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传承和保护中国 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

2020-08-25 10:00张伟峰
炎黄地理 2020年4期
关键词:京杭大运河强制性运河

张伟峰

京杭大运河代表了我国古代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但是目前因为开发不合理的问题,造成了自然环境的破坏,京杭大运河不再出现往日的盛景,因此需要可行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世界遗产

两千多年以来,京杭大运河不仅了哺育和滋养了京杭大运河的两岸人民,同时也为整个中国人民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悠久历史文化和遗迹,目前已经在国家文物部门注册和正式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就已经高达600处,这些在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中所保存遗留下来的大运河历史文化和遗迹是对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原本性、完整性的体现,而且是来自于全国各地的不同传统习俗和文化在京杭大运河两岸的历史文化汇集中相互碰撞,也因此使得京杭大运河逐渐发展成为了中国历史文化对外传播与国际经济交流的重要渠道。对于京杭大运河作为人类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发展现状的深入调查也充分显示,大运河的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不容乐观。就其文化遗产保护而言,申遗成功的京杭大运河应该只是一个逗号,而不应该认为是一个完美的句号,申遗成功的京杭大运河申遗项目理应成为对京杭大运河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以及文化传承的一个新历史性的起点。

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京杭大运河全长1 794 km。且与之相交的河流生态系统众多,水系关系极其复杂。当然不同的河段之间也有着不同的人文地理自然的条件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条件,运河的现状以及生态资源管理保护的现状和综合利用的实际状况也大不相同。此外,不同的运河保护相关的单位和管理部门也都具有不同的生态保护管理工作的职责,以及不同的生态保护管理工作的重点、原则和生态保护管理工作的程序,在某些技术和管理方面很有可能导致彼此之间存在着矛盾或者较大的利益冲突。这些矛盾或者冲突都会为今后的京杭大运河的建设以及生态资源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过程带来极大的经济和社会利益困扰。

据国家科学研究机构进行的调查显示,运河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遗迹不再与原始遗迹相同,有些完全消失。在大多数沿海地区和城市,由于没有合理的城市規划和环境保护来促进沿海运河旅游业和经济发展,因此许多河段一味地专注于促进运河旅游资源,运河缓冲区和自然保护区发展的技术创新。由于运河的历史和文化广场以及大型的运河文化主题公园以及开发商想要建造的一些受欢迎的运河景点,大多数历史和文化遗址都已消失,原始的运河景观已被完全摧毁。京杭大运河的规划统一和保护工作总体规划也许就是一个对于我国政府作为一个庞大的国家和社会经济整体近年来正在努力进行的规划和申报的庞大的世界遗产,相对应的,对于我国京杭大运河的规划和管理工作也许就是一个国家应该建立的具有一个庞大经济整体的统一保护规划和一个统一的文物和交通协调综合整治的工作机制。但是直到今日,中国关于京杭大运河的自然生态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协调统一规划保护和整治的工作总体规划仍未正式公布和出台。究其原因,其中一方面的问题就是还没有完全建立统筹协调和管理工作的机制。另外一方面的问题也许就是目前我国对于大运河的规划保护重要性和其规划统一保护管理工作涉及的已经大到了包括文物、交通、水利、规划等多个领域和国家有关的地方和部门,每个与地方和国家有关的部门对于京杭大运河的总体规划和其保护管理工作都存在缺乏统一的理解和认识。

具体措施

区别和合理划分不同的历史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科学的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促进不同相关学科之间的学术研究和交流。并规范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责和范围。同时,在规范和加强对京杭大运河的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职责基础上,对交通运输、环境的保护、景观、旅游等遗产保护方面积极探索新的遗产保护功能,并逐步形成新的理论体系。在遗产保护的总体目标,原则和遗产保护策略等问题方面已经达成了共识,形成一个全面的新的遗产保护认识和对京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产的概念和定义,为推进中国京杭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文化传承工作提供新的理论帮助。

在当前法治主义的社会中,法律是一切制止违法行为的强制性基础和法律依据。目前对于进一步实施和完善京杭大运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强制性保护的各方面及其相关的强制性保护法律和政策体系还不够完备,所以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对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生态环境的强制性保护和对非物质遗产以及其文化的保护传承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各方面及其有关的保护相关法律法规,逐步研究建立和形成系统完备的法规和强制性体系,利用保护相关法律的强制性和其他法律的力量对其文化遗产去进行强制性的保护。

进一步地深化和加强各地区和有关行政部门间的密切协作联系与沟通,成立多方共同组织参与的中国铁路京杭大运河沿线生态资源保护利用管理统一规划的工作组。综合有针对性地研究和考虑中国铁路京杭大运河沿线各类历史文化遗产的生态保护和利用管理,以及京杭大运河沿线可能存在的地区及其他文化遗产相关的生态资源保护利用管理方面的情况和问题,制定中国铁路生态保护的统一规划。各级铁路有关行政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要定期地组织多学科、跨行业、跨区域的大型学术性交流与讨论和大型专题学术研讨会,充分地组织专家交流经验、意见和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加强行业跨区域的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相互交流借鉴。为继续促进中国铁路京杭大运河在不同的区域和行业方面的相关生态保护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社会发展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总而言之,为了保护具有悠久历史的京杭大运河,需要克服目前存在的开发不合理等种种问题,并且要结合实际制订可行的计划,通过多地政府与相关环保部门联手制订,最终使京杭大运河重焕生机。

作者单位: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京杭大运河强制性运河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历史课程中京杭大运河的相关教学实践
京杭大运河
运河上的时间(组诗)
京杭大运河历史演变和文化遗产价值
明清京杭大运河的历史变迁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
邮轮“挤过”狭窄运河
市场监管总局 应急管理部取消部分消防产品强制性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