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教学状态评估体系构建探索

2020-08-25 08:47■李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应用型状态

■李 艳

(广东金融学院,广东 广州 510523)

自我评估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与有效抓手,也是当前国家确立的“五位一体”评估制度的重要一环。目前应用型本科院校与高水平大学的内部教学状态评估工作开展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下,内部教学状态评估成为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有利于推进相关高校向应用型目标顺利转型,实现高校内涵式发展。

一、高校内部教学状态评估发展现状

教育部自2003年到2008年期间持续开展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工作,通过评估促进各高校从人才培养角度充分审视其目标定位、办学特色、发展思路、培养模式等。在教育部评估的带动下,不少高校开始尝试开展内部教学状态评估。其中,厦门大学最早推行内部教学状态评估,厦大从2005年起每年都在校内坚持开展自我评估。武汉大学紧随其后,在2006年完成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后,于2007年开始开展面对学院的内部教学状态评估工作。而广东高校中,华南农业大学最早开展本科内部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从2008年起开始构建状态评估指标体系并试点实施。之后,佛山科技学院、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等多所应用型本科院校也相继推行内部教学评估工作。

综合来看,目前国内高校内部教学状态评估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通过选择不同主题进行针对性评估,二是通过构建整体指标体系进行全面评估。

第一种模式以厦门大学为代表,每年有针对性地选取薄弱问题或环节,对全校本科教学工作进行滚动式的评估。如2007年针对新建专业和新进教师教学能力开展评估,2008年重点进行实践实验教学环节评估,2009年主要开展质量工程和教学计划运行方面的评估,2010年则针对考试环节与考风考纪进行评估等。目前有部分高校仿效厦门大学模式,确定不同的自然年主题来展开内部教学状态评估,但是不少高校仅停留在提出自然年教学主题表面,未能真正通过内部评估来真正巩固或提升教学水平。

第二种模式以武汉大学为代表,主要采取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方式,从全面质量管理的角度进行内部教学状态评估。武汉大学从2007年的7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到2011年5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到2014年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范围》进行指标调整,不断改进和完善评估指标体系。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内部教学工作状态评估与武汉大学模式相似,只是各高校在指标体系构建上各具特色。目前实施本科教学工作状态评价的大多高校选择采用该模式。

从这些高校的现有实践效果来看,内部评估能有效克服外部评估的被动性、突击性和应付性等现象,通过完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学院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推动学校从“被动适应型”向“主动建构型”转变。

二、内部教学状态评估体系构建

内部教学状态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制度建设到技术手段以及落地实施全面系统考虑,各个环节在设计上应充分考虑到状态评估的根本目标和本质特征,考察整个教学过程和环节,以及教学运行的规范程度与作用效果。

(一)确定内部教学状态评估目标与内容

对于应用型高校而言,内部教学状态评估的核心目标应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展开,通过客观分析教学状态,发挥评估的诊断、监控、导向和激励等功能,评估水平、肯定成绩、发现问题,为教学制度建设、教学资源配置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最终为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服务。评估重点应放在诊断问题、发现差距、提出建议,以帮助被评对象改进提高。

评估内容和范围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包括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模式、教学运行、措施规范、运行效果、质量监控和提升等。评估内容应涵盖“输入——过程——输出”的教学全过程,体现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运行、教学保障、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这一清晰脉络。在每个教学环节下,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和学院自身目标定位与质量标准,设置差异化的考查点。

(二)构建内部教学状态评估指标体系

开展内部教学状态评估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涉及众多要素,包括制定规范可行的内部教学状态评估办法,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设计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法与流程,以及分析并应用评估结果等。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指标内容的设计以及评估方法的可操作性。

指标体系是教学工作状态评估的核心技术环节,指标设计和权重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决定了评估的效果。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时,应立足于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充分考虑管理导向及院系发展特色,落脚于影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并根据评估侧重点来设置权重比例,有针对性地解决人才培养的阶段性问题。以学院为对象的内部评估要求指标体系设计应简洁清晰、重点突出,强调微观评价与中观评价相结合,不需要面面俱到或过于宏观。

对此,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的现状和教学工作的特点,可以将评估分解为培养目标与特色、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运行状态、教学质量监控、人才培养绩效五个维度,对应建立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之后再设置具体个性指标以及评分标准。培养目标与特色主要评价各学院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与思路是否清晰可持续,教学管理制度主要评估各学院教学组织管理的重视性与效率性,教学管理制度制定与执行的规范性与公平性,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教学运行状态主要评估各学院教学组织管理过程的规范性,教风建设与学风建设的明确性与及时性;教学质量监控主要评估教学质量监控的完整性与有效性,落脚教学质量效果与改进手段;人才培养绩效主要评价教学改革与创新、教学管理创新、整体人才培养成效等。对应于上述评价内容设计参考指标维度如表1所示。

(三)设计内部教学状态评估方法与实施路径

应用型高校内部教学状态评估立足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质量,重点关注目标定位、教学运行、过程管理和结果反馈等,应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评估方法是否合理关系到评估的效果,而组织实施环节与流程设计则关系到评估落地实施是否可行。

表1 内部教学状态评估指标维度

评估方法上应注重主观评估和客观评估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书面审核与现场核查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完整规范、职责明确、简便可行的工作流程,以集中评估方式为主,在不影响日常教学管理的前提下开展。在评估效果上应注重总结成绩,分析存在问题、差距与原因,明确今后工作方向和重点。

评估流程设计关系到教学工作状态评估工作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作为高校的内部自我评估,往往具有常态化特征,评估周期短于外部评估,因此评估流程不易过于繁复,以免过度增加被评院系师生负担,导致评估难以持续。即使要进行必要的现场考察,也尽量不影响日常教学工作。在总结分析现有高校评估现状的基础上,我们认为评估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成立评估小组,形成详细的评估实施方案,并进行宣传动员;第二阶段学院自评,二级学院根据评估指标体系进行自我评估,填写自评得分表并整理支撑材料;第三阶段专家评审,评估专家组分组对学院自评材料进行书面评审并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核查,开展评估答辩;第四阶段反馈评估意见,专家组出具评估报告,反馈评估意见,学校安排学院形成整改台账,进行分阶段整改;第五阶段评估结果的运用,学校公示评估结果,对评估发现的问题提出对策意见,将评估结果与绩效挂钩。主要环节与流程如图1所示。

三、结语

总体而言,应用型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开展内部教学状态评估,可以及时调整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升培养质量和效果,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相关高校摸索出行之有效的转型路径。内部评估的过程本身也是学校和学院实现自我了解、自我提升的内涵式发展过程。通过发挥内部教学评估的诊断、监控、导向和激励等功能,应用型高校能够动态掌握教学状态数据,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整改,及时对教学工作进行科学调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院在教学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挖掘内部的发展潜力与动力,从而推进应用型高校的内涵式发展。

图1 评估主要环节与基本流程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应用型状态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本科层次大学生网络在线学习策略及实践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建筑工程造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究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