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群英:一代女魂(上)

2020-08-25 17:58张一程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6期
关键词:群英同盟会秋瑾

张一程

1995年秋,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国政府向大会推荐出了八位中华百年女杰,唐群英位列第四。

唐群英是谁?现在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了,这是一个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之中的名字。“鉴湖女侠”秋瑾的故事早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传奇了,而唐群英则是秋瑾多年的好友,她的功绩足以与秋瑾相提并论。时人谓唐群英英姿飒爽,有侠女之风,而她的果敢明决早在年少时就已经显现出来了。

1871年12月8日,唐群英生于湖南衡山的名门世家,是当之无愧的将门之女。她的父亲是湘军提督、振威将军唐星照,年轻时参加了曾国藩的湘军。正所谓“虎父无犬女”,唐群英小小年纪便表现出了过人的胆量与智识。她从小就跟随父亲苦练剑法,勤学兵书。她常常把她的小伙伴组织在一起,扮作宋军和辽军“打仗”,她自称“穆桂英”,挂帅出征,迎战“辽军”,颇有女将军的风姿。

唐群英自幼就喜欢读《木兰词》《烈女传》和《精忠岳传》等古典作品,既能写得一手好字,又能骑马击剑。她的父亲望着这个果敢豪迈且文武双全的女儿感叹道:“如果是个儿子,必能光耀门楣。”她听后立即反问父亲:“是女儿,就不能光耀门楣吗?” 20岁时,唐群英遵从母命嫁到了邻县湘乡荷叶塘曾家,夫君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堂弟曾传纲。这个出身名门世家的谦谦公子,能诗善画,性格温和,十分难得。尽管是包办婚姻,但仍然幸福美满。唐群英婚后生下一个女儿,小家庭温馨而和睦。

也就是在荷叶塘夫家,唐群英结识了她一生的好友秋瑾。秋瑾的丈夫王廷钧是曾国藩的表侄,家也住在荷叶塘,因而两人经常见面,由此相识相知。既有亲戚关系,又志趣相投,遂结为了无话不说的好姐妹。她们常常在一起吟诗比武,共同探讨国事家事。秋瑾的革命思想对唐群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为她以后投身革命打下了基础,所以她一生都感念挚友的恩情。

世事无常,唐群英的爱女突然夭折,年轻的母亲肝肠寸断,可还没等她从丧女的悲伤中走出来,丈夫又病故了。好好的一个家就这样散了,空荡荡的屋子里,睹物思人,徒增伤感,她再也住不下去了,于是就回了娘家,从此深居简出,与书做伴。

此时,维新派的进步书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好友秋瑾的帮助下,唐群英读到了《妇女之苦总论》《大同书》等维新革命著作,眼界变得豁然开朗,思想也变得愈加进步。她在《读大同书感怀》中豪气冲天地写道:“斗室自温酒,钧天谁换风?犹在沧浪里,誓作踏波人。”充分表达了她要换风易俗、扭转乾坤的雄心壮志。

唐群英与秋瑾曾数度重逢,从秋瑾那里,她了解到了时局变化与世事变迁。在她看来,国家受辱,女子岂能坐视不理? 1904年春,秋瑾赴日留学,她极力邀请唐群英也去日本留学。于是在1904年秋,33岁的唐群英说服了母亲,应好友之邀,辞别故土,自费东渡,进入东京青山实践女校学习,与秋瑾成了同学。

1905年5月,唐群英在赵恒惕的介绍下,和刚到日本的胞弟唐乾一正式加入了由黄兴等人发起成立的华兴会。当时的华兴会会员清一色地都是男子,唐群英作为唯一的女会员备受瞩目。不久,唐群英在黄兴的引荐下拜访了孙中山,她向孙中山谈到了自己对于男尊女卑观念的反感,她提出“天下兴亡,人皆有责”,女子应该像男子一样关心国家大事,为振兴中华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孙中山听后当即称赞道 :“革命首先是唤醒四万万同胞,女同胞觉醒的还很少,群英女士是第一个走进革命队伍里的女同胞,是榜样,是二万万女同胞的带头人。”

1905年8月20日,兴中会与华兴会等革命团体合并,在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唐群英作为华兴会唯一的女会员转入同盟会,成为同盟会中第一个女会员。加入同盟会后,唐群英献身反清革命的决心更加坚定。她在《洞庭波》(留日湘籍学生所办刊物)创刊号上发表的“七绝八首”被革命党人传诵一时,其中两首尤受孙中山赞赏,“欲展平均新世界,安排先自把躯捐”“愿身化作丰城剑,斩尽奴根死也暝”。

1907年,秋瑾就义,唐群英闻讯悲怆良久。

1908年,唐群英回国宣传同盟会主张并联络各地革命者发动武装起义,以实现好友秋瑾的遗志。她与陈荆等人联合花石哥老会,共同策划和领导了花石起义。可惜起义失败,由于国内环境恶劣,活动困难,她只好在黄兴的安排下再次回到东京。

武昌起义爆发后,唐群英回国“奔走于长江流域,尽力革命事务”。她携手湘籍女同盟会员张汉英,在上海发起成立了“女子后援会”,以“集合女界同志募集军资义捐金,以为民军后援”为本会宗旨。她終日奔波于全国各地募集粮饷军资送往前线,并挑选青壮年女子组成了“北伐军救济队”,奔赴战地,救护伤兵。

武昌起义后,女子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各个团体宗旨不同,行动各异,现在看来,唐群英的“女子后援会”是众多团体里非常有意义的一个。口号不是假大空,以实际行动发挥了女子的作用,为辛亥革命做了许多实打实的好事,最值得为人们所称道。

1908年11月,江浙联军久攻南京不下,焦急万分的唐群英找到时任江浙联军总司令的李燮和,请求将她组建的女子北伐队编入联军。获得批准后,她仅用三天时间就组织了一支两百余人的女子队伍,请联军司令部负责短期集训。同时,李燮和又将半个月前组建并经训练的女子敢死队队员50人,拨归女子北伐队管辖指挥,并委任她为队长。

唐群英率领敢死队员打扮成难民,暗藏短刀、短枪,偷偷混入南京城,伺机杀死了守城清兵。之后,她亲自挎着双枪带领女兵随大军攻城,两江总督仓皇出逃。此役耗时近一月,既是革命军对清廷的致命一击,更堪称辛亥革命成功的奠基之战。而“女子北伐队”及“双枪女将唐群英”也由此声名大振。

由于唐群英在辛亥革命中功勋卓著,所以黄兴和宋教仁双双为其请功,孙中山更是在南京亲自接见了她,授予她“二等嘉禾章”,称赞她是“创立民国的巾帼英雄”。国民党元老张继还送给唐群英一句“烽烟看四起,提袂自提兵”的诗,赞颂她是巾帼英雄、女中豪杰。

猜你喜欢
群英同盟会秋瑾
作品集
同舟共济,统一战线
了不起
论陕西辛亥革命中同盟会的作用
坚持4年种蓝莓 3个月卖300万元
新形式下如何让秋瑾文化成为学校活动的精髓
兴中会与同盟会之异同比较
秋瑾与吕碧城的闺蜜情
“比例尺(一)”导学案
体坛“群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