表述印文意思所指,这里不妨将印章的款文兹录如下:“老屋亦犹先人之弊庐,苔花则存朴雅而不事华美之意乎。吾友西颢,特名其书室,其意深矣。小阮静甫秀才,乞余篆石章用之,可谓能承敦素之志者,余故乐应其所请。时乾隆戊寅三月,敬叟记。”由此款文,便知印章的持有者——清代学者、藏书家汪沆(字西颢)当时隐居读书场所环境之幽寂。“苔痕减尽春还长,吟伴稀来老益嗟”(张廷谟《过苔华老屋话旧》)。此时此刻,静心一想,这“苔花老屋”无论是作为印文的内容,还是作为读书人的斋名,确实蛮有意思的。

此印为清代篆刻家丁敬所刻,细细品赏,印中篆文以方为主,参用隶画。由于运用切刀之刀法,线条显得峭折涩滞,苍劲雄健,天然生趣,印风朴茂古拙,与“老屋”一词相互辉映,古意盎然。

一日之迹

清代著名书法篆刻家邓石如一生布衣,练书法,刻印章非常勤奋,为寻访名帖碑碣。他在十七岁时,就凭一技之长,走上了书刻自给的道路。他一身布衣,背负斗笠,穿草鞋,携藤杖,行走于名山大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到了花甲之年依然不肯驻足。一日复一日,无数的一日印下了邓石如在生活与艺术道路上无数的步履。可能,印文“一日之迹”对于邓石如来讲,不是简单地一天行走痕迹了,而是将书法篆刻艺术融入了他生命的足迹里。

邓石如篆刻艺术的最大成就,就是开创了皖派,倡导了“书从印入,印从书出”的论学,将篆刻的刀法发挥到书印相参,刚健婀娜的地步。此方“一日之迹”印章,如论四字的笔画,只有“迹”字笔画繁多,但邓石如却打破常规,将“日、之”两字形体放大,章法布局上呈三疏一密,在红色的印面上留下大量的空白,这种“计白当黑“的高超手法,红与白的强烈对比,诠释了“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可容针”的艺术境界,显示了篆刻大师邓石如篆刻艺术深厚的功力。

一笑百虑忘

此句印文,当采自宋代诗人陆游《春游至樊江戏示坐客》诗,全诗较长,诗意大致是诗人游春之时,来到江边,看见柳叶成荫的树丛中,悬挂的酒店,各种思虑全无,大笑一声,且坐酒肆喝酒去。于是就有了“浮生细看才几时,一笑自应忘百虑。绿杯到手不肯尽,宝带照地身何与。酴醾烂熳我欲狂,茗艼还家君勿遽。”面对世上纷杂糟心的事情,多思多虑,一醉方休可能是一种暂时放松的方式。殊不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倘若人生之事,不如意常八九,还不如放下一切,百年若寄,一笑忘千秋。“一笑百虑忘”作为闲章的内容,可以说是一方不可多得的取材。

黄易是清代“西泠八家”之一,主张“小心落墨,大胆奏刀。”他的篆刻师法丁敬,旁涉秦汉,下过苦功夫。这方印章深得汉印之精髓,印字有隶意,刀法稳健,自然生动,印面气息古拙苍然。他对自己刻得这方印章是颇为满意的,从此印的款文中可以看出:“冬心先生名印。乃龙泓,巢林。西唐诸前辈手制。无一印不佳,余为奚九作印,亦不敢率应。赏音难得。固当如是。汪丈訒庵,鉴古精博,生平知己也。薄书从杂中,欣然作此。比奚九印如何。冀方家论定焉。丙申四月四日。秋盦黄易。客上穀制”。创作作品,草率是“劲敌”,尽心须第一,千锤百炼,只有自己满意了,方能赢得“赏音”一片。

猜你喜欢
印文苔花刀法
高仿光敏印章印文鉴定实验研究
影响印章印文特征变化的相关因素思考
小雨滴
刀法
这也是一朵苔花
我变成了苔花
生如苔花之绚烂
武师授徒
关于光敏印章印文鉴定问题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