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有效追问策略 建高效智慧课堂

2020-08-25 01:57陈坚
考试周刊 2020年75期
关键词:有效追问策略

陈坚

摘 要:课堂有效追问是一门教学艺术与学问,作为教师要积极探寻有效追问的策略,做到读懂教材,紧扣难点、渗透思想、转变方式,构建高效智慧课堂,成为一名智慧的“追问者”,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有效追问;策略;高效智慧课堂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路,学非问不明。”课堂有效追问是实现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前提之一。

通过有效追问,课堂教学迸发出思维碰撞火花,促进师生在追问中生成智慧,焕发活力。但在当前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对有效追问不够重视,又缺乏有效追问的策略,导致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有效实施。

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实施有效追问是值得思考的……

一、 读懂教材是前提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同时教师还应当必须是一个智慧的“追问者”。

有效追问源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与处理能力,要做一个智慧的“追问者”,首当其冲教师应当先读懂教材,这是有效追问的前提。教师在了解教材内容和知识结构体系后,要对教材知识内容的呈现形式,做到三个自我追问:为什么要创设这样的学习情境?为什么以这样形式呈现问题?这种呈现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尽量避免缺乏思维含量与漫无边际毫无价值的追问,影响或抑制学生思考能力的发展。

如教学《数一数》时,教材呈现的“数”的情境目的是:1. 学习“几个几”方法的数,即掌握横着数和竖着数的策略;2. 当数的数量很多时要让学生感受加法算式计算的麻烦;3. 产生学习乘法的需求与必要性。但如果教师没有读懂教材编写的意图,只是一味追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数,沉浸在数的方法多样化中,没有及时有效追问得出横着数、竖着数这一数的策略,也没有有效追问出“几个几”表达数的结果可以用乘法表示,把教材中内容处理得支离破碎,甚至违背了知识的内容架构,课堂偏离了教学目标,导致课堂教学不到位,其后果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得不到突破,教学目标得不到落实,教学效率低下,需要引起教师高度重视。

因此,要想真正达到有效追问,教师必须要读懂教材,只有对教材文本有系统、深入的解读,理解教材,掌握教材编写的意图,教学中才能对学生进行有效追问,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 紧扣难点是关键

教学难点是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与掌握知识点,是课堂教学中重中之重,能否突破难点事关整节课教学成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扣教学难点,要有针对性进行有效追问,建议不要直接呈现难点知识结论,而是适当把难点进行分解成几个针对性问题,通过环环相扣的有效追问,依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合作探究,鼓励学生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让学生思考逐步深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时,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先让学生准备4组小棒,操作前教师可提出问题:三角形有三条边,有3根小棒就能摆成三角形吗?动手操作,并思考能或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原因是什么。接着,教师结合学生的操作、观察,进行第二次追问:怎样的3根小棒能摆成一个三角形呢?引导学生总结出:较短两根小棒长度之和大于长的那根小棒长度。进而,教师进行第三次追问:怎样的3根小棒不能摆成一个三角形?放手让学生操作、探索、思考交流得出:两根小棒的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不能摆成三角形。至此通过有效追问,本课的教学难点就能清晰顺畅地突破了。

因此,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紧扣知识难点,通过有思维含量的有效追问,把复杂抽象难点转化成直观形象知识,这样不仅把难点化难为易,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生成精彩智慧的课堂。

三、 渗透思想是核心

教学中通过有效追问,向学生渗透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注重数学思想方法来指导和带动具体知识内容的教学,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活动,充分经历参与知识形成过程,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不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且能让学生在理解中建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先直观让学生理解“点数”“段数”含义,接着出示:在长16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隔4米植一棵,一共要植多少棵树苗?学生得出4棵或5棵两种答案,此时,教師提问:“树是种在段上还是在点上的?”引导学生画一画,说一说。接着教师追问:段数和点数有什么不同?抓住一一对应关系来巩固段数和点数的关系,随后出示“一端种,一端不种和两端都不种”的两种情况,第三次追问:“跟两端都种树有什么不同?”放手让学生进行思考与解决,从中发现规律,清晰对植树问题的认识。第四次追问:“除了树种在点上,生活中还有什么是放在点上进行的”,认识电线杆、路灯、锯木问题等都与植树问题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渗透数形结合、一一对应的数学思想,找出规律来解决问题。

教学中通过有效追问,充分挖掘并渗透教学内容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不仅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进一步更加深刻理解蕴含其中的思想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实际问题。

四、 转变方式是必然

有效追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但是传统课堂追问的方式,总是停留在教师连续追问层面上,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基本上不参与、不发问、无疑问,总是处于“被追问”角色,试想,如果一个连问题都不会提的学生,会有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吗?

