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2020-08-26 09:22王蕾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8期
关键词:在线教学应用型自主学习

摘要:本文以应用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自主学习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并通过数据分析总结了自主学习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结合实际教学需求指出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关键词:自主学习;应用型;互联网+;在线教学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8.01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20)08—0063—04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社会对掌握高科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这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的立身之本,利用互联网知识资源提升大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其建立知识体系和有效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正是应用型高校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背景分析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与自学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自学有多种含义,可以是指人吸收接纳事物的能力,也指一种状态,即在没有接受指导和教育的情况下掌握某种技能。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做主,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而“互联网+”背景下的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利用网络提供的服务系统,包括计算机等硬件设备、教学平台、学习软件和数据库资源等,主动地进行探索性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自主学习方式

本文着重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基于资源利用的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的类型是丰富的,信息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互联网+”背景下,要尽快转变角色,从传统的单向输出知识,转变为引路人,教师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将丰富的学习资源组织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实现探索式学习创造条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学生从不同视角理解知识,能够丰富学生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传统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是统一的,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课堂教学的丰富程度取决于教师个人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整个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主体,无法体现学生为主体,无法挖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

当MOOC大规模地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的时候,我们也将其引入了课堂教学,开始是参与到其他高校的MOOC课程,成为其SPOC课程成员。这时我们的学生既可以获得其他高校的优质课程资源,又能利用SPOC获取更符合自身条件的课程内容,两者相结合有利于学生有选择地进行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和质量。而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引入MOOC教学资源,能够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开拓学生视野,找到他们的切入点,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当然,MOOC教学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学习过程缺乏讨论和有效的沟通;学习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自主性变差,拖延现象严重。

2020年的春季学期,因为疫情,我们响应“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的号召,结合“大学计算机”课程的特点,采用了在线教学模式。由于学生和教师都是第一次使用这种方式进行教与学,为了保证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我们在正式上课前进行了一次“关于在线教学的调查问卷”,共设计15个题目,用来调查在线教学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一些问题,着重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对教学内容、授课平台、教师教学态度的满意度以及学生自身的学习行为等。经过一周的正式教學,我们共收集了2515份调查问卷,经过数据汇总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1.学生专业分布:参与调查的学生共2596人,有效问卷2507份,其中艺术专业学生567人,文科专业学生1008人,理科专业学生354人,还有文理兼收专业学生578人。

2.现阶段,大多数学生进行在线学习的课程门数超过了4门,有的专业还更多。

3. 数据反馈证实学生参与在线教学积极性很高。对于“能否准时进入班级”,78%的学生表示能够提前进入课堂,14%的学生表示能够准时进入课堂。对于“上网课时的听课状态”,97%的学生能够一直关注教师上课。

4. 在线教学阶段,不同课程采用的教学平台也不同。38%的学生对“学习通”平台的学习效果十分满意,有38%的学生感到满意,能够看出学生对“学习通”平台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对于“你认为哪个平台使用起来比较好”,有50%的学生选择了“学习通”平台,有20%的学生选择了“钉钉”,有15%的学生选择了“QQ直播”,还有15%的学生选择了“其他”。

5.学生对“大学计算机”课程的在线教学内容满意度高,有90%的学生持满意态度,如图1所示。

6. 通过在线教学,学生在学习习惯养成和自我约束方面得到了很大提升。对于“是否对教师提前发送的学习材料进行预习”,有62%的学生表示能认真预习,有36%的学生表示能简单浏览提前发布的预习内容。对于“完成作业情况”,有96%的学生选择能认真完成并提交作业。

7. 学生对于在线学习的收获的回答结果如图2(a),对于在线教学的优势的回答结果如图2(b)。这部分问题为多选题。可见,通过在线教学,学生的收获是很大的。

综上所述,在线教学阶段学生在自主学习能力方面有所提升。学生能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能够在短时间掌握学习平台的使用方法,利用平台实现在线听课、课前预习、课上签到、课下提交作业,还能通过阶段测试反馈学习效果,使用聊天功能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二、“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状

