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婴儿体重生长情况与6月龄贫血状况分析

2020-08-27 02:12孙建乐潘璐璐周玉润唐汉彦周才笛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0年16期
关键词:体重儿跨度月龄

孙建乐 潘璐璐 周玉润 唐汉彦 陈 洋 周才笛

浙江省温州市妇幼保健所儿童健康管理科 325000

婴幼儿期贫血是儿童期的常见病,根据2008年WHO调查的数据显示学龄前儿童贫血患病率可达47.4%[1]。有研究报道我国6~24月龄的婴儿贫血患病率最高,呈现月龄越小贫血发病率越高的趋势[2]。目前国内对婴幼儿期贫血及其病因大多集中在6~24月龄段,主要分析也多集中在母亲孕期营养、早产、出生体重及喂养方式等相关因素方面[3],探寻婴儿生长发育变化与6月龄贫血的相关研究较少。为了解温州地区6月龄婴儿的贫血现状,探寻儿童健康指标评估婴儿6月龄贫血状况的效价,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9 786例婴儿6月龄贫血发生与其出生至6月龄体重生长区间跨度值的关系,旨在为探寻婴儿贫血的防治策略与措施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9月期间出生并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进行健康服务的婴儿作为研究对象。入选标准:(1)婴儿健康服务记录登记在温州市妇幼信息平台;(2)出生记录及6月龄健康服务随访记录资料完善;(3)剔除母亲孕产期有因营养性疾病就诊、婴儿曾因重大疾病住院等对象。6月龄血红蛋白值在家长知情同意下通过末梢血常规(或血红蛋白)检测,采用WHO儿童贫血诊断标准:6个月~6岁Hb<110g/L。贫血程度判断:Hb 90~109g/L为轻度,60~89g/L为中度,<60g/L为重度。

1.2 方法

1.2.1 资料收集:通过温州市妇幼信息平台提取婴幼儿健康服务随访资料(含出生胎龄、出生体重、性别,6月龄体重、血红蛋白值,6个月内的喂养情况,6个月内患病情况)。

1.2.2 类别定义:按胎龄分为:<37周为早产儿、≥37周为足月儿;按出生体重:<2 500g为低出生体重儿、2 500g~4 000g(不含4 000g)为达标体重儿、≥4 000g为巨大儿;按满月、3月龄、6月龄的喂养记录,分为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三种喂养方式。

1.2.3 指标测量及质控:体重测量由专业儿童保健人员完成,体重测量采用婴儿体重秤,精确至0.01kg;血红蛋白值采用血液分析仪采集手指末梢血检测。市、县两级妇幼保健机构定期组织质控,现场抽样复核测量数据,并对录入数据进行校验。

1.2.4 体重生长区间跨度定义:根据2006年WHO公布的0~5岁男、女童年龄别体重表(百分位),将每个月龄段的体重表百分位数区间划分为12个生长区间,如(0,1)百分位为第一生长区间记为1,(1,3)为第二生长区间记为2,(3,5)为第三生长区间记为3……(99,100)为第12生长区间记为12,两个月龄段的生长区间值之差的绝对值作为该月龄段内的体重生长跨度。此次研究采用的6个月内体重生长跨度为6月龄与出生时的体重生长区间值之差的绝对值。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数据整理采用Excel 2011,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混杂偏倚采用分层分析,多组之间比较通过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修正检验水准α=0.05/n,率的趋势变化采用趋势χ2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中位数表示。检验水准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共纳入婴儿59 786例,其中男婴占53.3%,性别对贫血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1)。出生胎龄中位数39周,其中早产儿3 006例(5.0%);平均出生体重(3.3±0.44)kg,低体重儿2 017例(3.4%)、巨大儿3 412例(5.7%)。6月龄平均血红蛋白(119.03±9.60)g/L,4 567例(7.6%)呈轻度贫血,172例(0.3%)中重度贫血。

2.2 相关影响因素与6月龄贫血情况 有学者分析婴儿出生状态、喂养情况等因素会影响其6~24月龄的血红蛋白[4],与此次研究结果相一致,见表1。婴儿轻度贫血、中重度贫血及非贫血发生率在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和喂养方式中的分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出生情况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中贫血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为12.4%,喂养方式中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幼儿贫血发生率为12.0%。

表1 婴幼儿6月龄贫血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3 婴儿出生至6月龄体重生长区间跨度与6月龄贫血分布情况 轻度贫血、中重度贫血和非贫血在不同体重生长区间跨度(以下简称“区间跨度”)中的分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与0个区间跨度相比,4~12个区间跨度的婴儿6月龄贫血率为10.3%(P<0.001),且区间跨度增大,6月龄时贫血发生率越高(线性χ2=69.043,P<0.001),见表2。

表2 区间跨度和6月龄贫血分布情况

2.4 控制影响因素下区间跨度与6月龄贫血分布情况 0~3个区间跨度经分析无统计学差异可合并为一组,分层分析4~12个区间跨度与0~3个区间跨度的贫血分布情况,见表3。

表3 婴儿6月龄时贫血情况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早产儿中,纯母乳喂养的低出生体重儿、混合喂养的达标体重儿两个区间跨度的贫血发生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4~12个区间跨度婴儿6月龄贫血发生率分别为39.0%、14.4%;足月儿中,纯母乳喂养达标体重儿两个区间跨度的贫血发生率同样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1),4~12个区间跨度婴儿6月龄贫血发生率为17.6%。