因此,对追问方式进行适当的转变将成为必然。要鼓励学生从“被追问”逐步走向“主动追问”。方式上可以学生自己追问自己,同学之间进行追问,还可以向老师追问。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转变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追问,培养学生的思维和问题能力意识。

如在《平均数》教学中,创设两个同学投3次球和投4次球的情境,判断“选谁才公平”:

生1:(5+9+7)÷3=7(个),(10+7+4+3)÷4=6(个),7>6,选投球3次的同学更公平。

师:你们有问题要问这位同学吗?

生2:你已经求和了,为什么还要去算除法?

生3追问:对呀,直接求和比较不是更简单吗?

生1:这是追求公平的问题,不是算法简单的问题,用加法求和比较,不公平。

生2追问:5+9+7=21,10+7+4+3=24,不是和是24更厉害吗?为什么最后和是21的同学被选上呢?

生1:21÷3,得到平均每次投7个,而24÷4。得到平均每次投6个;7比6大,所以选投球3次的同學更公平……

因此,教学中再不需要教师的步步追问,而转变成生与生之间有效追问,学生间通过不断追问与思考,不仅参与知识形成过程,更是充分体现了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的追问方式,将可能就是今后数学课堂有效追问价值的发展方向。

五、 把握原则是保障

追问从本质上来说,是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所以不管如何变幻形式,最终都是服务课堂的。要使追问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还需要把握几项基本原则,提升追问策略的应用效果。第一,以学生为本。这一点显而易见,因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这是新课改不断深化的当下毋庸置疑的一点,追问策略既然要服务于课堂,也要尊重课堂主体——学生。教师应该认识到,提问是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的一种手段,从教学全过程来看,也就是对话的过程。而追问,本质也是对话的一种,不过它的层次更高。故在设计问题时要兼顾所有学生,结合他们的学习、能力层次进行设置,层层深入。产生的新问题也应该是由学生在思考中得出的,再在持续思考中解决。学生的发展水平必定会存在差异,这是应该正视的一点,所以教师务必关注这一点,树立大局意识,这样才能让追问更有效果。第二,关注知识的系统性。在追问时,所设置的问题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教师针对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设置好的,将这些问题整合、连接起来,就是系统知识,或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二是在思考这些既定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学生遇到的疑难点,对于教师而言,要提升自己的应变能力,还有对知识的判断能力,着眼于系统知识,判断出哪些内容是此系统中学生的疑难点,这样就可以把这些新问题顺利融入课堂中,让追问更有针对性,效果更好。第三,把握时机。提问是辅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方式,但不是任何时候的提问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追问也一样,只有在学生产生需求时,及时提问并追问,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追问若不合时宜,则无法因引起学生的关注,要在学生缺乏思考处追问,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要在欠缺深度处追问,及时帮助学生攻克思维障碍,进行深层次思考;还要在产生歧义处追问,这样可以给学生树立多角度思考问题的意识,这对于数学学习来说至关重要。

以《多边形的面积》这一节课的教学为例,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上的“两个花坛图”,提出:请学生观察这两个花坛,哪一个大呢?让学生思考,要比较其大小,需要知道哪些数学信息,引出“多边形面积”概念,在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长方形面积计算了,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能让他们实现知识迁移。在计算出长方形花坛的面积后,再提出:那另一个花坛的面积应该如何计算呢?此时学生会观察这个花坛的特点,发现它是平行四边形,由此引出对于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探讨,顺利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总之,有效追问不仅是一门教学艺术,更是一门学问,作为教师一定要探寻有效追问的策略,读懂教材,紧扣难点、渗透思想、转变方式,成为一名智慧的“追问者”,构建高效智慧课堂!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案例式解读 小学数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有效追问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浅谈中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追问”的创设
追问
在追问中生成数学课堂精彩
课堂有效追问例谈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