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结核治疗时要小心肝损害

2020-08-26 07:50郑丹薇
婚育与健康 2020年7期
关键词:异烟肼酰胺利福平

郑丹薇

结核病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也是全世界十大致死疾病之一。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15岁~35岁的人群是该病的高发人群。

1882年,科霍发现了结核病的病原菌为结核杆菌,但由于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结核病仍然在全球广泛流行。

20世纪30年代前,治疗结核病主要采取让患者多休息、多呼吸新鲜空气、增加营养,以提高抵抗力的营养疗法。但由于当时缺乏有效的抗结核药物,治疗受到了很大的限制,結核病治愈率仅为25%,死亡率位居所有疾病之首。

20世纪30年代~50年代,医务工作者以上述营养疗法为基础,用物理方法压缩肺组织(肺空洞),促进病灶愈合,使结核病的治愈率上升至40%左右。

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吡嗪酰胺、异烟肼、利福平等大量抗结核药物的出现,结核病治疗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治愈率显著提高。

一线用药的临床问题

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结核药物,临床应用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一、单药使用会很快产生耐药性,临床多采用多药联合使用。

二、多药联合使用时,肝损害的发生风险与严重程度增加,且存在个体差异。

据文献报道,抗结核药物导致肝损害的发生率为2.5%~34.9%,这是限制其应用的最严重问题。其中,肝毒性风险高低与其相关药物代谢酶的活性相关。

治疗时要小心肝损害

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在体内的代谢与N-乙酰基转移酶2(NAT2)酶显著相关。该酶由NAT2基因编码,NAT2突变可导致NAT2酶代谢能力出现差异。根据乙酰化代谢能力不同,可将NAT2分为快乙酰化型、中间乙酰化型和慢乙酰化型。

因此,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单用或联合应用治疗结核病时,可以通过相关检测,预测这些药物的肝毒性,辅助临床医生优化治疗方案,以减少甚至避免毒副作用的发生。

此外,在开始抗结核治疗前,医生应明确了解患者的肝功能和潜在发生肝损害的因素,患者对此也应有所了解。

治疗前,患者至少要进行“三查”:一查肝功能;二查B超或必要的其他影像学检查;三查慢性乙肝或丙肝病毒感染情况。乙肝患者还应掌握乙肝病毒复制水平,预估抗结核治疗引起肝损害的风险。

肿瘤患者,尤其是终末期肿瘤患者,不但身体饱受病痛的种种折磨,还要承受生死离别的心理压力。医务人员除了利用一切现有的医护措施和诊疗方法,最大程度治愈患者或者减轻患者的病痛;还要让患者保持平静、理智、坦然的心态,接受病情,接受生命的自然过程,使患者在身体上、精神上、心理上最大限度地减少“痛苦”。

猜你喜欢
异烟肼酰胺利福平
异烟肼联合利福平治疗初次肺结核发病的效果
N-(1’-苯乙基)-吩嗪-1-酰胺对H1299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初探
异烟肼,抗结核药咋成了“毒狗杀器”
异烟肼毒杀狗?国外有没有先例
紫花地丁中的抗补体生物碱类成分研究
阿奇霉素治疗68例沙眼患者的临床疗效
香附酸的化学结构お
利福平:多面手的抗菌药
杂环单酰胺类化合物及其杀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异烟肼(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