3 讨论

2011年儿童早期发展国际研讨会曾报道,我国6~24月龄段的城市儿童贫血发生率可高达30%[5]。其中缺铁性贫血在婴幼儿期的发生率最高,已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儿童四大疾病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的健康问题。大量数据显示早期缺铁性贫血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认知、学习、记忆能力以及运动和免疫功能,甚至造成患儿死亡[6]。

3.1 温州地区婴儿6月龄贫血患病情况 本研究首次对温州地区6月龄婴儿开展贫血回顾性调查,数据显示温州地区6月龄婴儿的贫血发生率为7.9%,稍低于杭州市余杭区1周岁以内儿童贫血患病率(8.98%)[7],其中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的婴儿6月龄贫血发生率分别为12.4%、12.0%,明显高于其他情况;而男女性别不作为婴儿贫血的影响因素,与国内外学者研究相一致[8-9]。这一数据信息提示孕周、出生体重及喂养方式对婴儿6月龄贫血发生有较大影响,可能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早期机体存储铁含量较少及母乳中含铁较低有关。正常婴儿出生时母体中获取的铁一般能供应6个月内所需,6月龄后逐渐耗尽,再加上铁的需求增加,若无补充则易出现贫血[10],因此6月龄时及时添加含铁米糊、蛋黄、肝、肉类等含铁丰富的辅食。

3.2 出生至6月龄体重生长区间跨度指标与贫血情况 儿童体重是反映儿童当前营养状况最常用的指标,是评估学龄前期尤其是婴幼儿期内儿童生长发育健康状况最常用、最敏感的指标之一,具有可操作性及便捷性,而出生体重往往与新生儿的胎次、胎龄、性别以及宫内营养有关。本研究通过研究温州地区59 786例婴儿出生至6月龄的体重生长区间跨度与6月龄贫血的分布,分析儿童生长发育速度对贫血的影响。结果显示出生至6月龄的体重生长区间跨度在0~3个跨度以内的婴儿6月龄贫血发生率未有统计学差异,而4~12个跨度与0~3个跨度的婴幼儿6月龄的贫血发生率在纯母乳喂养的早产低体重儿、混合喂养的早产达标体重儿及纯母乳喂养的足月达标体重儿中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4~12个跨度的婴幼儿贫血发生率均高于0~3个跨度。这一现象提示在早产儿及纯母乳喂养儿童中过快或过慢的生长跨度可能会加大婴儿贫血的患病风险,与陈菲等[11]报道早产儿生后的追赶生长使血容量迅速增加从而引起的贫血、周莉等[10]报道婴儿5个多月后母乳中的铁已不能满足其生长发育的现象需要相一致。但在数据分析过程中,发现控制胎龄等影响因素后体重跨度在各因素下对贫血的指向性并不具有普适性,可能与下列有关因素相关:(1)婴儿贫血会影响儿童的体重、身高的发育,但体重是综合指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健康状况,因此通过体重分析贫血状况敏感性稍差;(2)婴儿贫血的影响因素较多,如此次研究尚未纳入母亲孕期影响因素、维生素D含量等混杂因素;(3)婴幼儿以轻度贫血为主,中重度贫血的患病率较低,控制混杂因素后纳入分析的样本量偏少,散失部分信息。儿童生长发育是一个阶段性渐变的过程,本次研究过程中尚有较多不足,如未将6个月内的生长发育变化按阶段性纳入分析,血红蛋白未开展出生后的定期监测,可待于进一步研究。

3.3 婴儿贫血的预防 本次研究由于未开展铁代谢检查等相关辅助检查,未诊断贫血类型,但数据显示温州地区6月龄婴幼儿贫血主要是以轻度贫血为主。黄健英等[4]提出要预防和减少婴幼儿IDA的发生应从早期抓起,特别应该重视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补铁。从围产期开始,建议孕产妇改善饮食结构,摄入富含铁的食物,及时纠正孕产期贫血,针对婴幼儿尤其是重点人群(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纯母乳喂养)应从2~4周龄开始剂量为1~2mg/(kg·d)的元素铁,直至1周岁[4];也有文献提到早产儿可以个体化分段式补铁,出院后至校正3月龄及校正3~6月龄分别补充2.7mg/(kg·d)和1.2mg/(kg·d)的铁元素[12],增加机体储备。在社区医疗保健机构层面,应加强定期监测及保健指导,对体重增长生长过快或生长迟缓的婴幼儿也应提早进行干预,给予必要的辅助检查,预防性补充铁剂。

儿童期贫血已成为阻碍儿童健康成长的一大社会性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婴幼儿贫血患病率一直未见明显下降,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已位列四大儿童营养缺乏症的首位[13]。此次研究,拟通过温州地区大样本数据下儿童常规健康指标(体重)初步评估儿童6月龄贫血患病情况,为相应的健康宣教及干预措施制定、实施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猜你喜欢
体重儿跨度月龄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在大跨度梁中的应用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用初乳进行口腔免疫护理对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影响
大跨度连续钢箱梁桥设计研究分析
大跨度连续刚构桥线形控制分析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小于胎龄儿0~24月龄体格生长状况分析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引入河曲马改良建昌马杂交效果
76例低出生体重儿行PICC置管术后的护理