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本土课程体系内容结构研究
——以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为例

2020-08-25 08:47王宁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东山课程体系居民

■王宁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8)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终身教育的载体和重要形式,是学习型社会建设和社区发展的需要,更是居民幸福生活的需要。

课程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问题是社区教育的核心问题[1]。随着社区教育的广泛开展,各地教育实践中发现的社区教育课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已成为制约社区教育推进的主要因素之一,亟需有针对性地予以改进。较好地建设社区教育课程,须有一定的思路和方法。结合各地文化特色和经济基础,规划设计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在建设通识性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开发本土特色课程,架构并逐步完善课程体系内容,是课程体系建设的系统性思路。

开发建设社区教育本土课程,既要坚持课程建设的共性原则,又要结合各地经济文化特点,突出适用性和针对性。选取较有代表性的街道社区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规律性,找到本土化课程的共性,选择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本土课程内容,对本土化课程开发将起到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社区教育课程开发的调研情况

(一)国内学者对社区教育课程所存在问题的研究观点

通过查阅学习相关文献,对研究社区教育课程的部分代表性文献中的观点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总结归纳。国内学者对社区教育课程存在的不足,代表性的调研结论有:内容设置不合理[2]。没有专门的课程开发团队、课程开发流程不规范、课程目标不够明确、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种种问题、没有科学规范的课程评价体系[3]。非功利性课程占绝对地位,适合中青年群体的课程偏少[4]。课程受众细分不到位,老龄化趋势明显。技能类课程偏少[5]。社区常用课程多数从其他课程移植而来,针对社区特点进行开发的课程较少[6]。社区教育课程的内容相对比较单一,大多集中在中老年养生保健、文艺休闲等方面。课程的形式相对比较单一,大多以短期培训和中小型活动为主。需求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和基础知识学习;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需求的“功利性”比较集中。课程建设专业性师资比较缺乏[7]。

(二)东山街道抽样调研的基本情况

江宁区是南京市下辖区之一,地处长江下游南岸,江苏省西南部苏皖交界地带,区域总面积1561平方公里,设有10个街道,129个社区居委会,72个社区村委会。2018年年末,户籍人口112.33万人,常住人口128.77万人。东山街道位于江宁区中部,是江宁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近十几年来,江宁区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由过去的小县城一跃发展为城市的副中心,东山街道也由过去的城郊农村发展为典型的新型城镇化区域,是江宁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笔者随机抽取了东山街道大里社区、泥塘社区、天云社区等三个社区,2017-2018年不同时段进行了走访和问卷等调研,收回有效问卷603份,了解到以下基本情况(见附表1)。

综合以上调研情况上看,社区教育课程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有三个方面:一是课程体系架构不完善,各地课程建设情况差异较大;二是社区教育课程内容有限,社区居民的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开设课程的了解和参与程度有限;三是缺乏科学配套的课程开发方法,课程建设质量参差不齐。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社区教育工作的推进与实效。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找到社区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路与方法,形成通用、可借鉴的建设路径。

二、系统设计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框架

建设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应该秉持终身教育理念,以“育人”为宗旨,树立促进社区居民个人综合素质提高和满足人民幸福生活需要的基本目标。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作为一种类型教育,社区教育的基本性质是教育,教育的宗旨就是“育人”,所以社区教育的基本目标,不是简单功利性地培训某些技能,而是提高居民的综合素质,满足人民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对社区教育课程主要内容进行体系化的顶层设计,是建设社区教育课程的第一步,更是关系到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完善的关键。

(一)构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内容的基础

构建社区教育课程内容体系,首先须考虑三个基础。一是社区居民的需求;二是当地经济文化基础与特色;三是居民全面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

在这三个基础中,社区居民的需求是社区教育课程设计者首先要考虑的因素。社区居民直接反映出来的需求,就是他们当前最迫切需要的,期待学习后能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在建设社区教育课程的时候应该首先考虑开设这些课程,第一批建设和实践。但是限于对社区教育机构和课程了解有限、相应知识不充分、社区教育活动不均衡等原因,居民提出来的需求,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必须在课程内容架构的时候予以全面考虑,再去引导居民了解和参与。从一定意义上说,居民的需求只有在了解和引导的作用下,才会发展得更丰富、更有针对性、更全面。

当地的经济文化基础与特色,看似对社区教育课程建设影响不大,实际上社区教育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居民对教育课程的接纳程度。开展社区教育必须符合当地居民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脱离实际闭门造车,也不能曲高和寡“唱独唱”。社区教育不是有约束性的全日制教育,而是可选择性参与、约束力较弱的教育活动。只有接地气的社区教育,才能真正走进社区,才能让居民们感兴趣主动参与,才能取得实效。所以,社区教育课程建设须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状况,分类开设不同层次的教育课程;须根据当地的文化基础背景,建设特色本土课程,吸引居民广泛参与。

居民全面发展需要的教育内容决定着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主要内容。围绕“育人”这个宗旨,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考量,根据居民提高生活质量、促进个人职业发展的要求,应该对社区教育课程内容予以比较全面的考虑。

