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体检”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0-08-26 07:53王欢
经营者 2020年16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企业

摘  要;企业与生物一样,是一个具有生命力,不断成长、不断变化的有机体。企业的成长与生物体的生长一样,常常受到外部环境因素和企业内部因素的影响。从企业注册诞生的那一天开始,企业有机体便持续不断地与所处的环境或其他机体之间进行物资、信息、现金的交换,以获得原料、劳动力和设备等资源,并经过自身的新陈代谢对输入的资源进行内部转换,最终向外界输出产品和服务,换取自身发展所需的资金和新的投入。企业在创造价值的过程中,获得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能量,从而不断发展、壮大。

關键词: 企业;专业体检;精准施策;可持续发展

在生物的生态系统中,生物通过积极主动的进化,不断适应环境的变化,使自身变得更加强壮,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和快速反应能力,使自身在与其他生物的竞争中抢占先机,获得生存下去的资源与机会。

同样,国际环境、社会环境、贸易环境构成了企业有机体生存发展的经济生态环境。企业有机体要在这种经济生态环境中成长和发展,也需要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与其他有机体进行合作,或兼并、消灭其他有机体,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影响力。企业有机体能否在经济生态环境中顺利成长甚至不断壮大,取决于自身的健康程度、愈合能力、进化能力,也就是企业的综合素质、抵抗风险能力和创新能力。

由此可见,“企业医生”对企业进行“专业体检”,“ 问诊把脉”、精准施策,帮助企业保持健康的状态,对企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问诊把脉”、精准施策,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

做强、做优、做大是新时期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目标。目前,企业的发展水平与国资委的要求相比,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资本运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资本合理流动的机制尚不健全,制约了国有资本功能的有效发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各项经济指标增速明显放缓。过去主要凭借高强度、大规模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模式难以持续,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就是把发展的基础夯得更实一些,把发展的质量提得更高一些,把竞争的实力锤炼得更强一些。

二、“问诊把脉”、精准施策,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解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创造效益是企业的基本责任。企业通过盈利所得进行扩大再生产,维持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一个企业效益下降,便不能和竞争对手开展有力的竞争,无法从市场获取更多的资源,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当企业连续亏损时,就像僵尸一样,只能依靠国家的补贴和输血生存下去。中央的供给侧改革强调,要对持续亏损三年以上且不符合结构调整方向的企业采取资产重组、产权转让、关闭破产等方式予以“出清”。清理处置“僵尸企业”,是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的必然要求。

三、“问诊把脉”、精准施策,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员工美好幸福生活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在现有的考核体制下,企业效益和工资总额是挂钩的,只有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才能拿到预算工资总额。超额完成才会获得奖励,工资总额才会增加。相对应的,没有完成任务,工资总额就会减少。工资是大部分员工的主要收入来源,支撑着一个家庭的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工资降低必然会影响员工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在工资增长速度滞后于CPI(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速度的情况下。因此,要让员工体面劳动,过上幸福的生活,就必须想办法把效益的“蛋糕”做大,让员工分到更多的蛋糕,有更强的幸福感。

要促成以上目标,实现企业从“不想体检”到“我想体检”,从“要我体检”到“我要体检”的转变,实现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必须统一认识,主动迎检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很多企业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用效益的增长掩盖了管理粗放、制度的混乱,一些潜在的问题被掩盖起来,隐藏在企业的肌体里,外表看起来很健康,但实际上隐患重重。这样的假象,往往会使企业管理者产生狂妄自满的心态,认为企业本身不存在问题,管理不存在缺陷,企业是健康的,是不需要“体检”的。

有的管理者对企业中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习惯了、看惯了,认为是正常的现象,不可能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还有的企业讳疾忌医,害怕“看病”会发现大问题,总觉得拖一拖问题就会消失,等过了这一阵子经济形势就好转了,企业也就正常了。认识的不到位和思想的错位,导致企业管理者判断失误、行动出错,等到隐患变成问题、小洞变成大洞的时候,再去治疗则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企业可能会不堪重负,难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有的企业甚至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濒临破产倒闭。