以人才培养定位为基础,可以将高校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职业技能型三大类。应用型高校主要进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本科以上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并进行社会发展与科技应用等方面的研究。以“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学生课堂学习的状态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具体表现,如果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水平,则要看其后续专业课学习情况,甚至在其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得到结果。就目前情况看,“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学生自主学习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概念模糊,导致学生无法明确学习目标,影响自主学习的持续性

自主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学习,它体现着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因此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非常重要。而现状是存在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概念认识不清,将两者视为等同,这就导致学生缺乏合理指导,不能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缺乏计划性,学习效果不明显,最终导致自主学习行为无法持之以恒。

(二)学生在学习时比较情绪化,自我意识明显,缺乏自主学习动力

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因素包含两方面:一是外在因素,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环境;二是内在因素,包含学习动机、自我意识和学习策略等。而学习动力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源动力,是大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学习的前提和基础。现在的大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对专业知识缺乏学习兴趣,用于专业学习的时间有限,精力投入不足,更为严重的是有些学生会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游戏上。

(三)传统的教育观念影响和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教育的长期影响下,有部分教师不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还存在误区。有的教师不清楚自己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为主体;有的学生则过分依赖老师,学习行为和学习过程仍然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步骤来实施,无法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使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流于形式。另外,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忽视了学习过程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互联网+”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转变角色,成为领航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知识的传授者。但是,随着信息化的普及,教学手段、教学理念等方方面面都悄然发生着变化。特别在“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教师要承担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任,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从过去的课堂主体转变成领航者,指引学生找到自主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改变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培养学习习惯,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为了更好地担负起领航者的角色,教师要不断学习,接受新思想,掌握新科技,参与教学改革。以“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来设计教学案例和调整教学内容,特别是实践操作环节,应该尽可能让学生完全参与设计,独立完成阶段性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就会显现出来,同时也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借助“互联网+”优势,构建网络课程平台

MOOC课程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程信息化建设和网络化的发展,并凭借其自身优势迅速成为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教学形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MOOC平台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更丰富的学习资源,但其自身也有局限性,比如MOOC面向的是全网的学习者,所以教学内容不能完全适合本校学生,这样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興趣和教学效果。

因此,我们要借助“互联网+”优势,构建适合本校学生的课程平台,制定符合本校学生的学习目标,利用课程平台将教学内容、教学案例、随堂练习、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发布到学生端。利用平台功能,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可以进行讨论、问卷等,从而使教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平台还具有分析统计功能,教师通过定期查看数据,能够掌握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任务的完成情况。利用课程平台,学生能够在有效的学习策略指导下完成课程的学习任务,培养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提高主动性,进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打破传统评价体系,创新课程评价标准,完善教学评价

现阶段,课程的评价多数停留在只考查学生对知识体系和现成结论的记忆能力,基本不评价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和应用的能力;只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基本不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没有考虑学生发展的不平衡因素,把所有学生放在同一尺度上进行比较,容易产生误评,制约学生的创造性和个性化发展,限制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我们要重视学生发展,实现评价的功能转化,关注个体差异,重视综合评价,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和提高。完善考核指标和考核方式,确定新的评价体系要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1.评价的内容、标准和手段要多样化;2.评价要注重过程性变化;3.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4.开展学生自我评价和同学互评。

四、结束语

实践表明,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远远不能满足一个人自身发展的需求,每个人都必须不断学习,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对高等学校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王蕾.融合MOOC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初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4).

[2]邢翠芳,韩庆龙,杨玫.突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创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 [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6(S1).

[3]王蕾.MOOC教学与课程教学相融合的可行性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7(08).

[4]刘艳慧.翻转课堂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01).

[5]张昱,李金双,徐彬,等.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改革[J].计算机教育,2016(09).

Abstract: This paper tak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College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irstly, it carries ou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and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through data analysis. Based on this, the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is put forwar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Combined with actual teaching needs, th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developing students' autonomous learning ability are pointed out.

Key words: autonomous learning; application; Internet plus; online teaching

[責任编辑:韩    璐]

猜你喜欢
在线教学应用型自主学习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浅谈基于Web试题库系统的设计
浅谈基于Web在线教学系统设计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