(二)社区教育课程体系主要内容结构

目前我国的社区学院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当规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体系和办学风格[8]。各社区学院已经建设开放了一批社区教育课程,从课程内容上来看,常见的有5大类:基础知识类、职业技能类、生活保健类、文化娱乐类、教育辅导类。这些类别,基本涵盖了居民一般性需求,如老年保健、青少年课程辅导、家庭教育、休闲生活、职业技术培训、心理健康调适、生活法律常识、生活生产安全常识、世界时政等方面的内容。但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课程存在的问题已经制约着社区教育的深度推进,需要更加丰富和完善的课程体系。社会的飞速发展,需要公民素质修养与时俱进,文化传承也需要进一步加强,现有课程体系中德育和当地特色文化类课程相对比较薄弱。

德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上位概念,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几个部分[3]。相比于学校全日制教学中对德育的重视,社区教育中德育方面的培养意识比较淡薄,存在着以政治教育代替德育的常见做法,还存在着一些如成年人不需要思政教育等错误认识。针对社区实际状况,为社区教育开发的德育课程极少。

地方文化类课程,现有的课程较少,常见是引用介绍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的网络资源,缺少对当地本土文化的深度研究和推介。

因此,构建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内容框架,可以在现有成熟经验的基础上,增减相应部分课程,开发特色本土化课程,统筹形成相对完善的课程体系。简要分析,可以参考以下的方法步骤:

(1)选立课程内容分类。首先,可以参照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National E-learning Resource Center,简称NERC)的社区教育课程框架,保留必须的常规分类。NERC开发的社区教育数字化课程内容较为详实,但是分类略显简单。其次,再结合当地社区教育主要机构的课程设置,选择一些适合当地情况的内容,并进行分类。然后,加入德育、本土文化类等所需的课程类别。

(2)结合调研选择三方面课程。第一方面是“必修课”,主要为提升公民综合素质的基本教育和必学知识,重点在于引导居民跟随国家建设和社区和谐发展的方向同步提高;第二个方面是社区居民需求量大的、受当地居民欢迎的课程,重点在于满足居民家庭生活、兴趣和个人发展需求;第三个方面是地方本土化特色课程,重点在于加强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等。

(3)重视开发本土化特色课程。如何设计、开展社区教育本土化特色课程,特别是以结合当地文化特色为抓手的社区教育课程又是课程构建的核心问题[9]。必须充分学习地方文化历史,了解地方文化习俗,挖掘民间历史故事,设计开发一系列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本土化社区教育课程。

(4)统筹资源分批建设教育课程。对设计好的社区教育课程进行分级,先建设基础的、急需的,再建设本土化特色的,最后建设次要的。现在各级社区教育机构都建设有一定数量的社区教育课程可以借鉴或使用,其中很大一部分基础通识类课程是网络课程,可资源共享。需要重点组织力量开发的,就集中在本土课程建设上,可由地方社区教育中心牵头,借助于所在地高校和中职校、政府管理部门等力量共同开发及实施。

三、对东山街道社区教育课程内容框架建设的思考

南京市江宁区一定意义上已经发展成为南京城市副中心,东山街道作为江宁的经济文化“中心”,可谓是原城郊、现新型城镇区域发展的典型代表。东山街道总面积73平方公里,下辖16个社区,总人口40余万,外地迁入落户工作的和流动务工人员在人口数量中占比较多。比照上海、广东等社区教育先行示范区和国内一些社区教育开展较晚的地区,南京市江宁区东山街道的社区教育开展状况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东山,因中国古代东晋时期著名宰相谢安的典故“东山再起”而著名,历史底蕴深厚。以东山街道为例,探索建设社区教育课程体系的内容框架和建设方法,可为社区教育课程建设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借鉴。

运用上述方法,结合在东山街道社区调研的数据,根据东山街道现有的社区教育课程等情况,为东山街道社区教育设计课程体系。

1.借鉴“NERC”的社区教育课程分类,选用其社区教育中的“科学素养”“文体艺术”“生活技艺”“医疗保健”四类,将剩余单独设立的“安全教育”另外归类。借鉴“江苏学习在线”的课程分类,选用“德育与公民素质”“智育与职业技能”“美育与艺术鉴赏”“体育与健康养生”“地方特色与文化”五类。

2.整理上述类别,重新归类为:“德育与公民素质”“智育与科学素养”“体育与健康养生”“美育与艺术生活”“职业技术与职业素养”“地方历史与文化风俗”等类别。将不同的课程重新归类(如图1所示)。

3.建设本土化特色课程。除了东山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已经建成的女性成长等特色课程之外,可根据东山地区的历史,重点建设地方文化特色课程。如建设讲述东晋时期东山地区历史故事、历代名人事迹、民风民俗和江宁名胜古迹等课程,可尝试《东山再起——谢安与淝水之战》《从土山到东山——历代皇帝与江宁的故事》《江宁民俗概览》《走进东晋历史博物馆》《江宁府尹王安石》《东山胜景》《江宁文物》《江宁古建筑》等。可根据东山街道的产业结构,重点建设经济文化发展亟需的特色课程,如《汽车文化与生活》《新市民交通安全》等。

附表1 东山街道居民社区教育课程需求抽样调查简况表

图1 东山街道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内容结构示意图

猜你喜欢
东山课程体系居民
东山果事
东山由义井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石器时代的居民
福建东山关帝庙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藤县挂榜岭和东山的史事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高台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