因此,要利用党的日常教育和管理专业培训,引导企业管理者统一思想,让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企业也是会“生病”的,也是需要进行“体检”的。企业不能被表象所迷惑,被暂时的现象蒙蔽双眼,要主动接受“体检”,找出潜在的问题,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发展初期,不给隐患发展的机会,避免走弯路、走错路,减少企业的损失,确保企业在正常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二)必须“问诊把脉”,全面检查

因为所处的环境和阶段不同,有的企业规模大、效益好,属于“身强力壮型”;有的企业是外强中干、大而不强的“虚胖型”;有的企业则是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亚健康型”;还有企业是步履蹒跚、病入膏肓的“病重型”企业。

对这些不同类型的企业,“企业医生”需要进行“问诊把脉”,用各类“工具”对企业进行全面扫描,通过先进的指标,专业的人员对企业党建、管理、改革、生产、经营、监督等方面进行一次全方位、全过程的“体检”,找到影响、制约、阻碍企业发展的困点、难点、痛点、堵点,有针对性地开出“药方”进行“治疗”。定期或不定期地对企业的管理状况、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从各个层面提供解决建议,不断提升企业的健康度,提高经营管理和盈利能力,让企业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发展。

(三)必须精准施策,对症下药

各生产单位、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企业出现某个问题常常不是一个部门的原因,而是多因素、多部门甚至是多层次的。如果没有采用有效的分析归纳方法,就容易造成失誤,自以为抓住了问题的本质,结果发现它仅仅是另一问题的表象而已。抓不住“病根”,采用“头疼治头、脚疼治脚”的方法,只能暂时控制“病情”,过一段时间仍会“旧病复发”。

企业诊断也不是走过场,一锤子买卖,要准确地找到效益“黑洞”、利润跑损点,对不同类型的“病症”进行“精准治疗”,精准施策,采取一系列“挖毒瘤”“堵伤口”“剪阑尾”的措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与不合理的支出,消除不起眼的消耗,真正提高企业的“造血”功能和盈利能力,让企业恢复生机与活力。

对于“虚胖型”企业,需要专门制定健身强体的锻炼方法,强化基础管理和基本功训练,打牢企业的发展根基,通过慢慢的锻炼,实现“由虚向实”的转变。对于“亚健康”的企业,要通过自我“调理”,“滋补养生”,提高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健康因子的累积,逐步恢复到正常状态。对于“病重型”企业,应当采取“外科手术”,切除“病灶”,植入“新器官”,彻底断“病根”、除“病灶”,把问题解决。

(四)必须“定期复查”,巩固效果

企业从虚弱到健康的过程,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实现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涉及一系列措施和不断的调整优化,最终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走上正常发展道路的企业,如果不“谨遵医嘱”,而是“胡吃海喝”,则容易“旧病复发”,或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一些新的隐患暴露出来,带来新的问题,进而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

要做好“复查”,需要通过多维度、多层级的检查,对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十四五”任务目标、年度工作计划进行一次全面审视,看看是否符合行业发展要求、经济发展规律。要在物资采购、生产运行、市场营销的主要骨干上敲一敲,看看有没有弯曲、变形;还得在科研创新、安全环保、人力资源、企业管理等主要“器官”上探一探,看看是否运转正常;最后看看党群工作、纪检监察、审计这些“经络”是否畅通,有没有堵塞的地方。

如果把中国经济生态比喻成森林,企业就是森林中的树苗。只有树苗强壮了、发展了,森林才会茂盛、富有生机与活力。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和中美贸易不断恶化的形势下,更应该用好“专业体检”,对企业进行“精准治疗”和精准帮扶,确保树苗长得好、长得直、长得快,为中国的经济快速复苏和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为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王欢(1983—),男,湖南岳阳人,本科,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改革,企业管理,绩效考核。]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企业
企业不诚信怎么办?
商业企业品牌信用认证企业认证组织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