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改革:质量提升之钥

2020-08-26 09:23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20年7期
关键词:职校变革职业院校

策划人语

以“三教”改革达成学习变革

近年来,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政策重视和财政支持下,职业院校的规模影响、校容校貌、校舍场馆、智慧校园、实验实训设施设备等方面的建设有了很大改善,可以说这些硬件条件的具备,使得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已经有了相当的底气。那么,很自然的,下一步改革发展的眼光就要由外而内,由表及里,由规模而内涵,由形式而本质,触及职业教育教与学的核心内容,触及本期专刊的研究主题——“三教”改革。

“三教”指教师、教材、教法,可以看成教育供给侧的软实力。但凡对当下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现状有所了解,一定会觉得“三教”已经到了不得不改的当口:往大了说,不改,职业教育无法完成培养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技能人才的供需矛盾将继续存在,继续制约产业转型升级;往小了说,不改,教师在职业院校的课堂上找不到存在感,学生在职校求学生涯中没有获得感。他们的人生白白耗费,职业院校又如何改变其实施“二流教育”的社会认知?职业教育如何获得类型教育的价值和意义?而一旦职业院校对此进行变革,哪怕只是局部的、短时间的,比如我刊曾经报道过的金陵高职校、南京中华中专等实施的教改试验,都让我们看到学生由此而迸发出的生命活力和学习动力。所以,“三教”的改革,刻不容缓。

好在,在专刊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职教同仁对“三教”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着清晰的感知和共识。上下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举,势在必行。下一步,就是看怎么改,也就是管理落实。在此过程中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不能为改而改。“三教”改革最终要实现职业院校的课堂变革,推动学习方式和学习成果的优效,其成效要在课堂上检验,在学生身上体现,这是一个不断向上向前但会有曲折、有反复的过程。所以,类似“只要改革必定成功”“前脚改革、后脚总结”的表面化、簡单化、运动式的工作思路要坚决摒弃,职业院校要做好长期作战、久久为功的思想准备,以学习变革、学生获得为改革的最终旨归。二是在“三教”改革中要特别关注教师的诉求、保障教师的成长。一切变革中,人是最根本的因素。“三教”改革中,教师是核心、是基础,教材和教法的改革功用最终要靠教师才能体现出来。所以,“三教”改革其关键是教师改革,教师改革其关键是教师主观能动性的调动和发挥。他们既是变革的对象,也是改革的主角。作为一个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要培养职校教师开展自我变革和教学变革的主观动力与客观需求,而这,考验着职业院校的管理视野、管理智慧、管理艺术。

猜你喜欢
职校变革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卷首语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在职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职业学校名师的界定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变革领导力的三个层面
百年职校与支教项目“美丽中国”共探教育均衡
“致敬变革者”颁奖盛典
变革中的转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